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修养智慧。这些智慧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人生智性的宝库。中国共产党人应当特别注重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追求,以此提升党员的自我修养与人生智慧。努力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标准: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
8 M, c4 J7 S7 d( \) F* @8 A) @! k* L' _/ U2 {
* F* I+ j* |( q& q9 L6 {修己取向与安人取向0 z$ h" |$ D8 ?: H, |# I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道家提倡“明哲保身”,佛家提出“自度度他”,可以说不同的修养学说有不同的侧重,但是中国文化总体主张:在“修己”中“安人”,达到以“德”治人。为什么“修己”在前?就是要经常地反思,检讨自己的言行,思量个人行为的准则。通常说,领导者往往表现出“力服、才服、德服”三种境界,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但在日常生活中,领导干部经常做不到“以德服人”,主要表现为“老好人”“假好人”两种错误的倾向。“老好人”表面上是修己安人,但却放弃了基本的原则,他们以不得罪人为原则,使得是非难分,正气不扬,邪气上升。“假好人”在领导干部中表现得也不在少数,他们“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自己做不到还要求别人做到。所以缺少安人的修己,往往表现为“自我”,而缺少修己的安人,往往表现为“伪善”。! k+ o; W+ X& E2 ?7 F. Z5 P+ v! b
% m8 F4 Z( `1 c# q* ]& u
9 B- Q, w7 K8 H4 `9 H1 X( m日常生活与超越生活% e g7 d3 T y6 f. t) e
中国文化不反对日常生活,但是中国文化各派都主张:在“日常”中“超越”,达到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如《菜根谭》所言:“从静中观物动,向闲中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主张以“仁心”超越日常生活。《论语》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这样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孟子》中“万物皆有备于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均是超越精神。道家主张以“道心”超越日常生活,《老子》有言:“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说得更妙,“应物而不累于物”。中国文化的超越精神,本质上乃是一种“内在的超越”,这与西方“外在超越”的信仰完全不同。无论是仁心还是道心,都是由内而发,享受朴素,其超越的基点都在于自我价值的确立,都在于守望与反思日常人生,以此超越外在诱惑和压力。领导干部要学会享受朴素、经得起诱惑,在“日常”中实现“超越”。0 ?' r% z4 s7 u! o/ j
+ A1 p' v( I* s% x' U
* b+ K5 p+ E" Z( P' h7 U' J有为智慧与无为智慧
+ Y! u9 b0 \) d6 p5 c# k% T: R! P& p 儒家重有为,道家重无为,两者相辅相成。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互补,达到了一种很好的智慧,这就是:在“有为”中“无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巧作为。无为,乃是顺势而为,是一种极高境界的哲学智慧。违背规律,那是妄为;集聚智慧,那是巧为。在道家看来,最好的管理是看不见的,最好的领导是无形的。《老子》曾经这样比喻领导的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也就是说,最好的领导让百姓觉得一切自然,顺乎民意。所以领导干部要学会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以无为的心,做有为的事。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智慧。* j2 {+ n& W8 }+ O% A6 [- D
; c: X3 V5 l* l1 L$ B# |3 M* Z6 Z) I' `2 H
入世境界与出世境界
7 ]! g* _1 Y. K: n8 b( i, Q 中国文化中儒家重入世,道家、佛教重出世。但中国文化的重要启示恰恰在于:在“入世”中“出世”,达到“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李嘉诚曾经主张: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就是将出世与入世融合一起,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对我们而言,关键是如何能够做到“有情时忘情,用心时无心”。程颢《定性书》这样回答:“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所谓无心、无情乃是一种超越的出世境界。普通人很难达到完全放弃名利、荣辱,党员干部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却可以改变对待荣辱和名利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荣辱和名利?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九十岁时候,向祝寿的朋友和学生说自己悟到处世道理,用庄子的两句话表达:“举世而喻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是何等的荣辱观和人生境界!而对待名利,应当力求做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乃是一种智慧的名利观。“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是传统修养学说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作者:沈小勇 来源:学习时报
: j3 X* F( Z6 j& o, M. v+ G) q,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