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明市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

[复制链接]
abcd0596 发表于 2009-2-26 11: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黄水音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共同的心愿,也是推动教育消费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三明市居民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教育消费与医疗保健消费、交通和通讯消费以及居住消费一起,成为近年来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新亮点。本文就三明市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当前现状
  1、居民教育支出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据三明市61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三明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为879.08元,比2000年增长1.7倍,年平均递增28.4%。其中:义务、非义务教育学杂费、托幼费、成人教育等教育费用人均支出434.61元,比2000年增长41.2%,年平均递增9.0%;教材及参考书人均支出23.54元,比2000年增长53.3%,年平均递增11.3%;供养在外地就学子女的学费、生活费等支出年人均420.92元,比2002年增长23.5%,年平均递增11.1%。(见下图:)
  2、教育支出增幅明显高于当年收入、消费增幅。2004年三明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879.08元,比2002年增长21.8%,比同期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出11.5个百分点,比同期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增幅高出16.1个百分点。
  3、大学生一年教育消费超万元。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市区居民家庭大学生年人均费用12160元。城镇大学生一年的教育消费相当于大部分家庭年总收入近一半,使许多家庭只有动用多年积蓄,甚至借款来供子女读大学。该项教育支出居各层次学生家庭教育类支出的首位。
  4、高中阶段择校费支出高。高中是上大学的关键,特别是进入重点高中等于一只脚迈进大学的门槛,因而引起了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调查资料表明,每一高中生一学年的学杂费、补课费等费用支出在2000元左右,费用虽未及上大学、大专、中专那么高,但是由于受我市教育资源的限制,家长为了使子女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成本把孩子送入重点高中学习,在保证“硬性”消费的前提下,增加了“软件”开支。调查资料显示,在有子女就读高中的家庭中,2004年9月各县市(区)重点高中的高一计划外招生择校费支出达12000-18000元/人不等,高中期间每一择校生每年约多支出4000-6000元。
  5、幼儿教育备受关注。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对小孩今后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很多家长为了使子女能上一所理想的幼儿园,都舍得花几千元的择校费。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居民家庭人均托幼费支出22.60元,比2000年增长53.1%。另外许多幼儿园家长都让子女参加各类兴趣班,购买各种课外学习用品,甚至请“家教”。
  6、家教、培训班及成人教育投资潜力大。一些收入比较高的家庭不惜高价为孩子请家教加强课外知识学习及培养孩子的特长等,2004年居民家庭人均家教及培训费等其他支出56.34元,比2000年增长1.1倍。步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走进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将成为一种终身的行为,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就业、收入和升职,所以各种职称晋升、技术级别考试等再教育学习、考研攻博、取得多科学历的人越来越多。2004年人均成人教育支出64.28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平均递增30.8%。
  二、存在问题
  1、教育收费价格涨幅大。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三明市教育类收费价格比2000年累计上涨50.5%,年平均上涨10.8%,教育类收费价格的累计上涨幅度超过同期可支配收入累计增幅17.4个百分点。教材及参考书累计上涨31.7%,年平均上涨7.1%;学杂托幼费累计上涨51.3%,年平均上涨10.9%,其中义务教育学杂费累计上涨90.0%,年平均上涨17.4%,其它教育学杂费累计上涨24.7%,年平均上涨5.7%。
  2、低收入家庭教育负担重。按当前教育收费价格看,一个计划内高中生一年的学杂费、补课费等费用在2000元左右,计划外招生还需加1—2万元的择校费;而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包括生活费)大约1—2万元,4年需4—8万元。从调查资料看,2004年占调查总户数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31.53元,照这种收入推算,低收入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在他们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也要花上13年以上的收入;就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也要花5年以上的收入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如2004年,三明市区有一低保户,家里三口人仅靠母亲一人卖菜月收入三百来元,却要供两个孩子念大学,2004年仅两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用支出就达21000元,相当于本户家庭5年的收入,再加上数目可观的学习资料费、生活费等,完全举债度日,生活步履维艰。另外近年来城乡居民利益格局变化较大,各种医疗、养老、住房等费用支出有增无减,城镇居民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3、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消费差距显著。调查资料显示,在有子女就读的家庭中,10%最高收入户2004年人均教育消费支出1763.05元,是平均水平的2.0倍,是10%最低收入户的6.8倍,低收入户学杂费支出占教育消费77.2%,比高收入户高出1.7个百分点,显示出低收入户的教育消费以满足于学杂费的“硬性”支出为主;在补习功课方面,低收入户家庭更多地选择费用支出相对较低的校内补课,而高收入家庭则更多地选择了家教补习和参加各类兴趣班学习。调查资料显示,高收入家庭人均用于补习(兴趣)班支出是低收入户家庭的2.9倍;高收入家庭人均用于其他(包括择校费等)支出是低收入户家庭的198.4倍。
  4、“择校费”使高、中收入家庭子女有更多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本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与庞大的生源数量相比供不应求。为了能让子女就读于较好的学校,有不少家长不惜花重金为子女择校。面对1—2万元的择校费,使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望而生畏。
  5、民办学校的高学费相当于另一种“择校费”。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管理水平和校园环境等诸多环节上,各学校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不同公办学校之间,更存在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凭借灵活的机制和充裕的资金,民办学校往往能吸引到更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相对较高。但民办学校动辄数千元的学杂费对中低收入家庭是一道门槛,使民办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中高收入家庭倾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择校费”的作用。
  6、就业起点高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理念。一些企业招聘员工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一些被中考及高考淘汰的学子们要就业就比较难了,特别是有的条件较差的家庭,一是没有关系,比如有的孩子虽然花了几千元念了一个普通的中专或高中,但是毕业后还是难找工作;二是经济能力差。由于这些原因,有的家庭认为花钱念书没必要,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有的孩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跟父母去做生意或是到沿海地方去打零工,更有甚者干脆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三、对策建议
  1、降低非义务教育的门槛。各级党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一是针对当前普通家庭收入状况而定,适当降低高中及大学收费价格;二是适当扩大重点高中的招生,使绝大部份孩子能接受同样的高中教育,使公民整体素质提高,适应当前经济、文化、政治文明的需要。
  2、加强低收入家庭人员的技能培训。对于低收入人员要加强一些技能培训,提高低收入人员就业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自己站起来,不能等、靠、要,让他们明白只有自己才能让家里富裕起来。对一些夫妻确实无能力培养的孩子给予一定的扶持,使资金用在刀刃上。
  3、重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了使不同收入家庭的子女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普通公办学校与重点公办学校之间,要加强对教学力量相对薄弱者的扶持,尽量缩小学校之间差距,尽可能公平地给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以同等的教育机会。
  4、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防止“人才高消费”。“大专以上学历,有实际工作经验”成为当今企业招聘的时髦语,一些高中及中专学历就可以胜任的工作非要大学生干不可,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毕业等于失业现象的蔓延,使家庭的投资行为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严重地影响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防止“人才高消费”。
 作者单位:三明市城调队
 责任编辑:林运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1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