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习惯了每周六早上写点属于自己的文字。有人说,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再辛苦也不觉得累。老猫深以为然。这一周,工作依旧繁忙。有几次刚搞定一个活,正想与同事泡茶聊天,电话机就及时响起,原来是上级又催报材料了。只好收拾心情,埋头苦干,谁让我们吃这碗饭呢?唯有在这样没有杂事缠身的周末,抛却所有烦恼,安静地续写老秘网的故事,才是老猫最惬意的时光。这一周略显平淡,但仍有些许收获。比如,老秘网微信公众号(广告:扫一扫老猫头像即可)订阅数增至4000人,昨天发了一条关于图解公文格式的微信,早上看阅读量居然超过6000,看来大家还是对实用性的资料更感兴趣啊。老秘网本月底冲击4万注册会员似乎也有可能,目前还差106位,一周时间大概够了。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学习计划今早迎来了第209号同学,发展比预想中要快。只是老猫的压力也在与日俱进,唯恐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另外,承蒙《文化月刊》何编辑关照,老猫拟写的一篇关于产业发展的文章在该杂志上刊发。当然,也有郁闷之事,比如老猫的QQ好友达到1600人上限,最近只好逐步取消超过半年未上线的好友,如有误伤,还望多多包涵。! S# r5 M, {8 N L# s3 a1 }* d7 q
1 O. }5 y ^, z4 U8 X 一、站长播报
) o8 Y l- U# _9 t
% B7 o- j/ [! v 1. 视频讲座一个半。为啥是一个半呢?因为1月20日晚舒俊老师以真人秀形式续谈《公文写作新常态》,上回因临时接到单位任务只讲了一半。这次不光讲完,还顺带预告了下期节目《阅读方法论》,讲十二个字:大时代、新常态、有所待、观自在,敬请期待。针对部分新入门秘书不熟悉机关运行特点的问题,1月23日晚,北纬30度精心准备了一堂《中央及地方一般行政制度》的辅导课,主要是普及下行政机构的设置及职能,避免在写作中站错位、说错话。
* q6 }" z5 w. ?
4 e3 k& K' {1 k! p( ? 2. 文字交流两三趟。到底是两趟还是三趟呢?主要是考虑到周一晚四道疯主持的《从习大大求是文章谈依法治县的路径》话题未达预期效果,几位同学纠结于基层一些“人治”现象,课堂讨论有些跑题,影响了嘉宾思考的节奏。老猫希望今后大家在交流时尽可能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已有秘友找老猫“投诉”啦!1月21日晚龙行江上主持众秘夜思第91集,通过数篇范例分享了个人对主持词写作的体会。1月24日端方主持众秘夜思第92集,探讨小标题写作的注意事项。* e1 n, P. ?4 s& K u
: [$ L4 T4 z0 D& P9 X+ f, y f
3. 下周安排怎么办?年终岁首,正是秘书最繁忙的季节。有在筹备“两会”的,有在撰写年度总结部署大会讲话的,有在代拟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的,有在外地出差开会的,等等。为此,很多老秘们无法抽空上线主持演播室的节目。这就给老猫出了道难题,每到周未都在为新一周节目安排头痛。所幸老秘们对老猫的“事业”很是支持,目前清水白石、行来思往已确定登场,其他老秘也在对接中。再不行,老猫这个“候补队员”亲自上啦!所以请大家放心,呵呵。
7 _, Y/ o4 ]) d) g, p- F9 m+ o
秘书
" H# @0 c# M. t5 d) u
; ], M' E: H4 X% o$ v' w 二、观点荟萃
* d7 b: \- @& {" t3 j% Q" D" f3 }( |- L" v$ a4 D
1.两村农民都种植一种叫香葱的调料品,由于效益好,双方都增加了播种量。在风调雨顺之年,双方相安无事。突遇一年大旱,两个村庄发生了争水的矛盾,最终大打出手,当地乡政府开始介入并加以引导和劝说,并没有效果。这个时候,一位乡干部想到一个办法,成功化解了矛盾。他急忙给每年在这里收购该农产品的销售商打电话,让他出面化解矛盾。这位销售商急急忙忙赶来以后,把眼睛一瞪,告诉农民,谁出手打架就不收购谁家的葱,农民一听傻眼了,纷纷住手。后来,经销售商和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的协调,最终化解了两个村争水的矛盾。. L) f& b8 S. |6 D. u% y
----摘自祝灵君的文章《做好群众工作的“窍门”》- `1 Y% a: B( {: e2 x7 j- c4 t
7 U( ?5 w" L- W/ Z4 |1 \' h9 Q
2.笔者在多年的写作实践中养成一种构思起草习惯,即:先在笔记本上排定文稿题目和大纲小目,再把题目和大纲小目在一张或数张展开的8开白纸上保持一定空白间隔列出来,然后分块构思起草。笔者感到这一方法先主干后枝叶,逐步细化,具有形象、直观、便利的优点,受益很大。不要一开始先被标题“卡住”,被某一段内容“顶往”,也不要计较一时一句的工整、得失,切忌“十步九回头”,写写停停,停停改改。另外,有时正在写某一部分时,忽然想到另外一部分的内容,这时要及时把想到的关键词句记到相应部位。拉出文章的框架和“冲”出草稿后再推敲、修改、润色,使之成文。4 S7 @1 a4 [" u- p
- ---摘自网友分享的《文稿写作的四大招》
6 Q: E. B8 p- }8 j$ a. j4 v% i, m
# z1 _2 b0 W! n' w9 ]* Y. z 3.文字累赘。如《关于请求解决××××的请示》,应为《关于解决××××的请示》,后面有请示,前面用请求就是多余的。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外,公文标题中一般不加书名号。常见非法规、规章名称用了书名号,如《关于认真贯彻〈×××决定〉的通知》、《关于批转〈××××报告〉的通知》、《关于〈××××请示〉的批复》,标题中加书名号是错的。标题中“试行”要放在书名号之内。如:《武汉市统计局奖惩管理办法(试行)》% k3 E7 }9 O8 H0 C
6 L9 X+ r, B3 \ ----摘自太平国子的文章《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制作中的常见错误》+ }7 ^" @% Q/ [. r
% b \2 ^$ k4 s K 4.在机关的楼道里,迎面过来一位青年干部,我知道是一个机关的,但不熟,我想和他打个招呼示意一下,他却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形同陌路。这是一种视而不见,叫做“眼里没人”。再比如,会议室里有一张椅子挡着路,本来顺手一挪就可以方便他人行走,但有人就是看不见,宁可绕过去也不动动手,这也是一种视而不见,叫“眼里没活”。还有一种,看着是在和我说话,但他心不在焉,眼睛不知往哪看,或是两眼茫然很无神,即使我心有不悦,他也毫无觉察,这也是一种视而不见,我叫它“没心没眼”。以上三种视而不见,是我年轻的时候都犯过的毛病,偶尔有人提醒了,也不以为然。很迟以后慢慢明白了,也没有办法补救了,只能当做教训讲。没有办法,不懂事就是不懂事,想说自己优秀实在不容易。
! O+ \1 ?2 d5 P" N7 c ----摘自张建的文章《机关青年(办公室)36忌之十二:视而不见》
5 |' X8 R" V) X4 _5 }/ C# D: [: ?. U0 J: x+ x0 f
5.其实,我们只要把握住一点,就可以准确无误地用好“记录”和“纪录”,那就是看这个词是做动词用还是做名词用。如果做动词用,那一定是“记录”,如“请你把会议情况记录下来,整理成会议纪要”;如果是做名词用,那就要优先考虑“纪录”,如“三项指标都创造了新的纪录”。请好好看看这句话:“请仔细查看一下记录,看是不是刷新了历史纪录,然后把这一情况记录下来,编印一本新的《纪录》。--当然,如果某项指标没有突破历史纪录,这个指标就不要记录了。”
/ N6 d/ w4 z0 M! J6 `* C) p ----摘自雾端凝眸的文章《记录和纪录有啥区别?》2 t( ]4 S* Z) ], T- I% K
. C; h: T$ i6 d' X+ X: V* Q 6.资料收集方法。一是内部资料的收集。综合部门与业务科室不一样。要把业务科室的材料收集齐。要求业务科室按规定格式和要求报送,预订的框架,避免报的东西用不上。二是外部资料的收集。跟我们工作有关的资料。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关注某方面问题,每个行业最新动态和变化,让他们谈想法,充分发挥科室联络员作用。增强学习的计划性,每天翻几页,一两星期,最多一个月就是一本书。党委、政府的机关刊物可以很少人关注,但文秘工作者必须翻阅。把碎片化的时间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同步。推荐大家下载财新网客户端、人民论坛等。/ J) l( z8 I6 S% a* L, o7 w$ w
----摘自舒俊在众秘夜思第90集的讲稿9 y3 T; p' d& x# P# f1 g
5 F8 }) j% g! M& s
7.主持词的特性有几个。一是控制性。主持词是重要会议与活动的“总开关”。主持人不登场、不发言,会议与活动就不会开始。并且,会议的散会、活动的结束,通常都要由主持人明示。二是程序性。主持词的核心职能在于流程控制,保障会议与活动各个议程的顺利进行。主持人通常采取总分结合、精准表述的方式介绍议程,并结合现场,把握节奏,有序推进。因此,主持词具有较强的程序性。三是附属性。主持词是会议、活动用稿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是根据会议或活动的方案来确定的,其作用是为整个会议或活动服务的。不过,主持词不能独立发挥效用,必须与领导讲话等议程活动有机融合,才能增色出彩,具有明显的附属性。在线的同志,可以再补充补充。% ? i; k! l/ T M- e+ P2 u
----摘自龙行江上在众秘夜思第91集的讲稿
5 m' c3 w# O# h8 N0 P2 z! I A* P6 @" l
8.有时不得不因为实际工作情况修改行文思路,我平时写做的时候,固然列框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但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修改上了,列好框架后,首要的就是收集和填充素材,尽快成文。成文了,其一,领导催促可以有东西交差,不至于陷入被动。其二,成文的过程中,你会对写作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认识更加透彻后,这时的思路就可能跟最初列框架时不一样了,把一系列思维过程迁移到我们先拟定标题,再填充内容的思路上,就会发现,后续修改标题,甚至重新拟定标题都是很正常的。梳理一下就是:拟定标题,填充内容,修改标题。7 v/ ]4 @2 a8 Z! E4 C
----摘自端方在众秘夜思第92集的发言2 J& N% {* M. X
! g# S9 @! j' \3 e! ?* p$ x
' L0 p/ G7 N+ z( C6 z" ^
上期回顾:7 z& E. r9 n5 t9 t9 x) d4 d3 L' [
! T7 k6 ?. X& @* n' p2 j
5 _' p& \! c4 d$ \老秘周记(2015年1月11日-1月17日):扯不清得失的改革
6 y; l8 E7 t8 u$ d3 d5 O1 ~" ?- @
. V- ~- H4 d1 n' |+ t. {老猫讲座视频下载地址:
7 l" u3 g0 d- t# W4 G6 D$ m: k; i8 i. q/ w: R9 i$ M1 _0 e, O4 Q
+ _" A$ a- B1 U& j8 V
# q5 s$ s' k1 W
4 X& q* C- k+ R) n
" E1 f0 {, ] j( U% U1 t# N# A) h. x }2 d$ [5 f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