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开放”增强基层组织与群众互动——淮北市杜集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求突破,围绕精致淮北建设,积极推行开放式村部建设和开放式常委会,探索出一条具有杜集特色的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径。 “开放式村部”拆除一堵墙,拉近干群心 杜集区开放式村部建设,创开放式村部建设之先河,先行试点、全区推开、全市推广,入选2010年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以“开放”顺民心。北方传统村部多为深宅大院,普遍建有围墙、装有铁门、挂有铁锁,从形式上造成了农村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的物理隔离和心理疏远,老百姓对此颇有微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创造性地推行开放式村部建设,果断拆除全区40个村部的大院围墙,同步建设“八室四栏一杆一广场”,在“拆除一堵墙”的基础上,我们又全面取消村干部专用办公室,全区282名村干部走出“单间”,集中到为民服务大厅,“零距离”为群众服务,做到了“改掉一室一桌,服务一心一意”,开放式村部被老百姓亲切称为“有事办事、没事来玩的地方”。 以“服务”赢民心。完成开放式村部硬件建设,只是外在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充实服务内容,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好。我们依托开放式村部综合服务平台,同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建立“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工作机制,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大力推进“联帮包”工作机制,区几大班子各重点联系一个镇(街道办事处),每名县级干部联系一个村,每个区直部门帮扶一个村,每名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包保一个村,从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信访维稳、文化生态等方面全方位,帮助村级理思路、破难题,将“联帮包”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以“公开”稳民心。新形势下,群众要求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为此,我们以开放式村部为载体,在全市率先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常态化建设,通过“四栏”公开平台,做到常规事项定期公开,急重事项即时公开,群众点题事项随时公开,让百姓看得到、看得懂、信得过。特别是对群众最想了解的事项和村干部勤廉承诺情况,由群众点题询问、质询,村两委按群众的要求及时解答并公开,把党务、村务和党的政策落实情况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群众自己的事,让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 以“文化”润民心。为着力解决农民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我们开辟了法制广场、文化长廊、农民文化乐园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鼓励以村为单位组建了腰鼓队、健身舞蹈队等文体组织56支,千人腰鼓已成为一张靓丽的杜集群众文化名片,荣获全省第二届社区文艺调演一等奖;组织开展“文化下乡、科普下乡”等服务活动1200多次,举办“迎春会”“篮球赛”等文体活动260多次,“优秀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荣获省“江淮群星奖”,杜集区被评为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大力弘扬淮北市19年矢志不渝的“创城精神”,扎实推进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基层、进农村,教育引导农民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农民素质。目前,全市110名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市民中,有21名是杜集群众。 “开放式常委会”打开一扇门,决策听民声 以“打造阳光杜集、推进科学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开放式常委会,让群众参与决策,被群众称为能够“看得见、听得到、说上话”的常委会。 敞开区委“家门”。权大,是县区老百姓对县区委权力的普遍认识;神秘,是大家对县区委常委会的普遍印象。我们打破关门召开区委常委会的惯例,敞开大门,请进百姓,大力推行“阳光决策”,让群众声音进得来,让区委决策下得去,做到干部工作有纪律、组织工作不神秘。制定出台《中共杜集区委常委会列席旁听制度》,建立列席、旁听人员库,在事关全区发展、群众利益及公开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按照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政协委员每方面2—5人的比例,邀请10—20名“三代表一委员”,列席、旁听区委常委会,亲身参与到区委决策过程中来,既有效祛除了常委会的神秘感、封闭性,也切实保障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叩开群众“心门”。如何引导干群有序发声发言,更好地听取民意、汲取民智,是“开放式常委会”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规定,列席、旁听人员对会议研究事项有意见或建议的,可当场发言或会后以书面形式向区委提出。同时,根据需要研究的议题,设定了“倾听您的声音”“向人民报告”等活动载体,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内,通报全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思路举措、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广泛征询“三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共商发展大计,形成发展合力。 封堵权力“暗门”。我们把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作为完善和提升开放式常委会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制度思维代替惯性思维,围绕决策、执行、结果等主要环节,公开“权力清单”,出台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推行党政“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召开开放式常委会期间,区委书记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时,都坚持末位表态,避免先表态、定调子、亮观点。同时,坚持把党内监督与人大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党外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了多维制衡的权力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地堵塞了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有力保障了开放式常委会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运行。 做好四门功课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推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应把党建责任真正压实压牢。从严管党治党,是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其中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们推行的“两个开放”,涉及面广,联动性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手中有任务,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层层传导压力、逐级抓好落实的责任链条,有效引导了各级党组织书记自觉树立和践行“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真正使杜集党建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作者系中共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委书记张保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