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违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主要表现是主观主义。一是教条主义,其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二是经验主义,其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此外,还有以某种愿望作为立足点来想问题、办事情,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以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实等。 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意识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判断一则材料是符合还是违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时,要注意三点:A看有没有客观背景;B看有没有主观内容,如:理论、方法、观点、路线、方针、政策、方案…… C看B是否符合A,或B是否从A中得来,或B对A起了作用。 如果B是从A中得来,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 如果B与A相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如果B对A起了作用,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常见判断例词:根据客观(形势、国情、状况)决定主观、针对、解放思想、修订法律、调整政策、调查研究;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常见例词: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制定合理计划、提出目标、在**指导下、借鉴经验。 三、物质和运动、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我们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发展的原理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明确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把握例词:创新、与时俱进、科技进步、经济效益提高、因人的努力而使境况(经济、学习、环境)变好 五、联系的观点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灭亡,任何具体事物的具体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要分析联系依赖、改变所需要的条件,努力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把握例词:离不开、有利于、相关动词(导致、造成、引起等) 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既要看到他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后果。第二,要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去分析其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发扬成绩,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或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第三,要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决定论: 决定其产生。没有此就没有彼。 决定其性质。有什么样的此,就有什么样的彼。 决定其发展变化。此变了,彼也要随着改变。 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一种原因可以引起多种结果,一种结果往往来自多种原因。 把握例词:由于、因为、所以、结果、造成,引起。 七、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而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都有其无法违背的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就是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服务,趋利避害。通过控制和改变规律借以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方法是: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积极创造各种必要条件,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由此变害为利,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凡是讲到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一定是遵循(或违背)了某种客观性(如: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如果人们科学办事,同样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把握例词:实事求是、遵循和依据规律、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拨苗助长、根据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生态失衡。 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例词:努力、艰苦奋斗、决心、顽强、百折不挠、“两军相遇勇者胜”、“有志者事竟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