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有好处,读书可以戒躁。 今天又把《士人风骨》读了一遍。 文章通篇诠释了一个“士”字。“士”,古代的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最接近于“士”,但也只是接近,因为当代知识分子缺少古代“士”所特有的的精神内涵。张怀树老师曾反问过我:现在还有“士”吗?我不断言,但现实生活中我从未遇到过。 “士”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人们的理解不一样,我也没有资格去概括,只是我读过一点点的孔、孟,也大致了解古代文人所坚守的的东西,罗列出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自反而缩,千万人吾往矣。” 这一坨又一坨的,概括成现代的话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独立人格”。 “士”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不满足于消极的洁身自好,而是对国家、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退而独善其身”是不得已的,内心抱负都是“兼济天下”,这里面包含的是“士”最看重的“骨气”和“担当”两个方面。 保持人格独立,如果没有外界压力,十分容易做到,也就无所谓坚持了,但在封建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甚至以命相争才能守得住。压力一方面来自权势,一方面来自“俗”。所以,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能够在上下左右的夹缝中坚守自己的“志”,保持人格完整,心灵自由,才能够显示“士人风骨”的可贵。这也就是“士”之所以能够称为“士”的原因。 1 E" a3 F3 w: A5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