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今充满着激烈竞争的信息世界,超前意识即对信息的预见性与把握度是非常重要的。古往今来,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所提出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远见卓识”等,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世界经典军事名著《论持久战》,看看这部辉煌著作留给人们的启示。在该文中,毛泽东根据所掌握的大量信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抗日战争时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进我退、敌小国我大国、敌寡助我多助);分析研究了中日双方力量的变化及抗日战争发展的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彻底驳倒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分析研究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批判了“唯武器论”的错误;分析研究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战略上内线持久的防御战和策略上外线速决的进攻战相结合),揭示出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即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必然会属于中国的。这个结论是对抗日战争的道路和方向作出的科学预见,抗日战争最终正是按照这个科学预见实现的。显然,毛泽东这一科学预见及依据这一科学预见的一系列方针正确指导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领导富于“超前意识”,是一种科学预见。科学发明其实是科学预见的结果。科学预见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可预测、预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人们心里、社会道德风貌、资源、环境等等,既有重大的科学预见,也有一般的科学预见。 超前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来源于信息,或者说它是以信息为基础的。 《论持久战》正是毛泽东运用所掌握的大量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预见。再如,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毛泽东关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超前意识,正是他搜集、掌握、分析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国革命特征等大量信息得出的科学预见。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共产党宣言》1848年就已问世,它比1917年伟大列宁成功地实践了这一科学预见要超前69年。马克思这一预见同样不是凭空产生的,他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系统地、全面地搜集了资本主义的大量信息,深刻地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世界,创立了剩余价值的学说,经过37年努力提出的科学预见。 同样,在当今社会中,凡是骨干、明星企业都是因为他们在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善于预先摸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才求得不断发展的。 浙江平阳造纸厂,依靠信息,开发出了白版纸,使企业起死回生;温州宋井酿酒有限公司,创宋酒名牌使产品占领了市场;浙江平阳华江花岗石厂,捕捉全国建材信息,花7年时间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圆弧花岗石板材产品,使企业上水平、上档次;浙江三星洗衣机配件厂,在洗衣机离合器很畅销的情况下,就着眼开发进口轿车空调离合器,在国内厂家满足于生产国内轿车离合器时,就把眼睛看向国际市场,着手与国外进行合资或技术合作,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超前意识的产生还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只有素质好的人,才能充分认识接受和科学利用摆在他面前的有价值信息。一个人贮存的信息越多,知识越丰富,他就越聪明,也就越善于科学地处理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创造性活动。 当然,科学地预见,合理地运用信息,还要懂得和善于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及其具体内容 、条件等知识,才能在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 从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到形成决策产生科学预见,离不开科学预测活动,必须根据事物以往的历史信息和目前的描述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与逻辑推理,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主观的经验与教训、客观的信息与条件、演变的逻辑与推断,对事物未来的可能发展和发展趋势作出预计和预测,定性或定量地估计事物发展规律,以指导和调节人们的行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预测活动而描绘出来的宏伟蓝图。在制定过程中,由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组成15个专题调查组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收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等多方面提出的139份修改意见信息,对建议稿作了200多次修改。 由此可见,一个科学的决策、一个科学的预见、一个超前意识的形成既要有大量的信息基础,又要通过一系列的科学预测活动,信息、预见能力是决策的前提与基础。 成功意味着有的放矢,意味着减少盲目性,这就必须掌握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而且要胸中有数,有眼光、有计划、有充分的估计,所有这些都要求人们事先要有超前意识,要高瞻远瞩,要深谋远虑,要有远见卓识,要有科学预见,否则,成功就意味着一句空话。 摘自《领导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