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谈谈写材料的“外功”,为材料塑造“灵魂”

  [复制链接]
sjm 发表于 2014-12-21 07: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既包括《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14号文件)中所规定的15种公文,又泛指机关常用应用文,也有人称为事务文书准公文。狭义的公文,则专指党和国家机关公文处理法规中所规定的正式、主要文种。我今天主要从广义公文的角度,谈谈机关常用应用文的一个重要文种——材料的写作方法与体会。关于机关材料写作这一课,许多老师讲的是内功,大家多年来学的也是内功。我今天专门来讲一讲外功。什么是外功?怎样修习外功?是我今天所讲的主要观点。
d! o9 X) @8 R5 w, f9 s 5 @( n: S6 e8 m6 H7 m4 D9 g( W
机关工作离不开写材料。写材料是机关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一种看家本领。会写材料的机关干部都是大家公认的笔杆子,也是机关的稀缺资源。因此,会不会写材料,往往成为领导同志考察机关干部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字能力的重要标准。
5 X& v. d$ O4 N1 v8 o 7 Z' f B) q4 l) N' G7 _3 c8 E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机关干部中,能写材料的笔杆子人才却越来越少,能拿得出手的好材料也是凤毛麟角。究其内因,机关干部年轻化、思想上怕吃苦、不愿意爬格子是主要问题;从外因上看,领导重使用轻培养、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使笔杆子重量变轻、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影响使敬业精神矮化等等,都构成了机关写材料人才缺失的环境和条件。面对这种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从党的事业的高度,真正重视写材料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千方百计为机关干部营造人人争当笔杆子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机关干部也要从自身做起,热爱本职工作,学好看家本领,练就写材料真功,实现自身价值。
% b# u, t2 w, ^% m6 F& D& [ 1 K+ I: |1 l! G# O
其实,我们把能写材料的机关干部称之为笔杆子、称之为稀缺资源、称之为人才,不仅是因为写材料不易,更因为培养一个写材料的高手不易。写材料的人要成为一个大家公认的笔杆子,周期是较长的。一般来说,机关干部没有五年以上爬格子的历练,是难以成为笔杆子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在学习写材料的过程中,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往往只注重材料本身的架构,即观点提炼、谋篇布局、论据运用等内功的模仿、传授和培训,却忽略了一个真正的要点,那就是写材料外功的培养。外功是什么?简单讲,就是一个字:。中国古人早就明白的道理,告诫我们要学必悟,认为写文章的最佳方法就是悟道,即领悟思想的过程。因此,必须明白,好材料不是写出来的,是出来的。这个,就是外功。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的本质是认识,是思想的反映,是写作者思想力水平的真正体现。一篇材料,就是一个事物,就是靠你的思想站立。你的越接近这个事物的本质,你的思想就站立得越高,你的材料就写得越深刻、越让人喜闻乐见。反之,你的材料虽然写得体例规范、内容充实,但却没有你的思想站立其中,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制造了一堆正确的废话文字匠,毫无用处。因为材料的内功只是一种内容的载体(体裁),一种专业知识的表现形式,一种技术主义的实践范本,或可以称之为一种硬件标配,本身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说得更刻薄一点,这种内功只是在形而上地制器,而不是在悟道,严重地违背了写材料的初衷和基本原则,犯了导向性的错误。比如说我们现在媒体报道的时政新闻,基本上就是一个套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新闻学称五个“w”,把相关新闻素材充填进去,这篇时政报道就完成了。这样的报道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传播信息。所以,一些外国记者将此做成了一个应用软件,凡是时政报道只要按照软件编程要求,点击几个关键词,随时充填内容就行了,又快又好,十分省力。正因为如此,每年我国评新闻奖,也绝少有时政新闻能评上奖的。一些干了好多年时政记者的朋友也为此经常向我抱怨,说一到评职称时就没有获奖的硬稿,自己的稿子是易碎品,自己也成了易碎品(注:不是艺术品),只能望职称兴叹。其实,这应该从内因上来反思,不能只修内功而忽视外功。因此,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我们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而应该将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内功外功的位置关系,写材料者应该谨记在心。
3 d& V" V) ~* X+ `; V& A$ S 4 |6 ~) R, s4 x
我们强调写材料的外功,修炼的是一种思想力,是的境界、的终极目标。因此,要学会写材料,第一要务就是要学会。如果没有作者的思想,材料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也可以叫做魂不附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写材料的技巧滚瓜烂熟,但却写不出构思精密、思想超出的好材料的根本原因。是作者知识、见识、经验、阅历、思想等的集之大成,没有这些来撑起材料的灵魂,材料自然也就成了废料。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写材料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个人的外功”——即思想力的高低。因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这样一句话:文如其人。这真是一针见血、至理名言。
3 V) }+ M- H# `6 y+ S& I0 m B& ? * y3 J) B- [: g) P3 L
谈到写材料外功的重要作用,我突然想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道理,汝果欲学文,功夫在文外写材料的外功,就是为材料塑造灵魂,虽而实,起着核心的作用。可以说,忽视了外功的修炼,写材料的人就会成为一堆语言垃圾的制造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影响前途。在此告诫年轻的笔杆子们:要想写好材料,必须先练好外功,再谈技巧(内功)。梳理我40年写材料的实践,我认为,练好外功,可以概括为三个”——
5 z z5 N9 t; \. Q" Y# W6 T- _+ C9 W/ n) r7 R" b6 C8 U1 S; G
一、  学好三本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
( H: x2 R+ W! l4 d4 L , j: W( j# e T t
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是外功的基础,是思想力的源泉,是塑造材料的灵魂工程师,非此无以事文,非此无以成文。从写材料的实践角度看,除了这三本书,其它学科都可以视为边缘学科。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足为据。为什么要学好这三本书?简单地说,学哲学是解决怎么看的问题,是认识论;学逻辑学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方法论;学心理学是解决为谁写的问题,是对象论。下面,我们来做个具体分析。
3 \. f( ? Y7 T) k. V4 V2 p0 ` 7 q% S3 R' t3 x4 v# @% n' Y
(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总开关、总钥匙。哲学管总,哲学通,一通百通。哲学的科学定义告诉我们: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些东西,就是思想力的根本,是写材料的人必须牢牢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把学好哲学提升到我们共产党人看家本领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对哲学意义的本色定位。写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哲学思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哲学思想的指引与统领,就没有对事物或曰问题的本质认识,就难以体现材料的价值,写作者当然也是在做无用功
* N+ x; c! J( x1 d( U ; T7 h- n4 u' M* G: K
有人怀疑,学哲学对写材料真那么有用吗?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上级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总结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工作报告。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问题,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是平白浅直,没有内涵。按照约定俗成的通常写法:第一部分,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做法;第三部分,下步打算。这种总结式材料结构现在似乎已经成了模式,成了新党八股,害了不少初学写材料的好青年,也害苦了许多有思想的领导,只能忙里偷闲、挤时间亲自动手写材料。如果写材料的人善于运用哲学的思想方法来写这个总结,那结果就不一样了。他会从认识论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原理,具体分析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他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互关系的认识论原理,具体分析在哪些地方体现了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创新?于是,一篇总结材料的架构就新鲜出炉了:第一部分,先写成果,可以写三大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这里运用的是实践论原理。第二部分,写取得成果的原因,即经验体会,重点写如何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可以这样破题:转变作风,不当看客;转变作风,不当说客;转变作风,不当过客。这里运用的是方法论原理。第三部分,写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这里运用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原理。我相信,这样运用哲学思维写出来的总结材料,一定会让领导满意的。所以,学好哲学,用好哲学,是写材料人的一门必修课。
; m/ q5 D% _! J. D2 l 7 H& r8 m2 r& N" S! |, R

关于哲学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机关干部而言,绝大多数都是在院校、党校进行过专门培训,基础知识已经相当扎实,主要是实践应用问题,而理论能否应用于实践几乎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从写材料的应用角度看,除了必须努力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外,我主张大家采取应用式的学习方法,即坚持经常看一看《求是》杂志等理论刊物。这些刊物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哲学思想的实际应用成果,既有助于我们对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在写材料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升哲学思维的能力与本领。可以说,如何练好写材料的外功,《求是》理论杂志就是一部最正规、最实用、最能体现哲学思维方法的教科书,希望大家很好地学习和运用。此外,中宣部理论局每年组织编写出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辩证看 务实办》、《改革热点面对面》等,都是最热门的哲学学习书籍,经常写材料的人不可不读。如果还要推荐的话,我建议大家再看一看李瑞环同志写的《学哲学+ Y6 D) b' z" L! x1 g 用哲学》这本著作,该书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哲学教材,应该一读。

- P) c, I, @2 `5 ^. A 5 r; i% G3 |+ G$ v \0 L2 {% O
(二)逻辑学——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旧称论理学名学辩学等等。逻辑学的性质,主要是它的工具性,它是人们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述的重要工具,是思想力的表达形式。从写材料的角度来说,写材料本身就是在做概念,做概念就离不开逻辑。概念、判断、推理,既是写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逻辑学的基本要素。我们常说,这篇文章缺乏逻辑这个人说话没有逻辑,实际上就是对逻辑的具体运用。学习逻辑学的意义,总的来说,可以提高我们使用概念、作出命题和进行推理的本领,使我们在写材料以及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时,能够做到概念明确、命题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具体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逻辑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必要工具。写材料的过程,也是人的思维认识活动过程。在认识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逻辑知识,将已知的一般原理、规律性的知识应用到个别的事物上去,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也可以由已知的个别的、特殊的知识概括出一般性知识,从而扩大我们的知识面。第二,逻辑是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俗话说,言为心声。我们写材料意在表达思想,但表达能力(材料水平)却参差不齐、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既有语法、修辞问题(内功),也有逻辑问题(外功)。其中,逻辑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写材料过程中,要提高思想表达效果,就必须做到观点明确、用词恰当、文理通顺、条理清晰、富有说服力。这些都与逻辑问题密切相关。一切正常的人几乎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但是,这样的能力,都不是经过思维训练的逻辑能力,难免具有习惯性和随意性。平时写材料过程中出现的走题文理不通等错误也都是违背逻辑规律造成的。逻辑能从理论上揭示正确思维的规律,通过学习逻辑就可以由自发的逻辑思维上升为自觉的逻辑思维,从而避免犯逻辑错误,增强表达能力。第三,逻辑是我们掌握和学习新知识的工具。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组成的,都有独立的范畴体系。而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之间的关系与推演,某个命题的证明,都是建立在逻辑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它们相互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果我们具有一定的逻辑知识,就可以按照材料素材之间的固有联系,自觉地分析它的内在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较快地、较准确地提炼材料素材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很快地完成一篇材料的逻辑再造与重构过程。第四,逻辑还是我们识别和揭露逻辑错误和驳斥诡辩的重要工具。逻辑从人类的大量思维材料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正确思维形式以及运用这些思维形式所应遵守的规律、规则,是识别谬误的准绳。学习逻辑,掌握了正确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规则,就可以自觉地发现和避免逻辑错误,澄清糊涂观念,以宣传真理,教育群众。例如,有人说:我不是法官,我还学什么法律!对于具备逻辑知识的人来说,就不仅容易发现其错误所在,而且反驳也容易切中要害。我们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这话实际上是一个省略的三段论推理,中间那句省略的是小前提:“我不需要懂法。此推理尽管前提真实,结论却是虚假的。因为它违反了三段论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从而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再举个例子,甬温铁路撞车事件中,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的那句著名的话: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就是犯了逻辑错误。这句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再举一个例子:某单位一名同志给领导写材料时,将一组数字“1×1000”误写为“1000×1”,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这个写材料的同志甚是不服,问领导两者有何不同?领导训道:你跟一个女孩约会1000次,与跟1000个女孩各约会一次,能是一回事吗?这是个段子,但很说明问题,那个写材料的同志在逻辑上犯了概念混淆的错误。
+ N& N: e! A0 H% m: C6 J$ ^: P4 `( M, k1 W: R2 L
逻辑思维从内涵上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狭义的,专指形式逻辑,也就是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三段论式逻辑学,它是严格地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模式,通过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客观现象在人类意识中的各种反映进行评判,加以认识。这种形式逻辑是一切现代科学研究要取得成果都不能不遵循的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基本法则,是人们追求真相和真理的唯一有效途径。广义的逻辑思维则包括辩证逻辑、博弈逻辑等,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形式逻辑进行推演和发展的结果,是形式逻辑的衍生品。关于逻辑学的学习,我看就学形式逻辑即可,不要涉猎太多,贪多嚼不烂。对初学者而言,基本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来说:一要掌握逻辑的基础理论,理解并把握主要的定义、规律、规则和公式,在领会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二要加强思维训练,做到对逻辑的基础理论了然于心,训练有素。三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四要选好教材。建议你阅读姜全吉、迟维东主编的《逻辑学》第三版。该书深入浅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教材。
$ Y/ T. _9 \3 `# b 1 h0 @+ ]( H- I0 @: b
(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从写材料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是思想力的心理应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原先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使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彻底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学的定义是:科学研究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和它们是如何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外部环境。心理学分为五个子领域,即: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学虽然发源于西方,但在我国古代也早有发现和应用。如孟子提出的著名理论心之官则思,《黄帝内经》中提出的神行合一”“形神相印等等(中国古代人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我们写材料者,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常识性东西,用以帮助我们研究分析受众(群体或个体对象)的心理现象,即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心理状态和外部环境。现在提倡的所谓靶向思维”——即点对点的定向思维模式,就是心理学的一种实用方法。比如,我们要为一位新领导写一篇讲话稿,写作者就首先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应用靶向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出这个领导的讲话风格、语言特点、学识背景、思维方式、行事状态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然后通过对这些认知信息进行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从而使材料写作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一般来说,领导的材料秘书都是深谙领导心理学的行家里手,所以领导的材料一般都由材料秘书来起草或代为把关。这并不等于材料秘书都是写材料的高手,而是他们懂得领导的心理,知道领导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因而才能使材料适销对路,很少出现返工情况。同样的道理,当上级需要我们写经验材料、写综合材料、写典型材料、写检查材料、写演讲材料、写述职材料等等,也都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评估材料的认知对象,尽可能地通过咨询、交流、对话、情感等方式,准确获取上级对材料的基本意图、评估标准、认知特征、动态维度等方面的心理信息样本,然后在充分进行心理信息认知处理的基础上,做好材料的选题、布局、用语、撰写等工作。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既能投其所好、又能事半功倍。举个例子:前不久,省里通知要举行每年一度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演讲竞赛,大连市提前进行了选拔赛,我担任初赛评委组长。根据经验,这样的选拔赛不是比演讲技巧,主要是比演讲材料。全市85个参赛单位,最后剩下的8个选手在大连电视台进行了演讲竞赛现场直播。应该说,最后胜出的8个人,演讲技巧都是很好的,但演讲材料的水平却并不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些人上去了?因为这些人的单位领导很有经验,他们懂心理学,善于运用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去影响评委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事先多次找组织单位进行沟通,甚至对每一个评委都进行了研究,在综合掌握各方面信息和评委心理的基础上,对材料的角度、尺度、特色及如何影响评委等方面都作了精心地研究设计和充分准备。俗话说,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这8个选手最后胜出,并不是偶然的;还有一句俗话叫强中更有强中手。有一个单位的选手复赛时排在第8名,但他并不灰心,心理素质特别好。甚至在最后时刻、差两个小时就要开讲了,他还在与评委们套近乎,并成功运用情感过程了解到最新信息。当这名选手获悉他的演讲稿选题与暂排在前几名的某个单位选手的选题雷同、评委们对选题中的某个观点没有得到充分表述感到有些遗憾时,立即抓紧时间对自己的选题进行了调整改写,迅速弥补了这个遗憾,最后终于从第8名进入到前4名,而那个曾经排在前面的选手却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这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胜出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掌握了组织者的认知心理和认知状态。组织者的认知心理是优中选优,这一点谁都知道;但组织者的认知状态却是动态的,越接近决赛,组织者的心理期望值越高,越期望能有更高水平、更新角度的演讲材料让他眼前一亮。这一点许多选手并没有重视,而只是一味儿在演讲技巧上(内功)下功夫。那个最后胜出的选手是最冷静的,他运用心理学在关键时刻掌握了组织者的心理,用(外功)战胜了自己的对手,这是非常高明的。这个选手给我的印象很深,他今年25岁,是大连开发区法院的一名在读博士法官,他说自己目前修习的正是心理学,这次只是小试身手的一个实践。大家看,学习心理学还是很有用的吧?
1 p0 |) t( [$ B0 Z3 j( U W, p/ c) p0 d% s( \/ B6 d8 D$ x
关于心理学的推荐书籍,我建议大家主要选这样几本书:一本是《普通心理学》,这是国家高教委推荐的一种高校心理教材,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入门书籍,作者叫彭聃(DAN)龄;一本是《心理学方法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洛莫夫1984年出版的专著,是关于运用系统观点分析心理现象的科教书;一本是《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关于心理学入门的科教书;还有一本叫《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要是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这些书都应该看看。
- b7 X% F% s8 P2 m5 K / a! i: l# s9 x& `2 X# [5 c9 Y; d# \
在写材料的具体实践中,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是一个整体,要交互运用、融会贯通,不能只唱单出头。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基础扎实,高大丰满,无懈可击。
J4 h- W$ H" i! r' r 8 K. b/ S0 j" O# k; g
二、  练好三门功:问题意识、调查研究、四种思维。
/ V& S! |, A9 K7 K* ~4 A. _# j o ; U! ~, j: a+ S6 p* j1 ]
这三门功是对学好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三本书的实际应用,是概念的思想载体,也是材料思想生成的核心要素。哲学观点认为,概念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概念相脱离,往往会走火入魔。因此,千万不能脱离现实思想去思考纯概念,否则概念就会变为魔障,使我们陷入写材料的八股文套路中而不能自拔。加强问题意识、调查研究、战略思维的思想训练,是走出从概念到概念这个魔障的必由之路。
. h1 B" D" x( i! {) T6 \* v+ D' i0 b7 w( J5 ~
(一)问题意识——材料写作的思想指南。什么是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提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主动思考的思想准备。树立问题意识,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写材料的人没有问题意识本身就是大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思想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一个有问题意识的作者,在材料写作酝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地内驱动力,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 q# v: m& k3 z & h2 A4 `, ]. @: h+ H! E
问题意识决定写材料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深度。没有问题意识,就难以找到材料的表达突破口,即使抓对了问题,也可能浅尝辄止。因此,写材料,首先要培养问题意识。严格说来,写作每一份材料,写作者都应该或者能够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回答一个问题。提不出问题,空空如也的材料,很难说是材料,只能姑且称之为素材。根据我多年的写材料体会,在材料中要提出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加以分析和作出回答,太难了。这是对写作者思想力和理论功底的真正考验。为什么现在许多材料成了语言垃圾公文旅行?就是没有问题!写一篇材料,归纳出几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味的观点,再堆砌一些无关痛痒、时髦词语的评说,就算完事。这样的材料,只能是白开水一杯,不写也罢。
4 m1 u! `! h. S e2 H9 Q+ F$ P) B8 [* \2 x' i
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我的体会是:
" o; T, j( b/ g7 ^) H$ j$ ? 5 K D! [" e7 ^! j3 `: K7 g
第一,要培养自己的学术意识。问题意识也叫学术意识,就是说,写材料应该有像钻研学术一样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的态度和坚持。学术意识是问题当头,没有问题的学术是伪学术。写材料也如同做学术论文,必须从问题出发,才能抓准问题,进而确定材料的主题,然后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提出不同凡响的真知灼见。培养学术意识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倡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没有学术意识,写出的材料永远是废品。
. \) W" h: a( {0 a6 [) p" r1 b 1 Z x5 c7 O- l9 V+ Z
第二,要学会围绕问题写材料的基本方法。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写材料也不例外。不掌握方法,即使抓住了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初学写材料的同志可以试一试这样一些操作方法:1、能提出一个新问题(证明你是在思考 ,有的放矢);2、有一个自己悟到的新思想(可以看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独到理解);3、有几个自己精心挑选的事例(证明你经过了调查研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新问题);4、有几个合适的比喻、典故或数据(这说明你已吃透了这个问题,能够深入浅出);5、有与文件不同的表述或阐释新问题的语言(说明你不是在抄文件、抄社论、抄讲话)。这个操作方法是比较笨,但只要上了这个线,你就从党八股中解放出来了。不是文件语、秘书语,是你自己在写材料了。长此以往,久久为功,你的抓问题的本事和写材料的本事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现在有一个新提法,叫做新常态,在写材料过程中,应该如何破题呢?我们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5种方法,归纳出这样一个思路:认清新常态,形成新心态,树立新姿态、创造新样态。
$ _ l4 {5 u U. g& U! _# O / {! Z( f! x1 F/ ^/ V. o& I
第三,要学会变压力为动力。写材料本身是一种压力,这个压力是无形的,会伴随你写材料的整个过程。压力来自哪里?来自抓不住问题的苦恼。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秀才,因为写不出一篇反映时弊的文章,急得抓耳挠腮,在家里走来走去。他的妻子看到了,不解地问:你们文人写文章难道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听了,苦着脸说:你们女人生孩子再难,也是肚里有啊!我们写文章是难在肚子里没有啊!你看,写材料的压力有多大?写材料有压力这是实情,但要辩证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压力确实给材料撰写者带来了苦恼,省被子、磨袖子、费灯泡、尿黄尿,是压力的真实表现;另一方面,压力也是动力,压力使人进步。只有在压力状态下,才能专心致志地研究问题,力求突破。实践证明,没有压力轻飘飘,没有压力没问题。所有好思想、好问题都是在压力状态下产生的,所有好材料都是在压力状态下完成的。因此,要善于适应压力、善于利用压力,把写材料的过程变成激发创新动力的过程,变成提升思想力的过程,变成体现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
: I2 z" }$ h& ?# ]& { 7 y6 v$ g. h& e( \
第四,要学会与时俱进提问题。马克思有句名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的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每一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研究问题既是写材料的起点,也是思想力的体现。确定问题起点的高低,最终反映的是写作者思想水平的高低。我的体会是:一个好的写材料高手,首先应该是时代思想的长袖善舞者,习惯于从时代的口号、社会的呼声中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提出的问题既符合中心工作和党政决策的需要,又反映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真正把材料接入时代的端口,体现出材料的重要现实价值。具体而言,要学会与时俱进提问题,应在方法上注重超前性、体现独特性、突出可行性;应在重点上聚焦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性任务,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着眼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时代问题在胸,写材料时就可以而且能够做到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下笔如有神
( N: H* M4 n" H0 c' `/ [& Y% c / p* J6 |! W' t6 C( {/ y& T
(二)调查研究——材料写作的基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某事之基、成事之道。他在20111116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曾专门就调查研究问题发表了长篇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机关干部,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中坚持遵循和践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写材料的过程中,也应该把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 Q$ W' P3 n7 T* z0 s/ a6 M- R e. G. z' d% Z) R3 r5 Z
应当看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写材料的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了,许多机关的笔杆子也开始由过去的面对面变成了现在的键对键,调查研究的老传统正面临着失传的境遇。一些材料的产生,不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用心写出来的真知灼见,而是许多从网络上下载的批量材料生产。用这种方式生产的材料,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是用一堆正确的废话装饰起来的语言垃圾,毫无用处。它的症结在于:没有体现写作者个体化的劳动价值——没有个人的思想力,因而材料是没有生命的。
1 F, f: J2 L9 @" o8 ]: [0 e ! ~2 \, q, T/ W! I/ q8 J
许多人对调查研究不以为然,认为现在是天大地大网络最大,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写材料闭门造车照样能够推陈出新。我并不否认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它对于迅速学习应用新知识、提升工作效率等确实起到了巨大的变革意义,每一个机关干部都应学会这门本领,这也是时代的要求。但这只是写材料的内功,是属于技术范畴的东西,互联网技术并不能替代调查研究的外功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因此,坚持调查研究、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是材料写作的必由之路,它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 u! x" }/ i) ^; x% V# L+ r- m ^8 D& _3 k8 I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机关干部写材料,不论阅历怎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不论你的互联网思维能力如何强大,都不能代替亲力亲为地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于机关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从网上获取信息是不同的。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说得十分贴生动: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思想力,这本身就是写材料的外功要求,也是材料水平的重要反映。因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分重视并坚持把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先调研后决策的论证制度。陈云同志就说过: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 d( }( _+ x% h8 B 1 r- j+ P, S) {- Q! U6 Z- T
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前者是感性认识,后者是理性认识,我们写材料,同样离不开这两个环节。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如专题式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实地考察式调研、座谈式调研等等,都是一些常见的传统的调研方式。此外,也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大数据思维的特点,不断创新调研方式,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调查研究领域,努力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开展一些诸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视频对话调查等新的调研手段,进一步丰富调研渠道,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水平。比如我老秘网市开辟的被称之为城市家书民意网,就是一种创新的社情民意网络调研平台,目前访问量已突破7000万人次。现在,我们机关一些笔杆子们写材料,基本离不开民意网。因为民意网里面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接地气的社情民意舆论场,有的是热点、难点、亮点问题,有的是干货鲜货,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这不是调查研究的专一手段或方法,真正的调查研究能力的提高,还是应该做到既要键对键,更要面对面
' x; N' y5 l5 ?% E/ S& V; `$ X2 K 2 G0 Z9 {- Y3 k9 H- O4 f( t
(三)四种思维”——高屋建瓴的思想方法。习近平在2012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提到一个重要观点,要求领导干部应该具备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我体会,这四种思维,也是写材料者必须掌握的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因为写材料犹如战场上指挥员排兵布阵,四种思维如同战略战术,不具备四种思维的思想方法,就会不得要领,写不出像样的好材料。
' D* H9 ]: V( q1 I7 I) I* E7 g m( K9 Z: B4 F0 E
1、什么是辩证思维?就是字立骨,片言为典。机关材料几乎是清一色的政论文,政论文产生的主要是思想,因此在思维方式上都是以辩证思维为主,在内容形式上都是以说理为主。说理的材料就是辩证说理。说理是什么?是概念,是逻辑,是辩证思维的思想结晶。所以要字立骨。但辩证思维虽然以说理为目的,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说理,相信这样的材料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写、愿意看。写材料的高手就在于,他虽然以为主,但却善于理从事出,片言为典,从一件具体的事出发总结出普遍的真理,并且浓缩成一句话,使之成为经典。经典是什么?常念为经,常说为典。能够经得起人们不断地重复、不停地使用就是经典。在辩证思维的运用上,毛泽东是理从事出,片言为典的绝对高手,这是毛泽东的本事,也是毛文的魅力所在。比如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就是在一个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说的;而纪念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文章中则产生了关于做人标准的名言: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辩证思维就是这样,一旦使理论从实践中破壳而出,就有了独立的指导意义,就有可能成为经典
# o; M7 [; ?) ~ . j+ N& s+ X5 K3 G' N9 c8 M# @
2、什么是战略思维?就是字当头,四力相济。战略是军事用语,原意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战略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关系事物的全局性思维,是系统地、创造性地思考、规划全局性问题时的思维活动过程。写材料者在材料写作运筹过程中,也必须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因为写材料中的,是谋篇布局的方略,是系统性、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材料系统内部的组织形态。没有组织形态的,就没有材料的,即使有也立不起来,就像一座空中楼阁,危乎高哉,无人问津。总起来说,材料强不强,核心看思想;材料行不行,关键看能。如何提升能?一是要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的一种思维能力,培养观察能力,主要是从坚持自身的思维素养、知识储备等方面做起,以提高观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要培养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是指人们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者否定的一种思维活动能力,也即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思维能力。培养判断能力,主要是加强哲学、逻辑学方面的思维修养。三是要培养预见能力。预见能力是人们根据客观规律判断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一种能力。预见是战略思维的灵魂,没有预见,就没有战略思维。培养预见能力,就要善于从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广延性、因果关系、相似关系及见微知著等方面加强战略思维训练,从而奠定材料组织形态方略的思维基础。四是要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在观察、想象、判断和预见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正确应对事物新发展、新变化的一种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应该做到四识:一要有常识,不犯低级错误;二要有学识,加强实践历练和理论修养;三要有见识,不写平庸文章;四要有胆识,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以上所述四种能力是战略思维的基础和支撑,必须坚持学习和运用。
1 |/ H- r0 x7 o6 h5 }: x' ~$ X & P: q, s4 { k1 ?' [% w
3、什么是全局思维?就是审”“并举。时,是时间概念,势,是空间概念。时空无限,思维无限。时者,势也;势者,时也。时势相融,思维亦然。为局情,为局势,审时度势,构成了全局思维的两个基本点。写材料的,就是要看清形势,着眼形势,紧跟形势,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写材料的,是一种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习近平语)的思维方式。时与势,互为依托,互相交融,万万不可偏废。晚清学者陈澹然指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寤言》)。以,是写材料的一种全局性思维方式。我在写材料的实践中,就每每以为基点或时代背景,总结归纳了10字运技巧:谋势、造势、借势、强势、乘势。谋势是策划力、造势是传播力、借势是影响力、强势是品牌力、乘势是发展力。五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体现阶段性特点,又体现广延性特点,学会熟练应用,则写材料如鱼得水是也。
* v- B0 R! d1 w. p$ L/ ^ + m, F) j7 b3 p/ n" }2 s" O
4、什么是创新思维?就是应时而为,独领风骚。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创新思维有三个显著特点: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写材料中的创新性思维非常重要,从目的上来说,可以大大提升文章价值和体现撰写者的思想力;从技巧上来说,可以达到文风新颖、独具魅力的文章效果。2003年春夏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非典)危机席卷全国。当时,我在机关参加了三个半月的新闻值班,直到抗击非典胜利结束。抗击非典,引发了我关于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深度思考。于是,我从一个市委机关新闻管理者的视角,以大连媒体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亲历为鉴,撰写了一篇7500多字的调研报告《危机中的媒体传播与管理工作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首次归纳总结了媒体危机介入的规律及特点、媒体危机介入的矛盾及处理、媒体危机传播的原则与方式、媒体危机传播中的管理工作经验。由于此文是为时而著,且具备了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创新性思维特点,因而被中共辽宁省委评为2003年度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唯一的个人一等奖。更让我想不到的是,省委还以机密文件的形式全文下发了我的这篇调研报告。今天回想起来,这篇文章之所以被上级重视,主要是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关注点,并且发挥了首因效应,用一种实践的眼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案,为新闻媒体如何有序介入公共危机事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创新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观念,也是一种能力,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首先,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其次,一定要有善于归纳总结实践经验的能力;第三,一定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动力。
5 N3 [, i: y, s d7 |; J) A2 G5 H ! w8 _/ p8 y# F' N0 E9 j5 Z
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都是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的外功,并且要善于综合运用。因为只有知识形成凝聚力,思想才会有力量。
* G; c+ z$ j' l% T" e 3 X' B& T: Y: f' \- ?
三、  做好三件事:攒知识、勤练笔、常总结。
4 i+ h+ ]5 _ k) ]+ i0 S% L8 r3 r7 V0 l5 Z. D2 T+ o9 ?! ~+ \
这三件事也是写材料的外功,主要是解决产生思想力的动力基础问题。攒知识、勤练笔、常总结,是思想力发展和提升的不竭动力源泉。长期写材料的实践表明,这些基础的东西一旦形成,对写作者是受益终身的。而没有打好这些基础,对写材料者来说,影响也是致命的,最起码你不会真正成为机关的笔杆子因为写材料本身是一种思想力价值的竞争,在最具思想力和最需创新活力的思想领域,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使努力成为一种新常态,才能在激烈的思想力价值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你的笔杆子价值。
# b) L! x1 I. O _/ R) r& _$ O5 k' L- h% A, P+ p* V
(一)攒知识——积累丰厚的材料家底。许多人把写材料视为苦差事,有偷懒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脑子里没货,空空如也,翻箱倒柜也就是干巴巴的那么几条筋。没有货,写材料只好临时抱佛脚,按照上面的调子套下来,常用的口号填进去,再剪贴拼凑一点社论评论或领导讲话、用几个老掉牙的事例加上无关痛痒的数据,拼凑一番就算齐活了。其实,撰写者也明白,这种不动脑子的破材料领导是不会满意的,自己都通不过,领导怎么会通过呢?但也有些人这样想问题:写好写不好是水平问题,写不写是态度问题,虽然写不好材料,但起码在态度上还是很端正的嘛。如果领导实在看不上眼,那就请领导亲自动笔吧,领导水平高嘛,那是自然的啦。持这种不学无术又不思进取思想的人,是不可救药的,不能简单地以学不学习知识、会不会写材料一概而论。当然,也大可不必自欺欺人。我们讲需要攒知识的人,一定是热爱文字工作、有很强事业心的同志,只有这样,才能时刻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潜心孤旨、一心向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如何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我觉得可以试一试这样一些办法:
8 _0 Y F" c8 R4 \ ' z' k" F9 E# p; ]6 l( e$ ^5 V+ j
1、闲记闲理法。每天在身上揣一个小本子,一支笔,每得到一个知识、听到一个故事、悟到一个道理、学到一句经典语言等等,都要随时记下来,然后再利用相对闲暇时间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日积月累,就会大有收获。
0 S- w2 v: q: i4 n& g- _$ L ( J( O3 a/ w8 ]8 [5 _
2、休闲记忆法。知识不是用来收藏的,攒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而,很多知识是需要记忆的。比如,一些典故、一些名言、一些思想观点、一些数据、一些诗文等等,都需要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中,以便随时应用。你可以利用上下班的路上、早晚的锻炼间隙、出差的空闲时间,有意识地进行背诵或强化记忆。实践证明,记忆训练不但可以开发大脑的智商,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坚持下去,必有好处。
% d, k; d: }5 D2 M- t; S5 N0 C, f9 N2 \) f# n
3、菜单点题法。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创新攒知识的方式,将你所需要的知识以菜单的形式在网络上搜索查证,然后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分类整理,既便捷又省力。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有目的的坚持,否则,互联网强大的刷新功能很可能让你的注意力转移,偏离最初的攒知识方向。
$ z' f7 x7 g6 i- }' z% S3 R3 J- X/ [8 I, q/ M; M' @" S, {
4、卡片收集法。这可能是最古老的攒知识方法,有几千年的历史。许多历代思想集大成者,无不是依靠卡片收集而成为知识巨匠。孔子的《论语》是述而不作,完全靠他的学生用积攒下来的卡片把孔子说过的话记录下来,因此才有了今天的东方圣典。据说列宁写《国家与革命》这本著作时,光资料卡片就有两大箩筐之多,重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挑起200多斤的担子。如今,卡片收集法仍然是许多写作者的首选和最爱。因为卡片上的知识是一笔一笔书写上去的,那上面有收集者思想的体温,会打上知识收集者独特的思想烙印,与一般网络体的攒知识方法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让我来推荐,还是卡片收集法为好。
- v; d5 h4 L4 ^5 f, E/ x* G" H ; _3 S# T$ `: H( y
当然,总起来说,攒知识的最根本方法还是要多读书。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就像歌里唱的:从来不需要想起,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关于这一点,就不多赘述了。
/ H& ]$ c8 [1 T: _+ ]: [; \ 0 M+ D( H2 g: P
(二)勤练笔——打牢写材料的基本功。写材料,归根结底还是要是书面语言,也是撰写者思想力的最终呈现。写材料本身不但是机关干部的看家本领,更是敬业精神的重要体现。敬业必须要勤业,勤业才能专业、才能乐业。在这里,勤业是关键环节。勤练笔,就是勤业的表现特征,也是成为笔杆子的唯一途径。如何做到勤练笔呢?
' _4 }& a% Y1 R Q+ C! ^$ l y* z0 U0 O
1、要有怀疑精神。前面讲过,写材料就是做学问,怀疑精神就是做学问的探照灯。同时,它也是提升工作兴趣、培养累并快乐着职业理想的事业荷尔蒙。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这里的,都是提倡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有无怀疑精神,不仅决定学问的研究深度,而且决定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做到勤练笔,首先必须高举怀疑精神的旗帜,始终保持对做学问(写材料)的一种旺盛的求知欲,促使自己不断地从问题出发,为了解决问题而捉笔不迭、欲罢不能。比如当前,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可能会对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公民等问题发生了浓厚兴趣,产生了研究探讨的欲望或冲动,这时候你的怀疑精神就出现了。你要立即把握住这个状态,迅速拿起笔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地倾泻在纸上。心理学告诉我们:欲望产生动力,欲望愈强,动力愈大。我们大家都有过谈恋爱的经历,就是那种感觉。在兴奋点上写材料非但不觉得苦,反而有一种让思想纵情挥洒的惬意和要与人分享快乐的倾诉感。勤练笔,就是这样成的。
* c% }9 O+ H3 B1 L 9 O6 J5 ^3 @' Z
在这里,还要弄清楚两个哲学问题:一是怀疑精神不是怀疑论。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相伴随,是思想的绝对化,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怀疑精神则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方式。二是怀疑精神与问题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不能离开问题意识单独提倡怀疑精神,同样也不能离开怀疑精神,把问题意识片面化。
4 s* `4 a: r7 k! `6 ]0 b- E1 J ' c& |6 ?/ @9 O% `: X' `% }
2、要善于使用压力。压力是什么?心理学把它定义为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社会学把它称为人的精神重力;成功学则把它看作是成长的原动力。我想用一句真切的感悟走进大家的心灵——压力使人进步。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索业于助力者,莫良于压力。大庆铁人王进喜有一句最著名的话: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同样的道理,勤练笔,不是每天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也不是海水潮来的自然进化,更不是无所作为的坐享其成。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做到勤练笔,必须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时代,勤练笔也必须带着压力练。承受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压力的望而怯步,更可怕的是面对压力的无动于衷。请记住:压力永远是进步的阶梯!压力可以使我们时刻警钟长鸣,不在安逸中丢失梦想与激情;压力可以使我们更加认清自己的目标,看到自己的责任,找到自己的价值:压力可以使我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事业人生的幸福指数
0 P: T6 x6 s# h K* L6 Z) H% X! b1 |/ v# e* j2 A
善于使用压力,就要正确认识压力,把写材料当成考场,把勤练笔当成备考,把自己当成考生,努力做好每一次考卷;善于使用压力,就要勇于自加压力,把勤练笔作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事业成长阶梯,在压力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善于使用压力,就要善于挑战压力,在勤练笔中逐步把年龄优势变为素质优势,把智商优势变为能力优势,把局部优势变为全局优势,把暂时优势变为长期优势,真正成为写材料的行家里手。
( y9 U6 Q$ ]( q. x, a . v& i2 ^, K/ R! S. a4 v% t( \
善于使用压力,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它可以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巨大内生动力(激发良性荷尔蒙),从而促进人的思维上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实现目标任务的最佳效果。我在长期的机关工作实践中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每逢接受某种艰巨复杂工作任务的时候,总是想当然地夸大完成这个工作任务的好处和价值,比如领导信任啦,非你莫属啦,考验机会啦,崭露头角啦……等等。这样,你的压力感觉就小了,你的工作信心就上来了,你的负向情绪就会很快被愉快的正向情绪所替代,干起工作来就会觉得轻松加愉快,而且还非常出活,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压力是个双刃剑,善于使用压力,就能够化消极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希望大家一定要学会用好压力,不要被压力打垮或束缚。
$ w; A& d6 z/ ?: y8 a& Y+ j0 y% n% Q. W5 E! X* ]/ F
3、要与时俱进练笔。任何领域都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写材料也是如此。勤练笔,不是简单地信笔由缰,想哪写哪;也不是依样画葫芦,照搬照抄;而是要依照机关材料的一般行文规律和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机关材料都是为时而著,其最大的特点是要与时代合拍,用党的十七大以来新常态的表述语来概括,就是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比如说当前解决长、空、假文风问题,中央提出了短、实、新的新文风要求,我们就要在练笔之前很好地领悟文风改革的目的和表现形式,而不能按照习惯性思维,走轻车熟路、率由旧章的老路。否则,一开始把路走偏了,想改也难。再比如,目前出现的上级材料说小话(以示亲民),下级材料说大话(以示保持一致)的现象,初学写材料者就会不得要领,很可能走进照猫画虎的误区。实际上,实事求是就是与时俱进,这也是写材料者必须牢牢记住的科学原理和行文根本。勤练笔,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走出误区、走正方向。
* c8 O( L: L, J5 q& h% y3 P) I1 N4 Z
(三)常总结——锻造思想力的台阶。写材料既要毕其功于一役,又要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进入的境界。就是思想力。一个人写了一篇材料,总结出来三条体会,是得之人;一个人写了几篇材料,总结出来一条体会,是悟之人;一个人写了一堆材料,总结不出任何体会,是无之人。无之人并非不能得,而是缺少总结的习惯,因而不能在思想力上得到提升。须知,善于总结是攀升思想力的必要台阶,舍此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笔杆子。常总结,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p4 k. p% F3 p; x8 q G1 _* a 9 N0 t, |% `1 ]8 I. P9 H$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hide]
 

精彩评论42

正序浏览
余之舰 发表于 2014-12-29 1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道”就是思想力。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杨知行 发表于 2014-12-29 1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是不是需要厚积薄发,博览群书啊
 
走在人生边上 发表于 2014-12-29 15: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让我感觉到写材料不是就材料谈材料
 
ziheng00 发表于 2014-12-29 15: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与时俱进练笔。任何领域都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写材料也是如此。勤练笔,不是简单地信笔由缰,想哪写哪;也不是依样画葫芦,照搬照抄;而是要依照机关材料的一般行文规律和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hejianxin 发表于 2015-1-5 2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秘工作,虽然文笔不怎么样,但也算有自己的一点体会,但总是模模糊糊不能够像这样清晰表达,看到这篇文章后,让人醍醐灌顶
 
古月王 发表于 2015-1-5 20:5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文章,只是自己还没入门,领悟不到真谛,收藏起来好好消化吸收。
 
番茄王 发表于 2015-1-5 2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功与灵魂  提炼得真好 受用了 学习
 
当茶遇到咖啡 发表于 2015-1-5 21: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写材料的“外功”,为材料塑造“灵魂
 
车小伟 发表于 2015-1-5 2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功夫在诗外,感谢老秘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1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