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双十二到来的前夕,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一份5000多字的会议通稿,迅速引爆了舆论场。无论是炒股的“大妈”,还是地命海心的小白领,更别说乘着夜色,摸黑回家的普罗大众,都对这一工作报以了犀利的小眼神。 打着“懂经济,首先要懂政治”的旗号,各类媒体也打响了“解读舆论战”,一时,火爆之极。口头上没几句最新的会议精神,都不好意思和小伙伴一起喝啤酒、吃炸鸡。 再这么调侃下去,读者该误以为这篇文章是媒体札记了。其实,笔者是要严肃地解读几个核心问题,请耐心看下去。 首先来说,这份报告极其不平常。不平常在哪里?文风和内容。在我们党内,会议通稿基本上是总分总的模式,会将大量信息,隐藏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语言中。有人甚至调侃,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呢,把这些字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到底是要说什么了。这就是政治的魅力。 读过通稿的人,相信会有一个基本的感觉:少了很多常规性话语,经济语言很丰富,思路很清晰、务实。一般来说,领导人的讲话都是由智囊小组所撰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党内“笔杆子”。这篇通稿风格的改变,相信,最大的原因是基于中财办智囊团队调整的完成。一方面是在韩俊、舒增国调任中财办副主任后,中财办基本上形成了“一正五副”的格局,规模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从通稿可以看出,新常态的论述,实际上是放在国家经济转型这个大背景下来讲的,可以推测,林毅夫、李稻葵等经济学家的论述和判断,基本上被吸收进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且在之前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和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林毅夫、李稻葵等均是“座上宾”。可以说,务实文风背后,乃是财经智囊团队组队的完成。 其次,新常态,这个自5月份就被热炒的词,现在终于有了定论。9个特征,把新常态包裹得严严实实,其核心意思就是经济转型,要由粗放型经济转向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代价就是增速要降低,表现就是结构要调整。典型的转型经济学,这是新常态的精髓。所以会讲“结构调整阵痛显现”,这是说给所有经济部门听的。但是,有阵痛不代表没有机遇了。最大的机遇,其实不是国内市场,而是国际市场。先按下不表,后文详述。 第三,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被放到了第一位,投资和出口被放到后面。在政府语言中,一般来说,哪个重要就会被放到最先。从排序中看重要性,这是一个基本的政治观察点。在会议通报中,消费特征的转变被作为新常态的第一个内涵,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疲劳,消费是最重要的支撑。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了54%。总体来说,在移动互联下,消费扁平化了,网购和物流业的持续增长,刺激了消费需求,尤其是供给增加,也成为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李克强会称赞双十一。 其次是投资和出口。这两个必须合起来讲,且要和第四个特征“出口和国际收支”结合起来看。对于国内而言,整个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了变化,首先,以前靠模仿西方发达经验的模式无法继续,后发优势已经到了尾声,故而,现在最重要的,是依靠经济危机,大量进口西方发达技术,这一判断,央财办主任刘鹤曾有清晰表述:本次危机发生后,全球进入了总需求不足和去杠杆化的漫长过程,我国的战略机遇则主要表现为国内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巨大拉动作用,和在发达国家呈现出的技术并购机会和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这是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来看的,是战略机遇期的第一重含义。而从中国与非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来看,战略机遇期主要表现为落后国家在迅速发展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投资机会,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的第二重含义。故而,对于投资而言,国内主要以创新投资方式,尤其是最近热炒的PPP,即公私合营模式,而在习李执政之前的房地产投资,已连续两年被无视,中央的决心可见一斑;国际投资,一是要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并购,二是要将国内过剩的产能引出去,同时积极参与非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和金砖开发战略,只有放在战略机遇期内涵的转变来看,才能真正读明白。这就是“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真正的内涵。 第四,目前来看,整个改革成效很大,但阻力和难度也不小,有部分改革得有“历史耐心”,也就是说,还是得从最容易突破,最容易出效果的地方突破,某些改革,在2015年,可能得缓慢推行。比如城镇化战略。2015年,将会大力推进的,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将继续。其次是各区域的协调发展,用原文来说,就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三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三个由习近平拍板的战略,将要以区域之间的协同,降低区域间的交易费用。然后是金融体制改革。所谓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意思就是经济刺激要继续,货币很有可能实行一定程度的超发。这三个方面,将是2015年,被给予厚望的三个突破口。 第五,在分析完前面四个以后,我们可以再整体来看看这个通报。其核心意思,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刺激还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全面经济刺激,因为前面的四万亿还没有消化,结构调整的阵痛显现。这是整个通报透露的一个关键信息。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全面的资本输出即将展开。这是与之前的经济刺激的一个核心不同。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的经济刺激,是在国际市场萎缩,无力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以内部刺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战略。而现在的经济刺激,有国际市场的支撑,中国将以世界经济来支撑中国经济的转型。这是一个资本输出战略宣言。整个通报透出的第二个关键信息,在于此。 至于经济增速是否如媒体的猜测,要下调到7%,这倒不必过于在意。首先,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增速7%就够了,这是经过测算的。另外,经济结构的调整优于一味地稳增长,这是经济韧性、回旋余地的言外之意,即可以承受一定的经济增速的下降。再有,别忘了,我们还有广大的国际市场,这就是林毅夫等经济学者一直论述的“比较优势”,在国内是过剩产能,但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就是必需品。以国际市场来支撑国内经济发展,经济的增长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唯一的风险,就在于地缘政治的不稳定,这是未来5-10年经济的最大威胁。 以上是对这次会议基本面的五个判断。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看一下刘鹤、林毅夫和李稻葵的文章,会碰到不少彩蛋。(文/林亦辰)来源:海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