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本次会议可以说是本届政府最为重要的一次经济工作会议。在内政外交大框架梳理完毕之后,本次会议告别了高蹈的乌托邦,展现出了务实改革的一面。我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最高决策者真实意图的一份文件——至少部分如此。 本篇报告,我们将把最核心的几个问题提出来做点评,文末附上会议公报原文,并在重要地方标红,有助于投资者发微见玉。 关于会议 从文本看,本次公报与此前历次公报都更为系统,篇幅超长,逻辑清晰,举重若轻。我们推断,新的决策机制、执行团队、智囊团队已经成型,一些关键部门的人事可能会出现变动,或者说已经出现实质性的变动。 会议针对“新常态”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反复论证:基于GDP构成的潜力分析、基于索洛新增长模型的要素分解分析、基于宏观调控框架的逆周期风险管理分析。这应该是习近平新常态理论提出以后的首次系统性论证。论述“新常态”的最终指向是两个: 其一,实质性的推动“供给改革”; 其二,对外开放战略的实质转型。 关于改革 2015年是一个全面改革年,但改革显然有先后条件,明年的改革将不是核心改革,而是边际上的供给改革,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 A、行政体制改革,对第三产业的全面扶持和放松管制; B、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PPP(公私合作); C、科技体制改革,以促进研发转化率; D、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继续出清过剩产能; E、规划体制及地方利益机制改革;这一点要重点讲,依托于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构建,不仅指向的是振兴区域经济,更重要意义,可能是探索跨区域间的互利互惠机制,以降低区域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核心改革低于预期,包括:国资混合所有制改革、土地改革、财税改革; 这些改革一则需要法律修改做铺垫,二则在会议上仍然有很大争议,在公报中技术性的低调处理。因此,明年可能更多以试点为主。 关于经济 本次会议最核心的提法是: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这个提法的意思是,2014年的投资和出口过于疲软。因此,2015年会加大对这两个部门的支持。这也与公报的任务分配是一直的。 会议显然对核心财经主管部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决策层显然已经重新定义了央行和财政部在中期内的角色: 对央行来说,将更多的集中精力于服务内部改革,而不是央行自身之改革战略。对央行明年的行动,我们的预期如下: A、利率市场化已经边缘化。 B、央行将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但同时使用了“松紧适度”定调及对杠杆泡沫的警告,且进一步的强调了“定向调控”和“结构性调控”。因此,我们预期,全面宽松不可能,规模化宽松(降息+降准)次数不超过3次。降息以来,我们一直这样看。 定向宽松继续发力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使用非常规的监管来强化货币向实体经济的渗透,这与陈雨露公开表达的口径一致。 C、汇率市场化的目的是增强出口,巩固出口份额,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明年加入一场货币战争,人民币中期会主动贬值; D、为了支持“一带一路”等资本输出战略,资本账户可能会考虑开放。 对财政部来说,明天将承担更多加杠杆的任务,赤字率从2.2%增加到2.5%左右。新增资金可能将投入到如下领域:基础建设、第三产业的结构性减税、战略新兴产业定向投资; 某种程度上,从2014年11月开始到2015年,中国正在实施新一轮小型四万亿的刺激计划。 注意的是,会议没有提房地产。意味着将更大程度让房地产回归市场,容忍房地产投资增速的继续下滑到个位数。再刺激,显然是为此对冲。 总体上,对三大需求部门的定调是: 消费:供给改革,释放潜力; 出口:货币政策支持; 投资:财政政策支持; 关于开放 会议已经明确了开放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换句话说,已经明确以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双边开放、双向投资,来从根源上解决国际投资收益为负,及国内利率高企的双重困境。 公报开头还着重指出,我国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化,只是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因此,我们预计,2015年中国的国际环境将显著改观,中国的经济外交的空间将比2013-2014年明显提高。由于中国实施了“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开放的结构改革”的组合,对全球经济增长承担更多责任,将非常有利于改善对日美等国的关系。由于奥巴马和安倍政权均陷入内部政治困境,因此,2015年经济外交将从2014年的“南南合作”向“南北合作”移动。 而在“南北合作”这个方向上,自贸区的落地化和复制推广就是必然的。 总之,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次战略层次感极为清晰,战术性也较强的会议。2015年不是一个宏观制度架构年,更像是一个制度探索年。但是,应该说,它在三个核心问题上取得了务实的进展: A、政策执行团队的更新换代; B、改革的纵深和层次分别; C、央地关系在改良与革命之间的协调。 总体上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2014年左转,2015年右转,但是他反对激进改革。2015年的经济基本面将触底回升,但是这份公报离金融市场的预期有不小的距离: 1、 在国企改革、土改等核心问题上低于资本市场预期; 2、 加入了实质性的小型刺激计划; 3、 继续实施结构性宽松政策,货币政策“松紧有度”; 4、 外汇管理政策的工具化。 因此,我们判断,明年做企业不错,股市涨幅显著放缓,债市压力不小。 附原公报,标红部分为我们重点提示关注,建议细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 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贯彻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会议认为,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 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有序加以化解。 二、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要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会议要求,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要抓好改革措施落地,狠抓落实,强化责任,加大协调力度。要强化督促评估,落实督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让群众来评价改革成效。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会议要求,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完善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巩固出口市场份额。要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要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我们自己的事办好。要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要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保持区间调控弹性,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要协调拓展内外需,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作者为首席经济学家江勋、研究员李想、助理研究员李虹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