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简政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1942年9月,解放日报表毛泽东起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论,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我党第一次精兵简政运动,时隔八十年后的今天,精兵简政依然是我党处理新时期改革发展问题的有力武器。本人工作之余,偶有几点陋见,与各位领导和读者交流。 精兵简政的主要精髓在“精”和“简”字。自古以来,兵不在多而在精、政不宜繁而在简,就是执政者追求的目标,于我党在领导全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认为实现破解行政体制弊端、精简财政供养人员、提高服务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有逢山开路的魄力。推进精兵简政,既要通过各种方式裁减分流财政供养人员,打碎一部分人的“铁饭碗”,又要合并机构下放权力,拿掉一部分人的“红戳子”,面对的阻力可想而知。但是必须坚定信念、鼓起勇气,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对问题视若无睹,更不能遇到问题就躲,碰见山就绕。相反,从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客观现实来说,更要求我们必须拿出百分之一百一的决心和勇气,坚定维护中央权威,坚定拥护中央决定,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层层抓、强力推、严惩处,坚决破除阻挠改革发展的“绊脚石”和“中梗阻”。 二、要有遇水搭桥的活气。精兵简政是一个改革政策,不是一封宣战书,要科学合理设计改革方案,充分考虑各种厉害得失。合理地安置原有既得利益者,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是一个难点。在当前的发展中,触及一个人的利益必将触及一群人的得失,特别是行政机关中,处理不好细节问题容易出现负面情况,这既是全局利益和个别利益的取舍,也是短期矛盾与长期发展的取舍,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各种棘手矛盾,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要有抽丝剥茧的耐性。实行精兵简政的核心就是一个“减”字,减少哪些岗位、减少哪些权力非常关键。因此,摸底也就必不可少,但是这个摸底又十分困难,因为大家都知道要精简人员,就都会强调自己的重要性,以显示自己的不可缺少。因此,要想顺利的推进精兵简政工作,就必须拿出抽丝剥茧的耐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建立权力、服务清单,形成有效的改革方案,确保政策行之有度、行之有效。 四、要有刀口向里的狠心。在简政上,要看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单纯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数量不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同时也难以完全避免明减暗增、边减边增,以及减边缘的、无效的凑数量,强化核心的、关键的保利益,达不到简政放权的目的。要想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就要在保证不出现权力真空的基础上,舍得对自己下狠手,破除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全面清理和缩减行政许可与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对行政许可和审批权力的设立、行使加强立法,对于“放权”的部门,该撤的撤,该并的并,这方面中央已经率先做出了表率,各级部门的落实效果直接关系折精兵简政能否实现。 五、要有运转高效的配合。精兵简政不是简单的人员减少,而更应当是组织的精密。一个精密的组织,必然是里面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能够每一个“齿轮”都咬得紧紧的,缺一不可。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岗位,不同的组织结构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不同人的组合能够发挥不同的效果,探求一种可行的搭配方式,因地制宜来改变这种结构, 使得每位人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最终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转。 新时期的精兵简政,依然任重道远,依然需要我们铭记党的宗旨,认清形势、服从大局,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为重,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进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