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政策研究] 孙若风:特色是中国文化产业立身之本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4-11-20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作为2014年国家层面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向,文化部和财政部日前出台《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早在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的公报上,就曾提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城市的要求。
  
特色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对于发展壮大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如特色文化产业中的中医药、武术、瓷器、湘绣、苏绣、剪纸等,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特有符号。然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既有文化产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亦有其个性化问题。对此,《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孙若风,在他看来,特色文化产业可以作为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源泉。



为什么雷同和雷人
《瞭望东方周刊》:什么是特色文化产业?它在整个文化产业和当今中国有何地位?
 
孙若风:特色文化产业,就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或者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换、科技提升、市场运作所形成的产品和服务。依托区域性和民族性的资源转化成产品,才算是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我们目前强调的就是传统的、民族的东西。



当然,也可以广义来理解: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其他还有诸如数字文化产业、互联网文化产业,可能不是很直接,但是它也应该体现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特色文化产业涉及多个地方、民族,而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凝结成中华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在整个文化产业中都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内在精神和气质。我们也希望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一种导向、一种氛围,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去植根于自己的土壤,去寻找自己的故乡。也就是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中国特色。而特色,是中国文化产业立身之本。
  
现在文化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也谈到,抄袭模仿、建筑奇奇怪怪。现在建筑要么雷同、要么雷人。这凸显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源泉、创意源泉不足。
  
出现这些雷同和雷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依托于自己的生活、远离了自己的土地。这个土地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如果这个特定的文化氛围没有感觉到,或者说不足,就不可能发展。
  
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我们还是处在低端,也就是“微笑曲线”,创意和市场两个大头环节都在人家那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得依托于脚下的土地;再有有如神助的灵感,也离不开自己的环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就是希望引导创意工作者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特色文化是这一区域、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也特别容易形成一定范围的共鸣。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认同,也是文化消费很重要的基础。一个文化产品为什么受人喜欢?是因为它既有特色,又能引起共鸣,这是差异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问题。差异性的基础就是特色。如果我们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起来,对于文化产业,在创意、消费上都能形成一个更加积极、良性的基础和源泉。



传统文化不能曲解,也不能作茧自缚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区域的、民族的,大家可能首先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把它们作为产业?每年拨款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是很好吗?
 
孙若风: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依托文化资源、传播文化内容,产生的影响也是文化的影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倡导的。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围绕文化建设作了很多指示。对于传统文化,他讲得比过去更多、地位也放得更高。
  
我们希望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多种方式。十二五规划里讲到文化工作,大标题就是传承和创新。整个文化建设都可以从传承、创新的角度来认识,这是文化建设的一个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有这个责任,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新方式,也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传统文化、国家精神,有所谓公共文化服务内核的一些东西,也通过文化产业来传承和发展。比如美国电影,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也传承文化、弘扬国家精神,它对我国产生影响也主要通过市场。通常讲“三片”就是“芯片、薯片和大片”。他们自己的专家也讲,最强大的不是武器,是爵士乐、大片这些东西。
  
这些年始终有一种声音,批评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会导致它的扭曲和破坏。我认为,这种声音有重要的提醒作用,而且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对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过度开发、滥用的问题。市场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会选取最有商业价值的部分。但它们是一个完整的东西、是一个生态。如果提取某个方面的核心部分,导致一些误读,确实需要注意。
  
这种提醒很重要,但是传统的东西也不能让它隔绝。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传承过程中,始终是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现在非要人为割裂,画地为牢,只能让它窒息。
  
让它们融入到生产和生活中,这是一种最积极的保护方法。利用也可能是婉转的利用,或是选取某一方面,但不应该是一种误读。只要不是有意曲解误读,把它们与时尚相结合,这是我们应该鼓励的。这也是文化产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传承,就不能作茧自缚,僵死、封闭的方法只能导致其衰竭。所以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市场的办法、产业的办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或者复兴中华文化,是一个新的渠道、新的兴奋点。
  
其实从生产、营销到消费,整个过程都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过去要丰富、饱满得多,而且是通过消费者自主选择去接受文化,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送给你的票和你自己买票产生的传播效果完全不同。这是我们搞特色文化产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
历史文化积淀带转化为文化产业带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介绍一些特色文化产业的重点内容?
  
孙若风:现在围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了一些项目。比如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以后我们考虑还可以形成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长江文化产业带、茶马古道文化产业带,等等。
  
历史上很多东西,民族迁徙、商贸路线最后都成了一个文化路线,我们现在就是把已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带转化为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在2008年四川地震之后提出的,根据中央部署,不是简单地把旧有的生活恢复,而是结合重建搞成了一些文化旅游城等等,现在做得非常好。羌族文化如果再不保护就不行了,但保护它就要依托文化产业,于是最终提出了藏羌彝文化走廊。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路线发端于西北地区,大致从西北到西南,陕西、青海、甘肃,然后进入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这是一个民族迁徙带,虽然名字是藏羌彝,实际上在这个走廊里活动的有十几个民族,甚至几十个民族,当然有些民族已经消逝。藏羌彝走廊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是从学术界来的,而且在海外也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真正产生影响的是费孝通。
  
在历史上有这样的积淀,四川地震后经过反复酝酿和推动,开始启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问题提出来后,显然它很有代表性,也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中的国家重点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也是如此。作为国家战略,文化应该先行。因为文化起来了,才能形成一个共同的东西。
  
《瞭望东方周刊》: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文化的实践也有很多年了,有工艺品输出,也有民俗村等形式,这一次在模式上会有什么不同?
  
孙若风:2014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除了藏羌彝文化走廊等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发展,我们将着力推动《指导意见》提出的其他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示范乡镇建设,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通过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范围内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以及依托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征集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支持和服务。还有建立特色文化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支持各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完善传统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这次除了国家财政支持外,也在探索基金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企业受益。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做了很多年,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公共服务和文化产业是分不开的。因为大量民族、民间艺术是和产业相结合的,要通过产业达到育民、乐民、富民的作用。这形成一种潮流,也是目前保护它们很重要的方式。
  
2014年起已经搞了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库,得到了财政支持,以后支持可能更大。但做这些还是以示范性为主,要资助一些地方,但不会太多。
 
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包括搞博览会、交易平台、人才培养,这些是国家层面要做的。文化产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有工业标准,但其中确实要把握好分寸。手工和工业生产,最直接的区别就是价格,我认为是可以分层次的。机器参与有它的问题,因为搞特色文化产业很注重手工,手工产品能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体会到这种温暖。
  
机器、科技参与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有弱点,有一些价值的流失。如何取得平衡,这也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但机器化生产不能排斥。另外,我认为,工业化运用于民族民间工艺,除了生产环节,更重要的还是整个产业链的提升,特别是营销环节,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市场体系。我们应在产业链上下更多功夫。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4-11-20 08: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是鱼儿就要游在水中,是鸟儿就要飞在天上,是地方特色文化,就要活在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生产和消费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些年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千百年来,乡村文化、特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和流变之中,今天如果采取画地为牢的方法,只能导致其自生自灭,使它们远离生活,远离居民,也最终失去生命。

近期,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特色文化产业的概念,确定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主要目标,并且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突出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一水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特色造就一方文化产业。特色文化的根在乡村。因此,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要求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要怀有敬畏之心。《指导意见》特别指出,在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街区、特色村镇、园区基地建设中,注重保护乡村原始风貌、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突出传统特点,不搞大拆大建,不拆真建假,不毁坏古迹和历史记忆。


为了记住乡愁,我们不仅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好美丽乡村的人居环境和自然风貌,而且要维护好以此为寄托的人的内在精神,保护和发展特色文化。尊重特色文化与尊重乡村文化,具有同一性。海德格尔说,“在乡愁所有的言说中,它始终呵护本真的东西,呵护作为居者的人所熟稔的东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就是要呵护这种本真并且为当地居民熟稔于心的东西。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特色文化依托民族和区域文化资源及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生产习惯和社会风俗息息相关,是历史上不同民族、区域的社会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风貌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一体多样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生产和消费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而且特色文化连接民生,对实现文化育民、乐民、富民的目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各地逐步注重对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例如,河北曲阳石雕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占全县就业人员比重超过20%,年产值近40亿元,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给当地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柳编、中国结、风筝、年画、土布等特色文化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部地区积极发掘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增收致富。甘肃省庆阳市大力发展香包等民俗文化产业,目前已建成各类生产销售公司600余个,从业人员15万人,产品品种150多个,年产值3亿多元。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较好地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创业、促进群众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地方的特色文化基因,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激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不言而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目的是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而不是破坏这种资源,坚决防止过度开发,防止对特色文化的误读、曲解。这是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是从事特色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家的责任,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特色文化产业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知名品牌较少、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不足等问题。


《指导意见》的发布将通过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是引导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二是支持文化市场主体做优做强,促进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挖掘和合理利用,提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群众增收;三是带动其他文化产业领域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生产出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更具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更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


我们将着力推动《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具体来说要重点做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支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发展,加强对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统筹协调,鼓励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产业要素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二是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示范乡镇建设,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通过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范围内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三是依托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征集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支持和服务。四是建立特色文化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支持各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完善传统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五是建立完善特色文化产业交易和交流合作平台,具体包括支持特色文化产品参加各类文化产业展会,鼓励有条件的展会设立特色文化产品展示专区,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与地方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带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原文载北京《前线·文化创意产业专刊》创刊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