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非常讲究“意境”的。“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作者思想感情融化一致而达到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涵着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境”,就是作品中的活灵活现的生活画面;一是“意”,也就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示现”修辞手法就是绘“境”创“意”的一个妙法。“示现”这一修辞手法,是凭借想象,将实际上没能看到的听到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历历在目。透过“诗歌”中那些被描写得惟妙惟肖的事物,人们不能体味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从而融入作者借此创设的“意境”。 7 h( }* z; O, A1 w i
3 Y0 v; o& F" F! v' i4 u8 l“示现”辞格在诗歌中的运用,通常有三种形式——追想式、预感式和悬想式。这里就从课文中撷例,做些简析,以供大家阅读和写作时借鉴。 0 c5 I3 j0 g6 N2 o4 P* f
! T0 T. e4 X# [) M9 C7 {7 d, b1 |; b追想式——再现已逝的图景 ) J b6 M* v& A- h
8 B. _6 |" } \8 z( c7 t% M2 v& z7 T, y
将过去的图景描绘得历历在目,借往昔之“境”表今日之“意”。比如,晚唐杰出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极为出色地运用了“追想示现”,将1000多年前已被“楚人一炬、化为焦土”的“阿房宫”再现于读者眼前:“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L$ O4 V) H% l7 ?* Y$ r
3 J) j; p% ~' H$ p这让人如临其境的画面,与诗人指出“后人”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历史覆辙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震撼人心的艺术“境界”。杜牧对“阿房宫”的“示现”石破天惊,令人慨叹不已!赋中所写的“景”和作者的“情”浑然一体,意境深远,具有感人的力量! 4 V2 o# l- i# o3 Y- ^6 B
) ?8 ^( r, x9 D9 n+ Z再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述了800多年前“赤壁之战”中的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诗句再现了年少有为、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周都督将80万曹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情景。这里“追想示现”的“景”,与诗人抒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和自己未能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慨之“情”高度融合。当年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战”与风华正茂的周郎运筹帷幄的情景的“示现”,场面壮阔,气势恢宏,映衬出大诗人苏东边坡憧憬为国效力,建立英雄业绩的心情,“景”中见“情”,“情”从“景”生,“景”与“情”融,创设了一个豪迈壮阔的“意境”。
* i. h, Y* T* K$ x( r
# u# r. P* a7 Y% o+ I( {预感式——描绘未来的图景
* q" G. w4 q/ s2 d' C- p q9 c, R* L0 x1 U" ?' [4 Q/ w- _! i# E
把未来的事情叙说得如同出现在眼前的一般,将理想和现实统一起来,创设出一个十分美好的“意境”。 0 {" }- k3 P) h" Z# j
9 l0 x0 L! U# F9 C
有“诗圣”之美誉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述了自己的现实遭遇,在诗的结尾“示现”了诗人的美好理想的图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诗人盼望“天下寒士”都能住进高楼大厦的美好愿望显现于他笔下的“预感示现”中。诗人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凄风苦雨的夜里,想的不是自己的苦难,而是“天下寒士”,他迫切希望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厦千万间”让天下寒士过上欢乐幸福的生活,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诗人所“预感示现”的情景和他忧国忧民的崇高的抱负、伟大的胸襟的思想情感融合,使全诗的意境得到升华! ' F4 R$ Z+ Z' x, O' ?( J5 J
! g; O* ^2 K$ q# ], E"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早在1956年6月畅游长江时写下的《水调歌头·游泳》采用了“预感示现”手法,描绘了开发利用长江水利工程的美好远景。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三峡大坝左岸电站一期工程于1995年4月18日,破土动工;有“天下第一爆”之美称的三峽大壩右岸上游圍堰爆破工程在2006年6月6日下午引爆……这个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才成为现实,如今宏伟壮观的大坝已高高地矗立在人们的眼前了,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近半个世纪前就用诗句描绘了三峡库区“高峡出平湖”的情景——风光旖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就是“神女”也会这人间奇迹奇景感到惊讶!“登山则情满于山 : s+ ?! _* ]9 p$ L/ m/ m# E
" ?1 ]2 z4 }7 G I5 c1 r
1 s; ]3 N- D* b& |# z) p
! c4 a. I5 Q' k" w- Q
这种“景”含“情”,“情”寄于“景”的“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高度完美,可谓是“意境”深邃。□ 福建 傅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