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创作不要违反它的“游戏规则” 王一端 所谓游戏规则,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以及做任何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大家都默认的,必须遵循的潜gz。如果不遵守,就要服输或者付出代价。 格律诗的创作也有“游戏规则”。它的“游戏规则”就是诗的“格律”。 我们知道,诗有诗律,词有词谱。词的创作规矩更多,难以一下说清,这里重点讲一下格律诗的创作。格律诗创作有三大规则,就是押韵、平仄、对仗。另外,还各有一些具体规则。 综观当今格律诗创作,最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或者说“违规”: 一是押韵方面:格律诗创作要求,押韵要押平声韵;偶句必韵(最后一个字),奇句不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同声同韵者,声母应错开。但是,许多人除了对“偶句必韵,奇句不韵”稍微熟悉点外,对其他规定并不明白。押韵不知道押平声韵而仄声入韵、一联一韵进行中途换韵、同声同韵声母没有错开等情况十分普遍。 二是平仄方面: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分别有“仄起仄结”式、“平起平结”式、“平起仄结”式、“仄起平结”式四种格式,合起来16种,而大多数人作诗不讲平仄。其实,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情可原。 三是对仗方面:对仗的诗句,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般来讲,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它的正规体例是中间两联对仗,即颔联和颈联。但现在很少有人对仗。 另外,在同一首诗内,除叠字(同声母或者同韵母)外,一般不得重字。 这里,我想举几个具体例子,分别说明一下。 其一: 我有一位十分知心的朋友,对我的《古体诗词创作悟语》文稿十分关注。我发到微信里的文稿,他每篇都看。感慨之余,他为我作了一首诗: 贤师用心做学问,身体力行造诣深。 一篇读罢豁然亮,方知功夫和底蕴。 班门弄斧表心绪,要学十年爬台级。 百年树人期可许,定用铁棍磨根针。 这首诗是带着深厚情感写出来的,内容上无可非议。如果从格律上诊断,我们可作如下分析: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很明显想写成七律,但没有按七律的“游戏规则”去写(如果说不是七律,就没必要按七字八句去写)。其有失格律情况为: 1、从押韵看,这首诗的偶句最后一个字押的是“en”韵,“深”“蕴”“针”都属于中华十八韵的“十五痕”韵,属于同韵,已经押了韵;但“深”“针”属于平声韵(都是一声),而“蕴”则属于仄声(四声),把韵押在了仄声上,违反了“押平声韵”规则。另外,颈联(第三联)的最后一个字“级”,属于没押韵,也属于中途换韵,违反了“一韵到底”规则。 2、从平仄看,首句属于“平起仄结”式(第一个字平声,最后一个字仄声)。七律“平起仄结”式的格式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朋友这首诗的平仄情况为: 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平 我们上下对照一下,可见违反了平仄格式。当然,其中有“一三五不论”之说。除去这个因素,也是不太不入格。 3、从对仗看,全诗没有对账联。 其二: 青海油田一位同乡,给我发来短信:昨晚小聚,得同乡前辈王一端先生亲笔签名新作《“笔杆子”碎语》一书。回家后一口气读完,不觉已凌晨1点50。王总有“石油第一笔”之誉,起草许多重要文案材料,还是著名诗人,著有《诗评历代帝王》等多部诗集。文字,深深融进他的生活。我对文字爱恨交加,以爱为主。但2006年后再未于这方面太多投入。今夜读前辈之作,心有戚戚。对于文字工作者,这通篇碎语,可谓敦敦之语。小孙即兴感悟为诗: 碎语不琐碎,字字见功底。 多少伏案事,苦悟乐趣生。 这是一首仿五绝的诗,它可以不对仗。这里分析的主要是:它偶句没有押韵,而且有仄声韵;没有按平仄格式写。 其三: 还有一位朋友,为我的《“笔杆子”碎语》一书写诗: 碎语不碎实经纶,实话实说吐真心。 无华文字真情表,朴实言语鸿志吟。 重视真情溢笔端,淡泊名利笑凡尘。 闲将心得留世间,赏析阅读耳目新。 这首诗整体写得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中间两联基本对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它的首联最后一个字“心”,和尾联的最后一个字“新”,属于同声同韵,应该换一个字,把声母错开。例如把首联最后三字改为“倍觉亲”,这样其最后一个字“亲”就和第四联最后一个字“新”声母就错开了。另外,诗内还有重字现象,如三个“真”字,两个“心”字,修改时都应该避免重复。至于“碎语不碎”中两个“碎”字,属于修辞需要,就没必要修改。 其四: 还有一位朋友写了《读一端先生诗书有感》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