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写作功 作者:隋福军
: V. q# }3 P; T7 W! J5 C: {* F8 c
! U% {! U2 ~. e( P) i- {8 j 要想把文章写好,我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十个字上下功夫。即:看、问、思、辩、抄、背、记、写、改、熬。 7 S# K: s u, l1 F. P9 }& s. y- G
看。就是要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多看一些大文章。无论是报纸上的整版大文章,还是书本杂志上的长篇大论,都要细细阅看,不要望而生畏。要沉住气,耐着性子看。如果不这样,就把握不住上面的精神,把握不了形势,就缺乏政治上的敏锐性;要看那些所谓“干巴巴”的理性文章。诸如社论、评论、权威人士论坛、讲话等。这类文章虽然抽象概括,可读性差,难以引起兴趣,但这类文章逻辑性强,富有哲理,必须静下心来细嚼慢咽。不要看报看题,看书看皮。保证一天看上一两篇,常年坚持,看问题的角度,思维的档次就会提高;就要看紧贴中心的动态文章,以把握工作的中心,并预测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动向。这样,写文章就不会离谱。究竟怎么看?我的体会是挑出来看。从一本书、一张报中挑选出一篇或几篇,从一篇中挑出一句或几句(段),便于抓住重点记忆;再是“串”起来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观点各不同,便于从中抓住实质,把准脉博;调动读书看报的情绪,带着“问号”看。到书、刊、报中寻找答案,拉直“问号”,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1 N7 `/ r8 M6 G' u
问。学问学问,学贵在问。多问必定多获,多获必定多益。要有敢问路在何方的勇气,不怕“露底”,不怕“掉价”,不怕“认输”,矮人三分。对不明的问题、不明的词句等,要做到多问、勤问,问出个究竟来,问出个子丑寅卯来,问明白为止。上级下级同级,都可以问,三人同行必有我师。问就是虚心向别人求教,向人家学习。不要怕问,要从怕问的怪圈中跳出来,勇于壮着胆子问;不耻下问、打破砂锅问到底。 . `$ o+ i' X& N/ y3 h
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果看了问了而不去思,只是一掠而过,就难以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留下成型的东西,最终是学而无获,或成效甚微。如果不善于思考,即使报也看了,书也读了,那也是眼睛忙,而脑子闲着。这样的读,就成了“读死书、死读书”。我感到,在思的问题上要做到三个善于:一是善于逆向思维。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一度追求实惠,认为学雷锋过时了,公共场所也“雷锋叔叔不在了。”有位作者看到美国西点军校里挂着雷锋的肖像,就写了一篇《有感于雷锋出国》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思考和关注;二是善于纵深思考。老子曰:“挖井七仞而不及泉,废井也”。挖至七仞没有出水,是废井,而七点一仞出了水,甘泉涌流,就是好井。成功往往只差那么一点,而这“一点”常常就是成败之分的关键。因此,应提倡思得深些,深到度,切忌浅尝辄止,成为“废井”;三是善于多向思考,换位思考和辐射性思考,由一点思及一片。 ( L! g, o# K7 _6 c8 v+ `) Q
辩。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在与人讨论中形成思想,在寂寞中写作。”这句名言道出了“辩”的重要性。我理解“辩”,至少有两层含义:多摆阖,阐明自己的观点,求得别人帮助;勤抬“杠”,立起个靶子来,“引火烧身”,在碰撞激语中产生“火花”。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你就能出口成章、下笔如神、顺理成章。
0 e( Q6 c+ d4 y- l7 f7 `" u
抄。有句俗语“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也有的说“水平高不高,就看会抄不会抄”。两句话都是一个意思。这两句话不是戏言,应该说是好话、行话,是多数成名者经验之谈,也是成才不可逾越的一步。抄,能抄出灵感,抄出境界,抄出才气来。据说早年邓小平旅欧勤工俭学时,就经常抄写文章,被誉为“抄写博士”。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积累性摘抄。抄不要图省事,把文章剪下来,贴到剪报本上就行了,其实是剪报一大撂,其中内容全不知。对好的文章、好的题目、好的句子,应动笔抄一抄为好。抄,能鉴别。抄,能增加记忆。抄,能积累知识,一举数得。另一种是融汇贯通地抄。这是高层次地抄(慢慢抄就能学到),抄“意”而不是抄字,要源于原稿,高于原稿。通过加工提炼(用脑加工上升到理性),抄到别人“找不到取处”的程度,到那时才叫抄出了水平。
5 \9 X, A, a6 t( t2 N0 l
背。可以说,是成才的阶梯。特别是语言贫乏的同志,更需要认真背。不注意“背”的人不敢断定没出息,但一般成不了大器。背得多大脑就自然聪灵,知识、语言就越丰富,用起来就自如,表达起来就生动。下笔就好似有神似的。不然人家说写自如,你就会自感鸭子听雷──不知啥惊(经)。如果不背不积累,满脑子里空荡荡,缺“兵”少“将”,调遣就无从谈起,至少是不能得心应手。爱因斯坦说过:“那里没兴趣,那里就没有记忆”。因此,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驱动内在力,逐步养成自觉背诵的习惯。 ! D Q% Y0 d" A6 L/ c& o: o
记。许多同志都会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这话不仅对一般的同志是这样,就是对那些称得上是“家”的人也适用。要想真正学到东西,就要身不离笔和本,做到随时捕捉,随时记录,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必有裨益。经常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工作中去访谈,去发现,及时记载生活中的生动语言。鲜活的东西,往往存在于瞬间,稍纵即逝。如果能及时记下来,经常翻一翻,就忘不了。据说有位作家在北京长安街骑车闯了红灯,警察当骂他几句,这位作家当即停车下来,找到警察说他刚才骂得特好,请他再骂一遍。警察执意不肯。作家说:“不要紧,我是搞创作的,刚才你骂得特有北京味儿,要记下来留作写稿用。”警察见是真心,无法推辞,就当着这位作家的面重复了原先的骂语。究竟怎么记?我看没有什么新办法,鲁迅先生兜里装了个小本本,名曰:《忽然听到》、《忽然想到》,随想随听随记。时间长了,小本本就成了积攒零金和碎玉的“万宝箱”。这个方法可以仿效。 , z: U: q3 ^- l8 y3 b
看问思辩抄,背记写改熬。只要记得牢,文章能写好。 此文发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的《秘书工作》1998年第10期上。先后被《中国党政干部改革论坛》(人民日报出版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世界语出版社)等12家出版社收录出版。 - g" C" v& [* Q4 J
@+ ^, d& h$ A2 a) y' W" K0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