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德
加快三明经济发展,工业是主导,项目是核心。持续强化项目带动,对落实省委“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提升三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勇当海西产业发展前锋,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以项目带动调优产业结构,以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以项目带动促进可持续发展,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不断提升三明区域工业经济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以项目带动调优产业结构 1、围绕做强优势产业抓产业链项目。着眼于做强冶金及压延、机械与汽车、林产工业、矿产加工业四大优势产业,以增强产业关联度为核心,策划生成一批重大产业配套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围绕80万吨中厚板、30万吨冷轧板等产品,以三钢、明光新型材料等企业为龙头,主动靠大、靠强、靠优、靠上,对接临港造船业,开发下游产品,并通过海峡西岸金属材料制品市场,带动金属深加工产业发展;围绕1.5万辆重卡年产能力,以永安汽车厂为龙头,依托埔岭汽车工业园区,加大20吨系列牵引汽车、路桥检测维修工程车等多功能专用车研发力度,加快福迪公司、豪曼汽车、永通公司等项目建设,吸引汽车底盘、零部件等配套项目集聚,做大载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围绕5000套锻工设备、4000台工程机械年产能力,以厦工三重、永安轴承、华橡自控等企业为重点,延伸路面机械、环保机械、工程机械等产业链,培育橡塑机械、数控机床等设备制造业,构铸海西铸锻中心。 2、围绕做优传统产业抓整合挖潜项目。突出抓好纺织、化工、水泥三个重点产业项目,通过联合重组、资源整合和技改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化工产业重点抓好三农、三化等骨干企业的整合重组,推进三农等企业异地扩改,支持智胜、永安化工厂等企业整合上市,加快沙县、清流等县化工企业的技改、资源整合和氟化工项目的落地;纺织产业要主动接受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金沙园、晋江爱乐园、纺织服装工贸园和梅列轻纺工业集中区建设,支持福建化纤厂和永安宝华林等纺织骨干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和项目技改,加速纺织产业的扩张和提升;水泥产业要落实“上大压小”,加快9个已获批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3、围绕做大新兴产业抓高新技术项目。突出抓好三类项目:(1)生物产业方面,重点抓好苯丙氨酸、工具酶等医用酶的扩产,紫杉醇制剂开发和雷公藤甲素等原料药工业化生产,以及年产60万吨嫩竹纤维制备“复活宝”生物肥料、10万吨醋化级纯竹纤维素等项目建设;(2)自动化机械设备制造产业方面,重点抓好大型精密、高精度数控磨床、大型工程子午胎成型机组等项目的实施;(3)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方面,重点抓好金属半固态成型加工应用、无余量汽车缸套制造加工、新一代汽车安全气囊复合粉体材料扩产、废旧轮胎精深加工利用、松脂天然高分子材料加工、有机氟新材料开发、竹原纤维纺织材料开发等项目。 二、以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 1、盯紧抓实在建项目。围绕“在建项目80%年内投产、新签约项目80%年内落地”的目标,抓好今年132个千万元以上新增长点项目的投产、达产,确保当年新增产值60亿元以上;抓好200项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特别是抓实47个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落实,确保今年实施180项,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加快双轮化机、三明机床厂等企业的异地搬迁,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2、扶强做大潜力项目。在全市现有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关联度强、有较好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项目,按照整合重组、增资扩产、异地扩改、技术创新四大类予以重点帮扶,在用地、资金、原材料供应、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促其加快做大做强,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 3、策划生成重大项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紧建立全市“特重大项目储备库”,争取每年储备一批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大型工业项目,形成新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特重大项目的推介与对接,依托“6﹒18”、“9﹒8”和各类招商平台,重点加强与中央省属大企业、国内行业协会、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接,争取更多特重大项目落地三明。当前,重点是抓好9月份市政府在北京举办的央属企业对接洽谈活动,确保成功对接一批新的项目;加快推进三明核电、永安大唐火电等一批大型、特大型能源项目前期,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三、以项目带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1、抓节能改造项目。围绕节能“十大工程”,突出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造纸、林木加工等六个行业,大力推广应用电机变频调速、低温余热利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术。重点抓好15家节能型示范企业的培育扶持,落实好60家重点能耗企业节能改造方案,加快50项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 2、抓清洁生产项目。深化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严格清洁生产审核,并与新产品开发研制、重点产品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紧密结合,促进清洁生产审核成果加快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真正达到“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目的。年内开展4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确保30家企业通过审核验收。 3、抓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围绕循环利用、产业集聚、集中煅造、清洁生产等目标,加快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年内全市力争创建2-3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并有1个园区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废物综合利用,新上一批余热余压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构建废旧轮胎、废旧塑料、废旧金属、林木加工剩余边角料等垃圾回收加工再利用系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4、抓结构调整项目。火电行业:重点推进永安火电厂2×300MW“上大压小”扩建工程,优化全市电力结构。水泥行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确保完成102万吨淘汰任务;同时加快安砂建福(200万吨/年)、永安万年(100万吨/年)、大田红狮(200万吨/年)、将乐鑫路(200万吨/年)、明溪明狮(200万吨/年)、清流帅风(200万吨/年)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建设,推进水泥产业加快升级。纺织行业:重点抓好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技改扩建PVA至60kt/a项目的达产,发展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等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逐步调整消费纺织品的比重。同时,继续抓好落后冶炼产能的关停淘汰工作。 四、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 1、要以项目争资金。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策划生成一些能够列入省级、国家级的大项目,多上一些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好项目,以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和财政资金扶持。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重点抓好全市已筛选确定的50家后备企业的上市工作,按照培育期、辅导期、成熟期进行分类指导,年内确保1家、力争2家企业成功上市,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上市公司达到10家以上。注重对外引资,对有发展潜力、企业诚信好、管理规范、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引导其主动“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投资机构的合作,尽可能多地引进外部资金,多渠道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2、要以项目批土地。随着国家实施从严的用地审批政策,一般性项目获批的可能性较小。为此,要积极适应国家土地政策的调整变化,坚持以大项目、好项目争取用地指标。凡属工业用地的,应尽快落实到具体项目,提高项目的供地率、落地率和利用率;同时,加强用地批后监管,对超过期限不动工的,依法依规进行调整,用于其他急需用地的项目。要加快园区建设,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把好项目入园关,有意识地选择若干有较强实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为依托,引进相同、相近和相关的项目,逐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3、要以项目引技术。以项目为纽带,以产学研为平台,进一步密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项目对接和成果转化工作,加快机械制造、节能减排、林产品检测、生物医药孵化器基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全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要针对山区人才不足且外流严重的现实,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思路,通过项目引进人才、集聚人才,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为三明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