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以儒家元典思想涵养核心价值观(摘抄)

[复制链接]
beijiguang 发表于 2014-9-29 2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以儒家元典思想涵养核心价值观

儒家元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辉煌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全面承继了自伏羲以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化。这些儒家元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

  孝悌为本、仁爱友善是爱国情感之源

  中国是一个伦理型社会,家庭伦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道德理想和家国情怀具有深远影响。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礼制,确立了通过血缘纽带实行国家政治统治的宗法制度。基于这种特殊的“家国同构”模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着力用“礼”和“仁”来规范协调“五伦”关系。“入则孝、出则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仪规范,为中国人构建了一个以家庭为中心向朋友、社会、国家、天下衍射的人伦同心圆,每个人从家庭孝悌伦常做起,通过孝敬父母、敬爱兄弟、关爱妻子,培育仁爱之心,陶冶宽广胸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将仁爱之心、宽恕之行扩展到邻居、朋友,乃至国家和天下。沿着这一道德提升路径,儒家将修身、齐家拓展到了治国、平天下,将仁爱、友善从家庭延伸至他人、社会和国家。儒家的仁礼学说体系和家国伦理架构,不仅使其学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且将家国一体的意识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不仅赋予了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而且培育了炎黄子孙牢固的爱国情结。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树家风、扬孝道、倡仁爱、行友善等举措,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让诚信、人文化成是道德教育之本

  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模式,其核心是让人们学会礼让诚信,以实现人文化成的治世目标。《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是诸子中最强调人间秩序、最重视人文化成的学派,他们以仁政王道治天下,用礼教、乐教德化民众,使得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富有人文精神的民族文化。在儒家元典中,“信”与“礼”都是“五常”之道的重要内容,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而且是人生应当具备的美德。孔子用“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告诫弟子要“言必信、行必果”,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的道德信条。孟子的人性“四端”说中虽未谈到“信”,但“信”德在孟子的学说体系中并未阙如,因为“信”就是“诚”,孟子在其“思诚”命题中,将诚信视为自然的规律,将追求诚信视为做人的规律。他还将“朋友有信”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提到了“五伦”的高度。诚信在荀子的思想中也具有重要位置,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就可以畅行天下,即使贫困潦倒不堪,也能赢得人格尊严。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着道德失范、礼仪缺位、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礼让、诚信等因子的挖掘和继承,构筑国人的精神家园,塑造民族的文明形象;通过各种礼仪规范的完善与礼仪活动的开展,让礼仪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让诚信成为世人的生存需要。

  追求公平、崇尚正义是社会有序之基

  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是崇尚公平与道义的民族。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抒发的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激励了无数追求道义的志士仁人。公平、正义是道义的重要内容,《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蕴含着古代公正意识的“均平”思想。朱熹将此语中的“均”解释为“各得其分”,即每个人得到他应该得到的那份(权利、地位、物品等)。在儒家心目中,财富均平的大同社会是充满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孟子》中的公正思想可表述为“制民之产”。“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希望建设一个财富分配公平的小农经济社会,以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得到饱暖之供养。儒家这种人人“各得其分”的公平思想,主张以适度等差来保持社会有序,闪烁着理性的智慧,对今日中国仍有积极意义:用儒家“崇尚适度”“仁爱礼让”“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等理念,引导和完善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将个体的利益差异控制在公平合理的范围内,是维持社会动态和谐与持久繁荣的良策。

  (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礼文化的致和之道及其当代价值”负责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


; {8 K% t0 l! L# }, `, G  j! h# n) o* Q  i3 X/ ^
标签:价值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7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