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关于进一步打响客家品牌的探讨

[复制链接]
化宁秘书 发表于 2009-2-17 21: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关于进一步打响客家品牌的探讨

●宁化县专题调研组



  深入研究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打响客家品牌,对促进宁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期,宁化县委统战部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围绕进一步打响客家品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课题认真开展调研。
  一、主要成效
  在历届宁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海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客家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1、客家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自1991年3月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正式成立后,先后创办了《客家》和《客家魂》会刊,编撰出版了客家学专著40种近1000万字,分别于1997年10月、2000年11月在宁化成功举办了两届“石壁与客家理论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主题,进行充分研讨。为加强海峡两岸联系,促进双向交流与合作,华厦文化促进会于2005年举办“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围绕“海峡两岸客家与客家世界关系”主题,进行充分研讨,会刊的创办和高峰论坛的举办,为挖掘客家历史渊源,丰富客家文化内涵,从理论上奠定了宁化石壁作为世界客家总祖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使宁化石壁成为举世公认的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和世界客家人的总祖地,为丰富客家学理论,打响客家品牌,发展客家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成为打响客家牌有效载体。改革开放后,海内外兴起了客家寻根祭祖热潮,为顺应这一潮流,宁化县通过多方筹资,于1995年建成客家公祠,并于同年12月18日举办了首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此后,海内外客家人纷纷前来寻根祭祖,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3届祭祖活动,来自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达119个团队,27万人次。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一是不断扩大了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影响,使海内外客家人对客家祖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人的总祖地这一响亮的名字正逐步得到全球客家人的认同。二是进一步加强了与世界各地客家人的交流与交往,广交了朋友,增进了友谊。三是促进了客家工作和宁化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13年来,世界各地前来祭祖人士捐赠公祠资金达500余万元,同时还为宁化12所学校和一所医院建设捐助资金达300余万元,为客家公祠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祭祖活动交流后,不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前来投资兴业和捐助公益事业,据统计,目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宁化县投资兴办企业达21家,总投资达2532万美元,引进的宏凌硅业有限公司、菲达斯服装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为宁化县解决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客家工作机制正逐步完善。为了挖掘客家资源,让全球客家人充分肯定石壁客家祖地这一历史地位,宁化于1991年3月13日正式成立客家研究会,为论证石壁客家祖地这一定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继后,为使客家联谊联络工作走上正常化,先后在1991年3月18日成立了宁化县开发客家祖地工作领导小组、1992年6月18日又成立了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从此,客研会和客联会主要承担着客家理论及全球客家宗亲的联谊联络工作,并认真落实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和日常事务。为了使客家工作更富有成效,2004年11月21日,又成立了中国宁化石壁客家公祠董事会。2007年,县委、县政府考虑到为更好地协调督促客家工作的落实。在7月17日经县委常委研究又成立了客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一把手分别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为客家工作的决策、协调、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充实了工作力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4、走出去联谊取得新成果。在1992年至2007年的16年间,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及客研会、客联会、相关部门领导先后77人次分16批次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香港、澳门、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客家联谊、学术研讨等活动,广泛地结识了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客家宗亲,推介了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与海外和港澳台客家社团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扩大了石壁客家祖地的影响力。
  5、祠堂文化日趋活跃。以巫氏宗亲为代表的祠堂文化,牵动着海内外客家人的心,2007年10月,巫氏宗亲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内外巫氏文化节暨巫氏宗亲第五届恳亲联谊会,出席会议达1058人,其中来自泰国、澳大利亚、印尼、巴西、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台湾、香港、澳门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达119人。据统计,1991年以来,巫氏宗亲通过连续五次联谊活动,引进资金达300多万元,用于祠堂文化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扶贫帮困,捐助教育,进一步拓宽了海外巫氏宗亲了解宁化,让宁化石壁客家祖地走向世界的渠道。张氏、刘氏、罗氏、陈氏、杨氏等利用宗亲关系,广泛地与海外和港澳台地区联谊联络,广交客家后裔宗亲,扩大客家祖地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姓氏族谱文化挖掘初见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收集整理复印姓氏族谱达68姓,还有105姓正在逐步收集整理,这些姓氏族谱的收集整理,为进一步研究姓氏渊源,考证各姓氏客家人后裔的来龙去脉,增强客家祖地公信力,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存在问题
  客家工作经过十多年来的打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客家牌尚未真正地响起来,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还不统一,用力还不齐心。打响客家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打客家牌问题上,存在说的人多,真抓实干的人少,由于认识上的不统一和用力不齐心,给客家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机制还不完善,经费缺口较大。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是由于客联会、董事会都属于社团组织,缺乏协调力度,去年虽然已成立了客家工作领导小组,但目前编制尚未审批,办公室工作人员还无着落;二是客研会组织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县外知名人士参与石壁客家研究人员偏少,研究成果难以升华;三是客家公祠管理人员隶属关系还未理顺,编制尚未得到解决,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缺乏相应的经费,一是客“两会”走出去参加联谊联络和学术研讨等活动的正常经费得不到保障,走出去的人次偏少,对获取客家工作信息带来一定的影响;二是目前客“两会”虽然承担了客家办的工作,工作经费没有增加,办公设施不齐全。
  3、祖地建设和客家文化挖掘保护投入不够。十多年来,宁化县级财政投入祖地的硬件设施经费仅150万元。自1995年以来的13年间几乎没有新增硬件设施投入,导致不少海外客人一个印象就是祖地设施只有损坏,没有翻新,没有根本性的发展。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一是交通状况不佳,近十多年来,连续几届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设法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但由于该县财力困难,加上投资太大,一时还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二是城市基础设施滞后,接待水平低下,要举行千人的大型活动,吃住都有困难,上述两个因素,给打响客家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带来直接影响。
  三、对策与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打响客家文化品牌,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需要几代人通过长期而艰辛地打造。因此,必须号召全县干群,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为之奋斗。真正做到聚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为客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打造而出谋献策,出智出力。
2、制定工作计划。一是把客家工作纳入各部门、单位的议事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乡镇要围绕打造客家品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二是抓紧着手编制好客家工作近期目标、长远规划,坚持做到每年都有新项目,年年都有新变化,推动客家工作有序发展。三是在规范一年一度祭祖大典活动程序和内容的基础上,抓紧制订好2009年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年会的筹备方案,成立工作班子,分解职责,启动筹备工作。要通过周密策划,创造条件,适时在宁化县申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进一步扩大总祖地知名度,使祭祖活动和全球性客属活动更富有成效。
  3、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积极组团参与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活动,利用世客会平台,进一步加强联谊、结交海内外客家社团和朋友,把宁化及石壁推向世界。二是营造客家祖地宣传氛围,强化客家意识。要通过整顿街头、闹市宣传标语、广告、店面门牌等,强化客家祖地的内容。三是适时主办新闻媒体对客家祖地的采访、采风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报道宁化及石壁。四是整合资源,办好客家“一报”、“一刊”、“一个电视客家之窗”,将县新闻中心、文联、客“两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力量、资源整合起来,破解难题,提高宣传效果。五是发动社会力量,聚智集力,挖掘创作五大方面的客家祖地文学艺术,即:拍摄一部反映客家祖地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的电视剧;写好一部反映石壁客家历史的小说;请名家编写并演唱好一首石壁客家祖地的主题歌;录制一盘石壁客家山歌演唱光碟;创作排练好两场反映客家祖地内容及风韵的大型文艺节目。
  4、加快实施城乡客家标志性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创新思路,建议把客家祖地后续工程以“海峡两岸客家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上报,一方面能与中央和省委建设海西的思路相吻合,另一方面还可能争取省市在用地、资金方面的支持。二是抓紧实施世界客属文化交流研究中心项目,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现客家特色建筑风格的要求,确保在三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三是挖掘、整理、修缮、开辟一批重点客家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抓好黄慎纪念馆、伊秉绶旧居、海峡两岸客家历史文化陈列馆等文化遗产的修缮和挖掘。四是聘请擅长客家仿古建筑的设计单位重新编制祖地建设总规和修建性详规。五是抓紧实施客家祖地公祠前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征地并动工兴建客家祖地祭祀广场和客家会馆,展现客家特色。六是不断充实,完善公祠内有关软件内容,搞好已建设客家公祠的配套设施及修缮,定期进行油漆刷新、墙壁粉刷、房顶补漏,确保公祠内持续美观、整洁。七是理顺石壁客家祖地管理处的隶属关系和有人无编问题。管理处原有核定3个编制,但原有3个在编人员调出2人,借出1人,目前3个合同工无一入编,建议将原有3个合同工列入编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解决其后顾之忧。将祖地管理处人员重新划归旅游局管理,将更有利工作衔接和人员的管理。八是规划实施三星级以上宾馆建设项目,按照同时可接待3000宾客量的要求,合理编制好规划并分年度组织实施。九是突破城市路网建设,确保在两年内完成已定主支干道的修建任务。十是加快体育中心主体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在2009年竣工投入使用。
  5、挖掘保护客家历史文物、遗产、遗址。在认真做好宁化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全方位加强古文物、族谱、古戏、山歌等方面的征集、保护和利用。一是通过调查、审核,公布一批符合标准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申请一批市、省乃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认真做好石壁镇国家级文化名镇的报批工作。二是加大力度征集一批家谱、族谱资料,使祖地馆内藏谱总数达100部以上,并选择部分价值较高的家谱、族谱参加海内外举办的族谱展活动,组织人员参与对接和论坛,通过族谱姓氏渊源的挖掘研讨,进一步巩固提升石壁客家总祖地的地位。
  6、加强沟通联系和研究工作。一是巩固、扩大与海内外客属社团的联谊与交流,与他们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搞好联谊活动。二是组织客家历史文化爱好者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参加海内外客家学术研讨会活动。三是提升学术机构品位,组建好一支客家历史文化研究队伍。建议适时将“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提升为“宁化县客家研究中心”,聘请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为顾问、名誉主任、研究员、客座研究员等,形成一支较有实力的学术队伍,适时主编好一部论述宁台关系的《石壁与台湾客家》文集。选送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参加有关地区性、世界性活动或论坛会交流。
  7、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搞好旅游景点建设,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全方位开展旅游促销宣传。一是在完善石壁祖地、天鹅洞两个主要旅游景点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开发好湖村“蛟湖”、古人类遗址老虎岩、客家历史名村——延祥、安远的牙梳山、石壁的升仙台、东华山等景点,逐步形成两日游行程规模,使游客游有所乐、游有所获。二是积极跑省跑部,争取将宁化的祭祖节升格为国家级的客家旅游文化节。三是整合宁化客家风味小吃,创造条件,策划在宁化县举办海峡两岸客家祖地美食学术研讨会,邀请台湾和内地知名人士参加,展示该县风味小吃,促进风味小吃不断提升档次,形成客家品牌特色,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客家风味小吃知名度。四是加快老车站改造步伐,形成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购物中心,使“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完善和健全。
  总之,要使客家牌真正地响起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或几年时间就能实现的事,只有通过想方设法筹措财力、人力和物力,采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易后难的办法,每年抓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使客家牌不断地响起来,不断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weishan 发表于 2009-3-2 22: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不灌水,太平洋都会干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7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