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海之困 发明会海这词儿的人真是太有才了。因为,用“海”来形容机关的会议之多之滥,真是再贴切、形象不过。海,浩瀚无边,深不可测,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没完没了,无穷无尽,循环往复,惹得万人烦。多少年来,数不清的大小官员和公职人员身陷会海,在大会小会的波峰浪谷间颠摇起伏,在长会短会的激流漩涡里痛苦挣扎,在高谈阔论的飞溅浪花中呛水呕吐,在空话套话的无边涌浪中备受煎熬,虽拼尽全力、试图挣脱,却只能望“海”兴叹,莫奈其何。有顺口溜为证: “今天开会,明天开会,一年到头都是会。白天开会,晚上开会,日日夜夜都开会。上级开会,下级开会,重重叠叠尽是会。年初有部署会,年底有总结会,每月有调度会,每季有分析会。沟通情况有碰头会,化解矛盾有协调会,督促进度有交账会,解决问题有现场办公会。彩旗招展是开工竣工会,披红挂彩是总结表彰会,嘉宾如云是招商推介会,海阔天空是理论研讨会。最神秘的是‘五人小组会’,最权威的是党委常委会,最繁杂的是政府常务会,最难驾驭的是四套班子联席会,最严肃的是党风廉政会,最难开的是民主生活会,最吸引人的是干部任免会,最头疼的是征地拆迁对话会。啊,会呀会,多少人被你困来被你累!工作不能不开会,工作不能总开会。怕只怕,凡事只知把会开,除了开会什么也不会!” 这段话是一位专门炮制会议的“老秘”写的,还说让我把它谱成流行歌曲,没准儿能拿个大奖。我当然知道这老兄是在玩“黑色幽默”,但也承认他说的都是事实。且看开会“众生相”—— 有些人夹着公文包,天天奔波于大大小小各种会场,愁眉苦脸,满腹牢骚,有苦难言。这类人大多属于各级党政一把手或分管农业、工业、城建、招商引资、安全稳定工作的副职。还有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党委办、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统计局、人民银行、工信委、商务局等部门的头头脑脑,因为他们的工作多多少少都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相关,不管有没有具体任务都得参加。 有些人经常在主席台上陪会,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面对摄像机保持微笑,内心却苦不堪言。这类人多属于党委、政府副职,更多的是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虽然开会不需要他们讲话、发言,甚至连主持也轮不上,但必须参加,以示四套班子对某项工作都很重视。 有些人身在会场,却不守会规,分心走神,做着与会议无关的事情。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为时较长的会议上。有的看上去在认真阅读会议材料,其实是在看报纸杂志或趣味性读物;有的看上去在认真做笔记,其实是在练字、画画、编段子;有的看上去在低头思考问题,其实是在玩手机、发信息;有的看上去在认真聆听领导重要讲话,其实是在观察、玩味主席台上领导的神态、表情。 有些人则不停地上厕所、到会场外抽烟,不停地看表,希望会议早点结束。他们巴不得领导加快语速、早点念完,巴不得领导一念到底、没有即兴发挥,巴不得领导第二次提高声调喊“同志们”。有人搞笑说,听到第二声“同志们”,台下的同志们就像出席漫长而枯燥的宴会终于盼到了最后一道程序——上水果,那种轻松畅快、如释重负的心情真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有些人带着秘书、夹着讲话稿长年累月穿梭于各种大会小会、长会短会的主席台,念稿念得声音嘶哑,坐凳坐得腰酸背痛,却不得不舍力而为之。这当然是那些可敬而又可怜的领导同志了。据粗略估算,不少领导自己开会讲话和参加上级各种会议的时间,差不多占到了全部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二。如此,能有多少时间调查研究和抓实际工作呢? ……凡此种种,足见会海之深、开会之苦了。 会海之源 会议泛滥,会海成灾,上级不满,百姓批评,舆论谴责,干部受罪,到底怪谁呢?冷静想来,还是怪我们自己。 坦白地说,笔者从前作为秘书、秘书长,后来作为党政主官,既是会海的制造者之一,也是会海的受害者之一。很显然,作为秘书和秘书长,起草会议通知、准备会议材料、布置会场是分内之责;作为领导,主持会议、发表讲话也是职责所在。以我多年的实践和观察,之所以会海难填,不外乎出于以下几种“习惯”: 一是习惯于以会议衡量工作。不管上面开了个什么会,下面也得层层跟着开会,而且参会人员范围、出席领导的规格都得照套,否则就是不讲政治,不保持一致。上面考核下面的工作,也往往把是否开了某个会列为考核打分项目,作为是否评先或给项目、给资金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谁敢不开会? 二是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上级会议作出什么决策部署、提出什么目标任务,回来开会传达一番,然后如此这般布置几条,不考虑本地实际,不注重解决具体问题,开完会就算完成了任务,写一份贯彻情况汇报就算交差。 三是习惯于开长会、讲长话。会议时间和领导讲话长短,本应根据会议内容和实际需要而定,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但有的一味求“长”,本来一小时可开完非要拉长到半天,或者本来半天可开完非要拉长到一两天;领导讲话,本来讲半小时到一小时即够,非要讲到两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要知道,如今的领导文化水平都较高,不少同志不用稿子也能滔滔不绝讲几个小时,如果不加节制,会议怎么能不长呢? 四是习惯于安排几位领导在同一个会议上讲话。除了某些综合性大型会议外,一般性的单项工作会议,本来安排一位领导讲话即可,或者分清主次、区分角度,以一人讲话为主,其他人讲话为辅。但有些会议却一味考虑平衡,光让书记讲,怕政府主官不高兴;光让政府主官讲,又怕书记不高兴;那就让党政主官都讲吧,又怕两边的分管领导不高兴,于是四位领导一起上,同一项工作强调了又强调,指示了又指示,颠来倒去都是那些东西,不仅拉长会议时间,而且让参会者满头雾水,听了老半天反而记不住,不知道该听谁的,什么是重点。 五是习惯于凡开会都要求一把手到场。有些会议特别是单项工作会议,本来下级分管领导参加即可,但有些同志口口声声“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所以无论什么会都明令一把手参加,不参加就是不重视,就是对上级分管领导不尊重,轻则通报批评,重则心存成见,找碴刁难,甚至在民主测评时打人家的叉。 六是习惯于邀请领导出席部门的会议。有些部门领导热衷此道,凡开会以能邀请到分管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到会讲话为荣,软磨硬泡“逼”领导到场。也有的领导同志或碍于情面,或出于调动部门积极性,或出于其他不好明说的原因,只好乖乖“就范”;麻烦的是,这个部门的会议参加了,那个部门来邀请又不能不去,下属单位的会议参加了,中央、省属单位的邀请也不好拒绝,于是在几十甚至上百的部门会议间往返穿梭,累得半死不活。 七是习惯于用会议代替工作。会议当然也是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但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用非会议形式去解决,包括调研、督查、协调、现场办公,等等。但有些同志凡事只知道开会,以为开了会就做了工作、解决了问题,不抓实事,不求实效。 会海之最 会海的成因当然不止这些,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为印证上述“习惯”,且看几例我所见过的会海之最: 最长的讲话:是一位基层政法机关的领导,他在一次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半,除开午饭午休时间,整整讲了八个小时,让与会者听得头昏脑涨直打哈欠,会后还把写讲话稿的秘书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过,这位德高望重的南下干部并非逢会都讲长话,只是偶尔为之,或许是出于特殊需要吧。
推进法治,“波浪”在后“岸”在前。(作者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亦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