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区域发展] 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4-8-25 09: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发表以来,“生态热”在全国急剧升温,“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深入人心并正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抓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目标追求。为实现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从贵州实际出发,提出既要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但任何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到位更难。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系统思维和战略统筹。

“两条底线”的关系
  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准确认识“两条底线”的关系是前提。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八大强调,发展仍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激发社会活力“三个进一步”针对和解决的也是发展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发展是根本、是关键。没有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好,都无从谈起。我国GDP总量虽然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发展水平还很低,我们不能只看到“光鲜”的北、上、广、深等率先发展起来的大中城市和江、浙、鲁、粤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更要看到广大中西部地区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以及全国仍然还有近1亿贫困人口的现状。广大中西部地区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问题以及近1亿贫困人口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建设更好的生态,实现天蓝、地绿、水清,都需要大量、持续的生态投入。这些生态建设的投入也只能来源于不断的发展。没有良好的发展作基础,强力推进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中,发展是基础,生态是目标,要在抓好发展这个底线的基础上把生态底线建设好,在守住生态这个底线的基础上更好地抓好发展。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贵州省出席全国两会代表座谈时指出:“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敢迈出发展步伐就有点绝对化了。实际上,只要指导思想对了,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就既可以加快发展,又可以守护好生态。”要认识到,当前遇到的生态问题与挑战,好比青春痘,是成长中一定会遇到的烦恼,既要尽快想办法“祛痘”,又要一笑了之,轻松应对。还要认识到,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我们既要守住生态底线,也必须守住发展底线。不发展,我们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无解。

科学确定和设置“两条底线”
  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科学确定和设置“两条底线”的目标要求是关键。谋定而后动。我们要干成什么事情,首先要知道目标在哪里、是什么。同样,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首先也要知道发展和生态的底线在哪里、是什么。我国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各不相同。各地区确定和设置“两条底线”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对贵州来说,发展的底线就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就是多彩贵州既要高端承接产业转移、又要坚决拒绝污染转移;生态的底线就是要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就是要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就是水及大气环境质量要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全省八大水系水质95%以上要达到功能区标准,县城以上大气环境质量要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就是工业化、城镇化既要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又坚决不能占用1000亩以上的坝子。这些就是贵州要全力守住的“两条底线”,最终要与打造“东方瑞士”的愿景渐行渐近。

系统谋划、统筹抓好“两条底线”
  从贵州近年来的发展实践看,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是矛盾的统一而不是矛盾的对立,核心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要有辩证的系统思维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统筹抓好“两条底线”。
  要有系统思维。什么是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的重要论述就是系统思维的典型代表。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我们想问题、做事情都要有系统思维而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不能把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重要性无限放大。比如,讲生态环境不能只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要放到发展的大系统中去讲,讲怎么样在发展中解决好生态问题。同样,抓发展也不能只讲发展的重要性,而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贯穿于谋划发展的全过程。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不顾生态抓发展,带给我们的将是生态灾难,同样,只讲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不讲怎么在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也将使我们患上发展的“生态恐慌症”,不敢在发展上迈出步子。养成系统思维:一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更多地换位思考,把党政“一岗双责”的理念引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工作中来,比如研究发展的要有生态意识、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的则要围绕发展去研究生态问题;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更多地把自己的工作放到更高一级的系统和层面去思考和谋划,比如,处长要站到厅局长的层面去思考和谋划,厅局长则要站到省部级的层面去思考和谋划;三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更多地把自己的工作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去思考和谋划,防止做一些今天看起来正确但明天会是更大问题、需要花十倍百倍的精力和投入去纠正的事。
  要有恒心和耐心。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经济建设也好,生态建设也罢,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都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耐心。当前我国遇到的生态环境挑战是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有时间和耐心。中央已经把发展速度调整下来了,把发展的底线设定为7%~8%,就是要给生态建设赢得时间。我们在生态建设上需要抓紧,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但一定不能“急”。实践证明,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小到每一个人,“急”的时候往往就是出“昏招”“庸招”的时候,往往适得其反。当前我们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既有认识不到位的客观原因和发展阶段性问题,也有“急于做出一番业绩”惹下的祸。我们不能在生态建设上再因为“急”而积累新的矛盾和问题,而要有打持久战的恒心和耐心。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不为名利做事,坚持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二要有“被不好”的抗压能力,从容应对不是“庸政”“懒政”而是厚积薄发、持续发力,短时期内群众可能会有“不理解”甚至会有各种各样的“怨言”,但坚持下去一定能迎来群众更为持久的“点赞”;三要有正确的引导和宣传,理论研究也好,舆论宣传也好,不能走极端,不能做“火上浇油”的事情,而要做“撤火”“降温”的事情,让我们的社会有一个理智的“情绪”和正常的“体温”。
  少说多做。李克强总理说:“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经济建设如此,生态建设同样也要靠实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各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现在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这个问题不解决,“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好、做得差”等问题就难以解决,最终的结果是,一方面我们在各种场合大讲特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仍然是不顾生态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传统方式方法去抓发展,最终不但不利于诚信社会的建立,而且也容易让抱怨情绪在全社会蔓延并转化成为庞大的社会负面情绪。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少说多做、务实推进,缩短“说”与“做”之间的距离。一是目标要求要科学合理,激励既充分又能实现。管理学认为,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是比较科学合理、既能充分激励又能实现的目标。二是要在不断加强生态理念教育的基础上,加快梳理“什么是生态的、可以做的”以及“什么是不生态的、是坚决不能做的”的“生态清单”,授人以渔。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不是不想要生态,而是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三是按照“不欠新账、逐步还旧账”的顺序,抓好生态产品、生态技术研发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两个方面的技术创新,让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步好转。
  充分发挥机制的力量和作用。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肆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实践证明,设计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要比解决一个具体问题重要得多、有效得多。设计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能够解决对团队成员的普遍性激励,而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更多的将局限在团队的某个局部上。什么是好的体制机制?国内外研究表明,一个好的体制机制,首先一定是用强约束消除负能量,然后用强激励激发正能量,最终实现强激励与强约束的统一。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建立,其背后一定是一系列十分严格甚至不近人情的“规则”在支撑。但在目前我们的规则实践中,强激励尚容易突破,强约束则很难达成,我们的规则中对各种违法行为过于“温情”、不敢“下手”,这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法治中国难以建立起来的根子所在。守住生态底线也好,建设法治中国也好,我们都必须果敢地撕下规则“温情”的面纱,让规则回归理性、强制、不讲道理的本来面目,否则,守住生态底线、建设法治中国等都难以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作者系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东良)
标签:生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