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临下班,突然接到一位已退休的老领导电话,召集当年办公室的“小兄弟”们晚上小聚。老猫虽“老”,但与在座各位相比却是年纪最轻的。所以,免不了又成为“众矢之的”,最终以大醉收场。回家之时,北纬30度主播的《老秘裁剪》已近尾声,老猫借着酒兴在群里放言要“补充两句”。未料,等北纬让出话筒之时,老猫早已率先实现“中国梦”了。所幸,家有贤内助,代发紧急通知。更喜多位秘友争先上台“献声”,成就了一台“歌友会”,再现当年“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的盛况。舞台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要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不光会“献唱”,更要能“开讲”。喝酒误事,抓紧把本周周记献上,以弥补老猫昨晚的过失。 - s7 b5 t" z: _$ y! c
7 G9 f; I6 @7 H d" D4 |7 O & \; D w" r+ j! s8 R' H
/ w$ w b/ F6 O一、站长播报
8 x0 h- @; ^/ d( P9 x
( v: k6 [9 ]3 B4 a % ~. D* m) v; F X3 n
K$ p; O8 m1 L: h6 a( a1 s$ Y! G
1.8月18日晚,行来思往在众秘夜话中与大家分享《秘途难忘的点滴事兼谈文字工作从细节做起》,当晚场面火爆,交流内容长达50多页,经红花(向阳花)与绿叶(叶子)精心整理,最终形成的夜话记录仍有14页6300余字。 ! @0 L ~) ]; m
5 g9 \! ]4 U( S- U" q6 K
. U0 w) G* j6 K; a% M+ T8 G. K3 @" x( A8 c4 L" ]3 f# B# W5 A1 O
2.8月19日晚,老猫上台主持众秘夜话,以一篇时评为例,解构文章的“形、事、情、理、典”,并谈了个人对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的“引用、化用、倒用、跳用”之法。 ; G; ^( Q# }' W9 S* ? G
. M6 \9 S9 K* B6 E7 R$ _( D3 A$ L - ~3 y. t7 t& c& i
6 ~+ U6 |4 F! D, Y O
3.8月20日晚,山东端方担任众秘夜话主持人,分享如何挖掘内容亮点的看法,行来思往、老猫、北纬30度也抽空参与讨论。在交流接近尾声时,贾陆英老师突然现身,为当晚的讨论作总结:“互动交流,集思广益,在参与中学习,在过程中学习,在改稿中学习,坚持下去,必有大的收获。改稿的过程,是纠正错误的过程,错误,可能是最好的老师。”原来诸位特邀嘉宾一直在默默关注着群里的交流,让大家心生感动。 2 I5 ^1 U t! p8 |, G1 \
" h0 J% q, @2 R' h
, |" s3 f& ~. \
( r* L' p' J1 w; C1 d& Z4.8月21日晚,石子云突发灵感,抛出一个探讨话题:一位银行柜员,正在为客户办理业务,一位新上任的副总走到身边问道,同志,你一天能办多少比业务?如果你是柜员,你会如何回答?这个话题看似与文稿写作无关,其他是考验大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当晚的交流堪称一场“头脑风暴”、“思维飙车”。 1 q4 n! [! c, B
# p* g% a% H8 _- J' q1 f 6 O1 M$ {+ d _
. S. u/ z- ]4 D
5.8月22日晚,北纬30度在老秘网“文稿修改演播室”主播《老秘剪裁》第二集《浅议文秘工作的九个方面》,既谈办文,也谈办会、办事,均为北纬个人总结的私货、干货。和老猫一样,错过在线参与的朋友,可以从群共享下载视频补补课。有意参加“众筹听课”计划的朋友,可直接到老秘网的淘宝店拍下详见站内说明,或咨询老猫QQ:181349347。
0 ~, L/ x: ?0 @: _5 `
/ m; j0 | T" x3 [3 Z3 a0 \
7 ~1 @: X1 N5 b& w, G/ t# X* u; |+ `8 B" \5 ^; W! J
二、观点荟萃
: g2 S1 f( Y9 w3 a5 m" M
. u3 q/ z) x" a* n
a7 Q1 i; K0 ^* i8 b8 c
1 P2 s" I! N4 q* Q" j1.借用画画过程,以中心意思为核心,将文稿起草过程提炼为起意、立意、构意、绘意、饰意、达意“六意”。一是起意(起源前因,错)。也就是为什么写这篇文稿,上级文件要求?领导要求?还是自己练笔。二是立意(中心思想,偏)。有了意思的起源前因,就需要秘书来加工形成中心思想,使之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三是构意(构思提纲,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避免出现思路混乱、逻辑不清、结构松散等问题。四是绘意(添写模块,虚)。这就具体到细节部分了,也就是讲道理摆事实的时候了,段落层次要体现出来,标题+措施+目标、措施+事例、排比并列或递进等句式都要考虑进去。五是饰意(修饰语言,冗)。这是最后语言上的润色、修饰,长句、短句还是长短句结合,动词、形容词是否合适等等,争取做到“删一字不舍、填一字不可”的境界。六是达意(投入使用,复)。经过领导简要修改,最后完整地表达出中心意思,形成符合起草缘由的文稿也就合情合理了。这里主要包含与领导沟通、修稿、定稿,听会议效果和看执行效果等,执行完了该文稿“生命”基本结束。
, u0 @# e/ J X2 {: N6 O8 Y5 c8 }- d$ _7 Y/ _
----摘自远风的文章《0 ^/ L) l8 X" f$ u: H4 b6 `& k
text-underline:none">9 i+ o8 m) n" T; T% }
text-underline:none">秘书也要研究一下“周期理论”》 $ ~4 A; p, Q0 h$ D; C" H
9 A5 d6 L9 r# Z/ P: z5 A5 [ 7 x% A) h/ j, [+ K& W: N
& m+ o# j9 H' V. R" d
2. 挖掘材料亮点和创新点,说通俗点就好比玩找不同游戏,将个案中升华为典型,从一般中找到特色,从平淡中提炼经验,考验的是你的发现美的眼睛。老猫多次举过例子,如比一个经济指标,有的总量大,有的比增快,有的位次好,有的环比快,有的增量大,有的超过平均水平,有的居区域前列。看你怎么看,总能找到一个拿得出手的角度。找不同,包括部门这次材料与上次材料的不同,哪些有新进展;部门之间的不同,哪些全局性的任务,有的快,有的慢;部门与乡镇的不同,同一项任务,部门反馈的进展与困难和乡镇反映的情况有何不同;部门与分管领导的不同,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在会上的意见与部门的思路是否有冲突,等等。等练成老秘,你扫一眼就能从部门材料中找到你想要的那句话。从下往上找,就是从素材中找到灵感。从上往下套,就是从上级要求中框住内容。从外往里整,就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化用过来。换位思考下,如果你在部门,两办要求你提供素材,你是否会想到把两办最有可能采用的内容放在醒目位置,或者重点写呢? 4 B: j" Q9 ~' F' ~! y K( e
5 i" X6 p3 D! D e0 z6 x3 r2 {* N----摘自8月20日老猫在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秘夜思》的发言 9 f' h( i8 z9 G" b' v
7 s2 M' G7 m; k* a' b/ t6 ^1 \
& q& V& [: h r5 v
& R9 H: a2 D* _7 a# c3. 框架大致看起来都差不多,其实具体到同一篇文章中还是有区别的。开会的对象不同,会议的背景不同,召集会议的层级不同,框架也不尽相同。比如上级单位新来了一位领导,第一次到你单位去调研,对你单位基本情况根本不了解,一开始上来汇报工作会显得局促或唐突。尤其是省领导到市里,市领导到区里,区领导到街道。这些综合性的单位,涉及的经济建设、城市化建设、民生事业、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基本情况,听工作汇报也可能有许多工作背景摸不透。就领导第一次来调研和第二次来调研来说,这框架就不一样了。可见框架也不是个死东西,要灵活借鉴。在运用网络搜集文稿和借鉴他人的材料时,对于其框架要先结合自己所写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才可运用,要不然容易张冠李戴,对自己水平的提升也帮助不大,对于寻找借鉴的文稿,建议首先是从单位历年的材料中找,其次找上级单位下发的材料参照,再次才是借鉴网络上的内容。
- h d1 w) b) e% _; g% Z3 k( L, |9 m, S0 v
----摘自山东端方在文稿修改演播室交流记录《材料框架和如何挖掘内容亮点》 . p' w: P, |: K: R {; W
0 T. @$ t" @0 ]: }9 I
$ \- t3 P' y6 o. m; H2 X
3 t/ G6 Q# m; a6 R# ~4. 毛主席说:“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反对党八股》)。毛主席在这段话里,提到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映了政论文写作的基本规律。经验告诉我,写文章谋篇布局也罢,思考提炼文章标题也罢,都需要大量占有,分析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并没有在标题里显现出来,但是,这些材料和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正是标题产生的基础。尤其是显现中心论点的标题,都应该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如同沙里淘金一般。好的时评文章的开头,除了有一个醒目的“由头”之外,还应随即就提出引人关注的问题,一下子就抓住读者,使读者产生迫不及待的看下去的强烈愿望。俄国政治家别林斯基说过:“假如第一行落笔太远,那么这篇论文一定是废话连篇,离题千里;假如第一行就接触事件,那么这篇论文就是好文章”。 / r( R; S! P P2 Y8 R3 {* A' D
- V( q' \- H6 {+ y: L----摘自长安老耿的文章《老耿为你点评:时评写作三问》
; O2 q4 v2 d) M7 U
/ B- P7 q* `" _7 ^. ^ - V; q9 X1 ^: T) {; q
* e7 R9 \$ a% n8 f5 T# c$ R% W' o5. 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才能达到良好成效。 ( K' ~/ E0 v# x3 s- S
7 L2 K4 n# U9 x/ Q. ?1 O----摘自北纬30度主播的“老秘剪裁”讲稿《浅议文秘工作的九个方面》
9 o/ A) v( }/ k; l' h& S
4 Z$ g1 V2 t3 S5 p' b7 _2 ~
; z2 @ Z$ p2 ^; d3 n8 P1 J9 S9 u
O8 c# Y! N7 E! H7 d2 U# b6.文字工作要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比如,你现在一般会具体分管某些具体工作,你必须首先把你所分管的这些工作研究透,从认识层面,到措施层面,成效层面等方面,思考你所分管的工作,来找规律,进行归纳整理。
. C: l$ n4 G( p) y把所做的事串起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如何做好素材搜集和整理,如何做到为我所用。你可以设几个文件夹来分门别类搜集材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从大项上来说,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有:自己的业务工作、上级精神、下面的情况、周围的动态等。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如,自己从事的业务工作方面,各个业务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开展情况等等,都需要分类整理。 ' R+ `* x3 }' N& q
$ \+ I# j# a4 Y! M) k. f----摘自行来思往在文稿修改演播室的交流记录《秘途难忘的点滴事兼谈文字工作从细节做起》
/ A1 `- S; {4 A. i$ U/ q- t: H3 p) l" Q! w2 G2 ^8 M; s _! \
: c% Z' {5 k1 K/ c( C" Z
5 F6 \; F, |0 S+ k/ R F" t8 g
7.文字材料要存三个稿首先是自己起草的初稿,第二个是领导修改后与初稿的对比稿,第三个就是最终的定稿。身边要有个好老师。这个好老师,我认为是一本汉语词典,虽然现在使用词典的人少了,大家都在网上查汉字,搜词语,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快捷方便,但我感觉查词典依然是一个好习惯。抓住抓紧瞬间的灵感,多年的工作,我养成了随身带一小本的习惯,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瞬间的灵感。
0 n$ q* Q. [# Q' X* \2 A$ B
J! ]6 L! O6 ?+ W' X1 b, N# e----摘自QQ1999的文章《我从事文字工作的三个习惯》
$ c$ a# B( p$ v6 K6 L5 K3 w% l' b$ n/ x. t
$ M) }$ E+ |4 v* M9 o
+ W/ c2 ~! A2 U- |1 ?( ?
8. 搞公文写作,要想出类拔萃的话,也需要这种“弄斧敢向班门前”的志气和胆量。把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暴露在高手面前,得到的指点会更准确、更深刻、更有效。师傅们不知道,我这个徒弟表面上很谦恭,其实一直和他们暗暗“较劲”。我所说的“较劲”就是:在领会和吸收他们长处的同时,注意观察和分析他们的短处,心里盘算着,我该怎样赶上和超过他们,以达到后来居上的目标。 ' {$ ]9 I, L5 c! V" E4 U
/ m2 \& O9 g# c% r: R( {) Q
----摘自谢亦森的文章《弄斧敢向班门前》 2 R1 d" f9 j* Q) \+ \
1 _4 C/ U! J7 S" o# \
上期回顾 老秘周记(2014年8月9日-16日) 头脑风暴 畅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