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安老耿 于 2014-9-24 11:19 编辑
, [& b$ @( e9 l* B5 {$ R5 L/ I8 r, Q. ?% j
+ ^: o* q5 _8 e" N# m! h
N. G6 R; C& }8 o* ] 欢迎同学们,现在,我以《也谈批评与自我批评》(附后)一文为例,讲第三个问题:写时评要“三防”。
$ a0 w$ ]' K; N 请看我7.23号的回复: T& s# a2 [ z. M6 g$ B8 _
甘当小学生:
G% K% a B0 v ^' A+ h 你7.18发来的《也谈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我当时看了一两遍,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一则这段时间手里要写的东西太多,没顾上仔细思考。二则,我对时评之类文章不很在行,写的也很少。今天,刚好有点空又打开看了看。说几点感觉吧:
' H* x5 J; _6 E& a0 R 一、标题及内容。文章的标题是《也谈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题目太一般化了,没有特点。不夠抓人眼球,也没有体现文章的主题或者观点。就内容而言,全文看了几遍,我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你要说的似乎很多,但是重点要说什么,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没看出来。你这一想说,那也想谈,结果,没有一点谈透了。我的建议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再者,文章约2700字,长了些,应该短平快。 T. W- V; j1 E+ r# U' m
二、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言,我认为,目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之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刀枪”,早已生锈了、腐朽了。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之后,迫不得已拿起“刀枪”,这把“刀枪”变成了“银样腊枪头”,民主生活会,还不如“军事演习”,倒更像“演戏”,有的地方,先审剧本台词,再“彩排”,结果呢,成了又一次的“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 , w( Z! F2 l5 ^0 x( C8 a( _! N
三、就文风而言,太温良恭俭让了,没有脾气,火力不足,缺乏尖锐性、战斗性。鲁迅的杂文,像刀枪,匕首。批评性的时评,也应如此。 ! _! A" @, A( I N1 ^/ s, e) B
你看,我说了这么一通,没有表扬,净是批评了。因为,我们谈的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先表扬后批评,就如同枪头裹上了棉花包,就没有力量了。 , Q2 c$ @0 H, D$ G
不知说的对不对,仅供参考。 # g/ a& P& q0 _" Z9 i2 L2 x% U
握手。 % e5 I% O2 r8 E5 J+ a
长安老耿 6 h5 p* A' A+ }# q
2014.7.23于长安茅庐 7 B& W" m: Z, z8 v$ {+ g; x# Q
7.24回复:写时评要“三防” V% ?/ W% Z+ {" z& c* s$ s
甘当小学生: # w. G5 c9 p2 r3 S
你好。昨日我就你的《也谈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讲了三点浅见。写罢,仍觉意犹未尽。在此,结合你之前的那篇《时评:短缺是大国情,节约是大战略》,一并再谈几点看法,与你商榷。为此,我拟了个题目,叫:
$ Y# j6 l/ B; X" B& t8 B 写时评要“三防”
( d( y3 h2 L" y5 H6 a, j) I 一防“述而不评”。
8 d! ?' M5 r" d0 T; a7 b0 s, L “述而不评”,化自孔子的“述而不作”。原文来自《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传述。作,创造。翻译为白话,就是: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我上网查了一下。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4 x2 R0 D8 P7 @" d+ O
时评,即时事评论,又叫时事述评、新闻述评。时评,一般要简要的叙述一下某个当前人们关注的时事或新闻,予以评论,发表作者的见解。初学时评的作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述而不评”,只顾叙述感兴趣的时事或者新闻事件,而没有发表或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人云亦云,缺乏作者独到的见解。这就叫述而不评”。这是必须要防止的。 . F6 t2 |% m1 x8 @" B( ~$ _ S
二防喧宾夺主。 & G$ r3 d( r$ p
就时事述评而言,什么是“宾”,什么是“主”呢?“述”为“宾”,“评”为“主”。有些初学时评的作者,对时事或新闻事件很感兴趣,一件又一件,叙述起来没完没了,这也想“述”,那也想“述”,不懂得取舍,也不会取舍。这是其一。其二是,有的作者还引述了不少前人或他人的见解、评论,而没有发表或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评论。于是,宾客在台前喧闹,主人反倒躲到了台后,宾客抢了主人的风头。这是要防止的第二种倾向:喧宾夺主。 . ?* ~5 t& `' V- }
三防群龙无首。
' B4 n6 O* @6 Z( h! b. H, E5 E 有的作者,在理论上也知道时评要“以评为主,以述为辅”,但是,犯了第三种毛病:他要发表的意见、评论很多,这也想评,那也想评,甲方面评一番,乙方面评一番,丙方面评一番。表面上看起来面面俱到,实则一个方面也没有“点评”透彻。 0 i$ u! g% X3 s3 O
我这里说的是“点评”。什么叫“点”评?“点”评,抓住“一点”而评,抓住“要点”而评,就这一“点”评深评透,而不能贪多、贪全、贪大,搞什么“大而全”。否则,就会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群龙乱舞,没有个“头龙”统帅。这个“头龙”,就是作者的主要见解,也叫主要观点,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观点。作者的其他观点,包括引述他人的观点,都是“小龙”,都属于“群龙”之列。“群龙”必须在“头龙”统帅之下,有序而“舞”。这是要防止的第三种倾向:群龙无首。 % K4 x+ o" Z) B7 b9 g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呢?
/ \0 r( M# S$ b! f: b: ?
* O0 m3 u" p% l# g1 V& ?* y% h+ u- c0 ?3 r q3 {+ Z
改进作风,应广纳民意。要把引导群众有序参与作为贯彻整风精神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组织群众评议,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空”、“不虚”、“不偏”,真正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检验、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 C- m8 p; d% r
(预告:下次刊载《怎样写时评》系列讲座之四:《抨击时弊要敢于刺刀见红》)
, P6 G6 O7 f/ b# R, m 长安老耿 4 `7 ?" d7 z2 \
2014.7.24草、7.25讲授 2 A/ s2 v! V: Q7 ^0 C6 d6 Q5 k
7.29修改于长安茅庐
8 ]3 b9 p) v) T- Y w
' A8 q0 V# V+ o/ P& X4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