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
近年来,随着**市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党建工作中逐渐显现出党员与党组织相“分离”,党组织活动与党员意愿相“脱节”,党组织带动作用减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市从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改进党员管理模式入手,按照“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便于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便于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思路,建立适应形势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着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优化设置,破解党组织和党员“分离”难题
我们针对企业转制后大量的企业党员流入社会,变成了“隐性党员”、“口袋党员”的实际情况,从党员的生活圈抓起,采取四项措施,着力把这些党员重新吸纳到党组织活动当中。
一是创建“功能型”党组织,将党支部建在群众组织中,吸纳群众组织中的党员。社区由党支部升格成党总支,依托辖区内的群众组织建立党支部。这些建立在群众组织上的党支部一方面被赋予了与群众组织相同的社会职能,和群众组织共同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发挥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带动一批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群众参与进来,在壮大群众组织的同时吸引群众组织中的“隐性党员”、“口袋党员”重新回到党组织当中。**市共组建社会服务型、维护稳定型、文明建设型、创业带动型等4类“功能型”党支部66个,共吸纳党员833人。
二是开展“网格化”工作,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吸纳居家的无业党员。在社区现有格局不变的基础上,一是以100户左右为一个网格,将社区分成若干网格。采取群众推荐、社区邀请等方式,为每个网格选聘一名网格长,负责网格的日常巡查,掌握社情信息、沟通具体问题。二是组建网格服务团队,服务团队一部分是办事处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这部分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前移民政、计生、社保、文化宣传等工作职能;一部分是辖区派出所、学校、诊所等社会力量,形成医疗、卫生、司法、治安、教育等服务职能,两部分人员有机编排,实行组团式服务。三是建立网格党支部。以居民党员和离退休党员为主体,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党组织在社区的设置更加“细小化”,工作更加“精细化”,服务更加“具体化”,吸引了居民中的“隐性党员”参与其中。这项工作从今年6月开始,目前已经有24名“隐性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参与到网格党支部活动,一些离退休在家较少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党员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
三是适当降低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门槛,提升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管理自主就业党员。适当降低准入标准,将新经济组织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由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将永利网绳有限公司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将新社会组织兴安盟经济人协会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对于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比较稳定,虽尚未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但相差不大的“两新”组织,列入规模企业进行管理,及时成立党组织。通过适当降低标准,新成立“两新”组织党组织19个,党员77人;通过选派212名党建指导员,对不具备建党条件的“两新”组织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
四是设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多举措寻找流动党员。制定《关于设立**市流动党员服务驿站的实施方案》、在市行政审批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共设流动党员服务驿站44个,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维权、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的服务,让流动党员身在异乡同样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在社区、嘎查村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采取上门走访,定期排查,公布联系电话,发放《致辖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举措,保证流动党员能找到组织。全市共找到流动党员169名,为了让流动党员都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流动党员都被及时编入了相应的党支部,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
二、加强引导,解决党组织活动与党员意愿“脱节”问题。
一是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各党支部依据党建重点工作和党员的特点,因地因事因人为无职党员设岗,明确具体责任,尽可能使每个党员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市嘎查村共设置党员科技示范岗、政策宣传岗等岗位637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以岗位职责的形式具体落实到每个党员,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社区结合“功能型”党支部的职责和党员的特点,提出不同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共设置党员示范岗135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力求找准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对非党支部成员的党员细化工作职责,共设置党员示范岗43个。
二是在职党员进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发挥在职党员服务社会的作用,认领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活动。社区建立了在职党员活动档案,在职党员每次参与社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都记录在案,由社区在年终统一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形成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内单位管,八小时以外社区管”的共管格局。目前到社区报的在职党员6289人,共组建医疗卫生、便民、敬老、帮困助残等志愿者服务团队625个,共开展文艺活动、小区卫生治理、扶贫助困、党员活动日等活动114批次。
三是加强党员服务。在基层党组织中坚持五必访,即新转入党员必访、党员大病必访、优秀党员“七一”必访、困难党员定期必访、党员去世必访(家属)。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员年龄、职业特点实行分类服务。对“两新”组织党员开展“引导服务”,引导他们爱岗敬业;对退休党员开展“激励服务”,激发他们参加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对失业、待业党员开展“扶持服务”,进行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就业;对流入党员开展“跟踪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困难党员实行“关爱服务”,开展生活料理,困难帮扶。
三、分类指导,克服党组织带动作用减弱的问题
一是农村以“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实施“领头雁工程”,推行以三选(明确选任标准、拓宽选任渠道、改进选任方式)、三育(完善培育体系、整合培育资源、改进培育方式)、三管(岗位目标管理、民主监督管理、动态调整管理)、三励(精神上鼓励、经济上奖励、政治上激励)为主要内容的“ 4×3 ”模式,培养强有力的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开展“双链双推”和“双培双带”活动,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村民直评村官”活动,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是街道社区以“凝聚党员、服务群众,共创和谐家园”为主题,广泛开展“1+X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开展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充分就业模范社区”、社区“邻里节”活动,着力创建和谐社区。三是机关和事业单位以“争当岗位模范,推进效能建设”为主题,开展争创“模范科局级领导班子”活动。科局级领导班子以“十个模范”为标准,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等“十项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激励和推动提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政能力。四是国有企业党组织以“争先锋、作表率,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主题,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活动和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开展“我为发展献一言”和以“对照标准差什么、立足岗位学什么、追赶先进干什么”大讨论。五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以“围绕发展抓争创,抓好争创促发展”为主题,开展争创“五个好”党组织活动、争做“五个先锋”共产党员活动和“五抓五促”活动。
四、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