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新时代记者的职业面貌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到哪里去 ——高更 大约2500年前的一天,希腊郊外马拉松平原上发生了一场希腊人和波斯人的激烈交战。结果是希腊人胜。我们可以想见,这胜利是多么地令希腊将士们欢欣鼓舞,应为他们随即想到了一件当时极难完成的事:尽快向雅典传递胜利信息。 从马拉松到雅典城中央广场,只有42公里又195米。这样的距离传送战况,如果放在今天,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当时却让希腊士兵菲迪皮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他接受了报捷的命令后,用两条腿开始了极速的长跑。当他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时,喊了声“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就筋疲力尽,倒地而死。 菲迪皮茨是军队的信使,按照现在意义上,他是一个口口传播时代的爱岗敬业的战地记者。没有电子设备,没有印刷机器,他要把一条希腊人打了胜仗的消息传播给雅典人,靠的是自己的体力。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广场,见到广场的人群,用话语传播这条新闻。 从马拉松战役到今天,人类的进化已经走快速的文明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依赖科技发展,不断延伸着自己的学习系统和经验积累系统,从而获得了进步过程中的一次次升华。 那么,今天的新闻传播人——记者需要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定位,有怎样的特质?达到这样的特质需要怎样的涵养和培育?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主要目的。 一 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语境 21世纪的记者在问: 我们是哪片森林里的怎样一棵树? 人类历史300万年,而文明社会不过在1万年。这个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加促作用。 李岩在《传播与文化》中提到:“从最初借助身体发出的简单信息,到今天虚拟网络中海阔天空的信息漫游、链接和摘要,人类所有的努力始终朝着两个方向:首先是不断改进自己或者群体对于周围事物的信息的接受能力和获取能力;其次,设法提高自己或者群体传播信息的速度、清晰度,还有方式的多样化。” 沿着这样的方向,人类传播发展大体走过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最早的传播方式来源于其身体结构的声音和姿势,例如非口头语言形式的各种声音:简单的喊声、舞蹈,以及依赖手击鼓传信。此外,还有火光、图画、结绳等一套非口头形式传播信息的手段。 第二阶段:口头语言阶段。这个阶段依然依赖于人的身体结构——声带发出各种表达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与人体存在的不可分离,依然限制了传播的范围和精确、准确程度。但是毕竟这个传播阶段是从简单声音转变到有固定内容指向和发音方法的语言,实现了具体明确的传播。 第三阶段:文字阶段。表意符号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的一次革命性转变。它使信息传播的内容在范围和深度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它不仅使信息当下传播更加精确、范围更大,而且使这两个方面具备了无限的潜力。更加重要的是,它使口头语言得以长期保留,使历史得以延续,使知识和思想得以传承。从语言到文字阶段的转变,实现了读者和作者可以不在同一时空里的离场传播。 第四个阶段:电子阶段。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新的用于通讯的技术接踵而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空间、距离和关系的认识。莫尔斯的电码和电报问世(1840~1844)、贝尔的有线电话(1876)、爱迪生的留声机(1877)、马可尼与波波夫成功使用无线电收发报(1895)、费森德尔用无线电传送话音(1906)等。20年代初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网问世,30年代开始了电视广播,1954年彩色电视开始定期播送。 在近30多年信息技术的发明与使用更加丰富多彩、极富想象力。两大国际卫星系统——国际通讯卫星和国际同步通讯卫星开始运作(1965,1971)、着陆于月球的载人与不载人宇宙飞船、着陆于金星与火星的飞行器(1967,1980)为实现各种传播目的的展示了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同时也将人们在传播方面的欲望刺激起来,勇往直前。1976年通过对光导纤维传送电话通讯和电视的实地试验,同时又有光导纤维与电子计算机控制网络配合使用的系统,应用于家庭双向传输视频信息;1969年发明了盒式录像带,1971年这种录像带开始在市面出售。带有小型电子计算器的传真机、不同类型的微处理机的制造,对数据收集、储存、检索和传送做出了很大贡献。 依靠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传播从广播发展电视,再发展到网络和手机,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效率越来越高。广播的发现,实现了声音的全球化传播;电视的发现,实现了画面的全球传播;而今天网络和手机的大行其道,实现了全感官的全球传播,传播几乎消除了一切障碍,做到了随时、随地、随身的传播。 回溯新闻传播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创新,都会在传播历史上掀起进步大潮。技术显然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本身。因为既然这种技术使得传播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方便维度上有了颠覆性的革命,那么,它带来的将是全新的文化。 这个理论,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1964年,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问世,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引起了很大的震撼。麦克卢汉认为是传播媒介本身,而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在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和社会的基本结构。 事实上,由于传媒方式的改变,形成的三个传播文化时代: 第一个是个性传播文化时代。身体语言和口语传播时期,传播在纯生理条件前提下进行,这是一种1对1 的信息传播,它的功能和效果是个性的。它的传播形式一方面是粗陋的,空间有限,内容可能在转口中有不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又是民主和平等的,由于不需要特殊平台,说话者与听话者比较平等,大家都没有文字的障碍,没有器材的隔阂,你说,我可以听,可以不听,可以再传播,可以中止,可以直接异议。 第二个是精英传播文化时代。印刷文化的传播造就了精英文化,第一,传播变成1对多。第二,有文字、印刷术和纸质材料的物质要求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精神要求。传播的方式是一些人处在这个文化的中心位置,话语权无限扩大,进而掌握、控制、甚至垄断文化的阐释权,而大量的没有识文断字能力的芸芸众生抛掷到边缘的角落,只能被动接受与倾听。 第三个是大众传播文化时代。与印刷媒介不同,电子传播打破了精英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因为图像和声音是天生的,不需要特殊训练,只要能买的起电视和收音机,就可以得到新闻产品。文化的接纳和聚合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在电子传播的后期,数字传播的产生,将大众传播特点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大众传播文化的特点 ——娱乐性 消费性 大众文化将精英文化的努力打乱,把更迎合大众的娱乐性和消费性的内容从原来的地下,放大强化到台前。娱乐即是大众所需求的精神产品,又是大众文化的基本元素。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很多人都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到文化消费时代。健身、厨艺、时尚、收藏及各种社会心里问题访谈节目大量出现在电视和网络,满足了受众的各种需求。 消费成为双向:新闻受众消费明星、名人的资讯,从资讯中得到好奇的满足;受众又被消费。受众买信息,商家买眼球,商家的推销,就附着在信息中。 ——平面化 视觉化 形式上更方便受众。感官的刺激时第一时间的,而阅读,需要思考和消化。因为电子和数字的出现,让平面视觉冲击力扩大成为可能。 ——技术力量的深度影响 采写手段的变化带来创意的变化。手机、计算机、1993年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是否有必要学习打字,今天,很多报社已经实现了编辑直接排版。 2010年1月15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已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 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在当今传媒文化中,手机、网络的元素肯定要异乎寻常地强大起来,而这个看上去技术因素的东西,暗含了对传统传媒范式的很多颠覆。 就是技术元素主宰了新闻报道。在数字传播时代,传播行为迅速成为信息的加工厂,其运作方式既摆脱了接受主体的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生产主体的控制,它现在唯一接受的是来自于大众传播所挥发出的技术理性的指令。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大众传播具有了复制性、商品性和批量生产的可能。粘贴复制对于传统的原创新闻,特别是独家新闻,是职业道德的严峻挑战。 ——受众的参与性被全面调动 记者在无形中感受到来自草根记者的威胁。 微博得出现和手机短信,全民记者时代是否已经到来? 对于传统传媒信息传输过程的最大颠覆点,就是全民的新闻参与性被全面发动起来: 一方面,原来的观众走进电视参与各种选秀节目; 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非职业草根记者,他们借助手机这样的普及工具,借助博客这样的平台,在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下,将身边发生的新闻随时随地传播出去。 大裤衩着火了。 二 新时代记者的压力和挑战 记者是传播媒介中最活跃的元素。他的命运,在传播媒介不可阻挡的一次次的变革大潮中随波逐流,大起大落从纸质文学(含书籍文学、报刊文学)到电子文学(含电影文学、电视文学)再到数字文学(含网络文学、短信文学),每一次媒介的“偷梁换柱”都会把记者推向新的平台。 1在媒介的传播发展中,记者的角色变化曲线 最早的信息传播者,应该是军队里的传令官,烽火台上点火人。 “邸吏” 皇权时代,自上而下地传递权利的威严,或者自下而上地揣度权利的用意,滋生了一些刺探消息和传送信息的人。 西方:公元2世纪,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张,罗马成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也成为新闻传播中心。王宫贵族纷纷需要探听罗马的消息,于是有人开始从事抄录政府公告并分送到各地以获取酬金的工作。 中国:同样的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汉朝实行郡县制。各郡在京城长安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邸”,常驻代表“邸吏”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邸报》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直到清代,一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刊行。《邸报》的邸吏,扮演的就是收集情报和传送的角色。 “内探”、 商业和市场经济的出现,成为人类传播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的南宋时代(公元1127年~1279年),出现了被官方不齿且很痛恨的迎合人们“性喜新而好奇”“传播中外,骇惑听闻”的“小报”,而为这些“小报”服务“专以探报此等事为生”的“内探”“省探”“衙探”,甚至被痛斥为“不逞之徒,撰造无根之语”。 记者、访员: 西方:16世纪威尼斯出现了“新闻记者公会”,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对这个职业群的需求已经很规模和体系了。17世纪,商业报纸出现。它与此前的新闻纸相比,从目的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它是提供服务给匿名的、不特定的读者,而不是一种宣传者或当权者的工具。记者如同面包师、铁匠和教师一样,以传输信息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这个时候,记者作为一种职业,角色定位很清晰。 “无冕之王” 19世纪以后,报纸的发展历史与新闻自由的发展融为一体。记者的地位被新闻自由的理念无形拔高。终于出现了“无冕之王”的提法。 所谓“无冕之王”强调的是出版和新闻自由理念中记者作为社会责任的执行者、社会公平的监督者、公共利益的体现者受到特殊的推崇。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的一句著名句子是:“民意是我国政府的存在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就是保持这一权利;若要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1802)” 1789年诞生的英国《泰晤士报》在19 世纪已经有了30多万份的发行量,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这个报纸的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 “无冕之王”之伪 我们姑且把“无冕之王”作为记者史上最辉煌的标杆,但是这个地位很快受到了质疑和撼动,特别是在大众传播时代,一方面,信息的作用力被置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高度,另一方面,对传播者的制约管束,也成为一种制衡力量。所以人们很快发现其实这个“王”的地位极其虚伪。这个职业实际上是受到很多的制约的: ——政治控制。政治史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传播作为一个社会活动,无论承认与否,都是生活在一定政治背景中并深受其影响。作为社会监测器,大众媒体更是随时观察者社会政治,同时被政治所制约。政治对传播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拥有社会权利的组织对传播进行的法制和行政管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喉舌”论,说得最直白。 在11月8日记者节上,李长春有个重要讲话,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几点要求,从一个角度表现的就是“喉舌”理念的自信。他提出了5条要求: 广大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全社会带头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 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职业形象。 ——经济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控制首先是对传播所有权的控制,资本控制以及广告商的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控制有时起决定性作用。经济控制表现在媒体上,是一切可以为广告让步,表现在记者行为上,会出现“狗仔队”现象。 狗仔队的由来:原为意大利文 PAPARAZZI ,首次出现于1958年,正式翻译名为「追踪摄影队」。1960年,意大利导演费力尼在电影《甜美生活》中,男主角马斯杜安尼就是八卦新闻记者,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为寻找题材而搜肚刮肠。1963年,费力尼的〈八部半〉再度出现八卦新闻记者的角色,奠定了「PAPARAZZI」形象。中文翻译的「狗仔队」则是由香港人所开创。50年代的香港警察刑事科擅长追踪案件,以跟踪、窃听的调查方式闻名,这些便衣刑事侦察员(俗称0记),外号「小狗队」,取意在于狗擅长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这种调查追踪方式后来被香港记者发扬光大,而由于长时间的追踪、守候,非一人所能独立完成,所以这群善用镜头捕捉漏网消息的记者,也就被统称为「狗仔队」。 1997年8月31日,英国储妃戴安娜王妃的司机保罗在法国巴黎驾车摆脱狗仔队跟踪时发生车祸,戴安娜王妃及其男友多迪丧生。这件事使得记者特别是娱乐记者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目标。 ——文化控制。人和社会都浸润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中。文化队传播的控制,就传播而言,它是制作传播信息方式的“潜在”性因素。传播者所处的文化传统不同,持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在传播同一个信息时,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角度就不同,采用的传播方式也就不一样。比较美国普利策奖和中国优秀新闻作品,有很大区别。中国记者比较会写“好消息”(焦裕禄、“最可爱的人”,美国记者比较擅长写“坏消息”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拉链门事件。 ——受众控制。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传播内容的真实与否、品位高低都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利益,给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不同的后果。因此,受众作为大众传播信息的群体接受者,他们拥有对传播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的权利,能够决定着大众传播活动的成败,成为能够对大众传播进行控制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迎合受众,使得记者能够做出很多行为,比如当代记者的语言风格(网络语言)、策划方式(真人秀的出现)、采访方式(隐秘性采访、体验式采访) ——技术控制。人类每一次新的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不仅使人们改变了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且也促进了人们传播能力的提高和传播观念的更新,进而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传播进步和社会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记者从用毛笔到钢笔,从钢笔到键盘,从电报发送到互联网,到手机传输,速度越来越快,新闻资源的前方与后方距离越来越容易拉近。 2 角色变化带来职业压力和挑战: 1 在多重角色定位中职业的困惑和尴尬。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呈现时空高度压缩的发展,记者在承负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承受媒体市场化的竞争压力。新闻产品的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共存,记者辗转于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之间,在政策宣传、行业专家、社会监督、心理咨询、娱乐服务几种身份的挤压下,角色超载。 全国记协主办的《中华新闻报》为纪念第一个“记者节”发表的社论(2000)提出,新闻工作者应“做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见证者、亲历者、先行者、瞭望者、参与者、监督者、关注者、推动者,做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好记者”。 一方面,社会的重视提高。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说“在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下一代传媒人,谁就掌握了下一代媒体。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未来。” 另一方面,社会认同降低。 2005年10月,艺人出身的美国加州州长阿诺史瓦辛格签署通过《反狗仔队法》,2006年生效;该法案对“以非法手段取得名人照片者”处以高额罚金,雇主连带受罚。这个法律是否合理,在新闻理论界也有不少争议,但它的确从一个角度表现出记者与采访者的关系正受到新的约束。 职业声望呈下降趋势。在1983年的一项社科院的调查中,记者的社会声誉位列第七;1999年的调查,排到了第14;1999年,成了17。 社会公众对记者的评价越来越不正面。2004年的调查,认为记者工作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比较大的占84%。2007年,这个数据发生了变化。公众认为记者最推动社会问题解决方面有很大作用的只有32%。 社会认同感低很容易引起自我认同感降低。 我们怎么办? 2 媒介技术革命对记者是把双刃剑 计算机和互联网让我们的采写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我们有了新的方式(QQ群、手机发稿),但与此同时,媒体竞争让传统媒介出身的记者遭遇新的对手。 第一个对手是电子媒体 第二个对手是网络媒体 第三个对手是业余记者(微博写手和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发信息的人) 职业的权威受到挑战。在身边充斥着业余记者的时代,专业记者感到自己是“表面风光、内心彷徨”的新闻民工。既然全民都做了记者,都跑去为网站服务去了,这个专职的角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就好比 “司机”这个职业,如果人人都会开车了,专职的“司机”是否只有一个饭碗,就是人家能干但不乐意干的时候,为人家开出租车。 在以上环境压力下,从2004年起,中国新闻开始把新闻从业人的“职业倦怠”(JUB BURNOUT)作为重要的研究话题。(情绪枯竭、去人性化、低效率) 三 如何完善我们的角色 “存在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哈姆莱特的思考,同样也是我们今天的思考。 思考一:在受质疑的角色时代,我们如何保全记者作为一个职业的尊严(体面?)职业精神 思考二:在快餐文化节奏下,我们如何保证专业水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职业技能 思考三:如何实现角色的突围?在记者角色的公众印象上,是否也有拐点? 1 关于职业精神 作为社会人,从事职业,不仅仅是生存需求,而且社会认同感、个人情感满意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因素在内。正是有后者,很多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累,并快乐着”。 从社会分配的角度看,记者这个职业的薪资在中的行列,资深的记者,才会达到中产阶级的行列。 网络的调查: 如果是人民日报之类的,很容易赚钱,只要你到某个省,回来不用说他好话,只要不说坏话,至少有10W收入; B、如果在北京晚报等媒体,一个月5000~10000是有的(含灰色收入) C、如果是很烂的媒体,可能3000都很艰苦,而且四处低三下四 2009年几个重要城市记者薪资的调查: 北京: 在北京的主流媒体中,大多数娱乐记者编辑的底薪收入每月在3000到5000元。有少部分较低的也在每月2000元左右。而高的例如副总编一级,其月薪则在每月10000元左右。而普通的媒体,记者编辑的收入通常在每月2000-3000元左右,编辑则在每月3000-4000元左右,也有一些行业媒体,记者编辑的底薪也就每月1000多元。 通常编辑记者们的主要收入是工资+稿费。而稿费通常是按字数算,也有按等级算的,按字算的稿费在60-300元每千字不等。 上海 上海的平面媒体收入整体水平并不高。2002年之前,上海媒体非常平静,采编人员薪水也较稳定而少波澜。2003年始,随着《外滩画报》、《东方早报》的相继亮相,《上海青年报》的强势改版,一些跨地域性报刊的酝酿,全国优秀媒体人不断蜂拥而至上海。南方报业的渗入和民营资本大手笔投资,上海媒体人收入也悄悄发生变化。《解放日报》、《文汇报》作为党报,采编人员收入都比较稳定,且保持中上水平。《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基础雄厚,效益持续良好。《新闻晨报》一般编辑月收入为3000多,一个跑线记者月收入可达到5000元,《新民晚报》记者月收入则可高达上万,并且人数不少。记者收入的多少,跟所跑条线关系很大,这关系到出稿量和稿件分量,稿费直接影响到记者的收入。 新兴的几家媒体,如《东方早报》记者干得很好的可拿到7000到8000,《外滩画报》一般在五六千左右。几家主要媒体之外,还有《新闻午报》、《上海侨报》、《上海经济报》、《上海商报》等二线媒体,收入稍低些,一般也在2000到5000之间。上海媒体还有一个特色,即时尚类媒体较多。时尚类报纸《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上海星期三》等记者编辑月收入在3000到5000左右,其中又以《申江服务导报》为高。另外还有一些时尚期刊如《上海服饰》、《大众电视》等。 西安 西安的主流媒体,其从业人员工资与当地整体工资水平相比较而言应该是不错的。据记者了解,其收入大致排序依次为《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其中《华商报》一个记者的工资可以拿到3000多块钱。优秀记者工资达到5000元也是大有人在。与此相比,《西安晚报》记者的工资则有所不及,但总体上还是相差不大。《西安晚报》一名组版编辑告诉记者,他一个月的工资要比他们本报记者低一些,一般就是1800到2500之间,记者则比其高。至于《三秦都市报》,总体水平还是可以的。但是内部差距较大,一些优秀记者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最低的也只1000元左右。除上述几家市民类媒体从业人员工资独占鳌头外,其他诸如《今早报》、《西安商报》、《经济新报》、《美报》等市民类都市报,其工资水平线大抵相当,一般就是800-3000之间,至于管理人员,则相对高一些。在党报之中,《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记者的工资最低也在1000元以上。报纸之外,西安的杂志类媒体也不少,但效益却没有报纸火,其从业者工资收入大多在1000-2000多元之间,个别杂志的从业者的工资水平也可以达3000多元。1998年创刊的《女友》可以说是西安本土杂志的骄傲,其编采人员工资水平在当地期刊类媒体算比较高了。 重庆 目前重庆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参差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以重庆势力最强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例:以前记者的收入主要由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和各种福利组成,每月的收入保持在5000元左右。但随着改革的进行,各种福利被“并”入到效益中,收入猛降,且相互间差距明显,高的能拿到7000元以上,低的还不到2000元,而整体在3500元的水平。 国外记者的薪资也并不高 记者除了在工作中要面临不少危险,待遇也不高。近几年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行业本身竞争的白热化,不少国家记者的日子更是日益艰难。 除许多大腕外,大部分人员收入并不高。在美国,刚入行的新记者,年薪一般在2万至3.5万美元。美国主流媒体的记者,尤其是干了有些年头的资深人士,应在中产阶级的范畴。因为按美国的标准,年收入5万者就算进入这个阶层。例如全美有50690人从事记者工作,他们的平均年收入为44030美元。 在英国,记者的收入也不高,2006年英国统计局公布的全职雇员薪酬数据显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人士中,记者的收入相对较低,平均年薪为3.26万英镑。2006年英国统计局公布的全职雇员薪酬数据显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人士中,记者的收入相对较低,平均年薪为32614英镑。 法国媒体学院最近公布的一项 调查结果表明,法国青年记者的生存状况从未像现在这样不稳定。该调查显示,在2008年拿到记者证的新记者中,与所在媒体签订长期合同的人仅占41%,这一比重在1998年高达69%。“无薪实习”的现象在法国媒体圈中越来越普遍,一些幸运的青年实习记者,有可能会得到400欧元左右的月工资,多数实习人员不会得到任何回报。
$ k6 L! N0 U9 Y# n% x1 y不过,不同的媒体收入不一样。在有“西方报业老大”之誉的《纽约时报》做记者,入职薪水是7.5万美元一年,待遇之优厚居全美各报之首,比默多克在美国的报纸《纽约邮报》的记者收入高一倍,相当于美国收入最高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的3倍,是《侨报》等大部分中文报纸的5倍。另外,报道不同内容的记者收入也有差别,像法庭记者的收入就比较客观。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资深法庭记者2008年薪收入约74790美元,比2006年增加25%。 所以中国才有:一流记者拉广告 二流记者拿红包 三流记者傻写稿这样的戏谑。 但是,从职业上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以及价值的实现感上论,记者的机会要比别的职业更多。 信息传递的快感 记者的特权:能够第一时间站在新闻第一线,接近别人不能接近的地方和人物,最早知道新的动向。 这是一种无形的利益。新闻从业人从公众那里获得授权,都是在发生新闻场所行使的。在众多事件中,记者能在最前排观察,他们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委员会的非正式成员。一个出道不久的记者,就经常能凭借他所在报纸的影响,在许多其他行业人士不能涉足的地方畅行无阻。《华盛顿邮报》总编辑菲利普.格雷厄姆说,记者是在描绘“最原始的草图”。对那些新记者来说,这些足以使他们飘飘然。事实上,很多记者都不能摆脱这种妄自尊大的感觉。 第一 这个权利是和好奇本能快感联系的。 (原始的话语的快感即获取信息传达信息的快感以及现代意义上跟进最新鲜的事情和人,并且发表,用最公众的方式发布)。 但在今天并不止如此。因为记者不仅信息传递者,通过有选择、有参与度的传递,他可以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这既是: 第二 起引领和监督成就感 不断地发现有创造性的、可以引领未来的东西,所谓典型;与此同时,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让人警戒。在专家的研究中,舆论监督的角色在中国媒体中被提到很高的地位。这个角色根子上是言论自由,从政治学的意义上,是张开第三只眼睛。这也是西方的对立角色的原因所在。 资深的记者,不乏以上两种情感的获得的经历 很多记者比人更快地成为有影响力的专家(我们行业里的王立彬、张以诚) 很多典型(人物和经验)的神话,包括焦裕禄、孔繁森、雷锋、大寨、大庆是记者通过笔杆子创造的。 也正因为此,记者从生命的体验和后续的发展,都有比别人便利的地方。 记者游走四方,见多识广,能了解很多对他们有益的机会。他们搜集事实,采访人物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往往能增加他们的成功机会。因此,它是众多行业的入门:比如政治家;小说家(惠特曼、海明威);商人。 要真正从这个职业中找到它本该有的快感和成就感,需要职业精神:尊重它的规则,珍惜它的公益性名望,有职业献身精神。 记者这个职业的标准时什么? “一群热爱语言,一直精益求精、心怀敬畏地使用语言的人;一群吃苦耐劳,并随时准备被闹钟叫醒的人”。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主席格里高利.法弗利(50年报龄)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在截稿期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心。记者还必须胸怀大志、生气勃勃,意志坚定,而且首要的是能约束自我。” ——美国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里斯、斯坦利.约翰逊《全能记者必备》 职业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包括:独立、高产、细致、愿作榜样、通才、权威性、可教、无私、责任感强、活跃、有条不紊。最后 “如果你不能做到一睁眼就开始写作,那就试试干点别的吧!”——《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理查德.J.卡塔尼 “渊博的语言知识、得心应手地驾驭文字的能力,是一名优秀记者最基本的工具。对于那些不喜欢写作的人来说,从事新闻工作是一种不合逻辑的选择。” ——美国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里斯、斯坦利.约翰逊 《图森公民报》总编辑保罗.麦卡利在报纸基金会出版的一本择业指南中,对申请加入新闻事业的人提出了以下要求“聪明智慧、兴趣广泛、进取心强、技能高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适应截稿压力、文笔优美。” 其他编辑提出了另一些成为好记者的条件,如“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耐心而执着”、“能写出让人看懂的、结构精细的句子”。 记者日复一日地例行工作,而且必须枕戈待旦,他们“365天24小时全天候在世界各地奔忙”,他们顶着巨大的时间压力工作,永远与闹钟赛跑以赶上截稿时间,因此,记者的另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能在压力之下从容不迫地工作。 从这些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职业素质要素中最重要的几点: 兴趣(首先是做有理想的人。理想让我们有目标和准则。让我们在再苦再累再难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坚持、坚守,不放弃)。 责任感(做有责任心。在塑造记者的时候,都把记者写成风风火火、呼风唤雨、神通广大、风光无限的人,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正如张严平说,好的记者,都不是这样的“范儿“。作品发表后,是会有反响,是会形成舆论的。所以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不虚假、不虚伪、客观、真实、公平、善意。很多作品,他们扎实、朴素、谦虚、有社会责任心。你的性格可以很大胆,但你在描述事实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这需要不断地反省,一个没有反省精神的记者不是一个好记者。” 快速写稿和使用语言能力的技能(天赋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是后天的学习和培训。所以,要做爱学习的人。你不可能包打天下地懂所有的行业,但记者的职业可能要求你写科学、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必须爱学习,从很多地方学习,去图书馆读书、进行社会调查、去电影院、话剧院、音乐厅等等。要往自己的瓶子里不断地填补东西。) 勤奋(不怕辛苦,勤用眼,勤用嘴,勤用腿。) 2 关于新时期记者在竞争中的应对和表现 A 在抄袭无代价年代,我们要坚持原创。 这是报业的公信力,也是报纸、报人能够在网络时代生存的最后的秘密武器。 坚持原创,要求我们去采访,而不是编辑网络资讯; 坚持原创,就是追求独家新闻。 B在信息发布“短平快”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深度报道 这个时代,报纸记者怎么拼命也不会在时效性上抢过其他媒体。但就像即便地球上60多亿人口都会开车,“司机”作为一种职业,还将继续并永久存在下去一样,职业记者还会存在。让我们这样自信的本事,就是报纸的公信力和深度报道。 C 在技术力量巨大的年代,我们要学会做全媒体人。 第一 媒体人即使按传统媒体的标准,也是多才多艺的,要能跑、能沟通。而现在,更加多功能。要掌握多种数字通讯时代的种种技能。能采、能写、能摄、能录、能编,集网络技能运用和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报纸已经拥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但随着数字技术,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信息定制、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无线业务方兴未艾,无线接收终端逐步拓展到MP4、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户外无线屏幕等领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 第二,要会用多种方式采访。 要会用多种方式采访。 一种方式是现场采访,就是记者目击新闻。这个方式,过去用,现在用,将来一定也会用。 第二种是电话采访。电话采访的特点是节省时间、跨越空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应急使用。比如汶川地震时期知道有一科学家小组在最短时间零距离考察地震灾区地质现象,但因为种种原因,自己不能跟随采访。只好约定每天晚上11点与前线的科学家通话一次。这组电话采访,最后成就了我的系列作品“沿着断层走”。这组作品后来获得首都女记协颁发的优秀作品奖。 第三种是网络采访。包括网上邮件采访、网上聊天采访、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查证事实等。现在很多年轻记者都比较成熟地应用这种新的采访方式。 D形式的新颖与话语的权威性,表达的个性化和公信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有个理念:有高中文化就能看懂《华尔街日报》。 另一个美国新闻教授说:记者生活在一个混乱而复杂的世界。然而他们用自己的事业心,机智,干劲和智慧来识别事情的真相,把他们理解的东西变成普通市民能够理解的形式。” 这些都是在传统媒体文化时代的话题。就是说,在媒体还在精英文化时代,我们格外要注意通俗。 但是在大众传媒时代,我们可能已经要强调相反的一面了。娱乐不能无极限,读者不能被泛滥的娱乐信息包围,我们不能都去做狗仔队。我们还是记者,我们还是要做新闻。读者还是需要公信力的报纸。 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来源是新闻价值判断的准确。 而表达的个性化,在于你的表述方式和文字的切入点。 人物通讯“值班室里的老徐”P57 “心花开在石头上”P59 “迎着甘南的风”p62 关于如何认知我们行业报记者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我们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我在很多场合下讲过一个故事。1995年我采访地质大学美国教师怀特为什么他从70年代来中国后就一直坚持在中国。他说:我乐意在中国,因为巨变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我可以用自己的教学,参与这个巨变中。后来,他就走到了前台,1996年,我们成为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英文报的同事。1997年后,我在《北京青年》报纸上频频发现他写文章。 我们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行业领域。 有个海外回来的朋友说,中国现在只有2个财富还有挖掘的潜力,一个是土地,一个是矿产。而在30年回忆文章的写作中,我发现,其实我国改革的最先锋的东西,还是从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来的。即使现在,土地的问题和矿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最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地质勘查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地勘报道是这个行业的社会公器,所以它出手后,应该有行业的权威性,这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 这个时候的记者,要抓住每一个机遇,以行业权威的优势首先争取这个行业的眼球,成为这个行业被肯定的角色。 第二讲: 记者的新闻敏感 记者的神经就是要比别人敏感。有句话叫:新闻成于发现。敏感让观察生花。记者的眼睛随时都是四处张望的、耳朵24小时都是树立的;脑子从来都是在走着根弦的。新闻敏感(感性冲动)+和新闻预见(理性判断)。 一:从枯燥乏味的会议和资料中找新闻的金子,从浅水中找到大鱼 对于有新闻眼睛的人,处处都有新闻。尤其是国土资源部工作,在今天的中国,从新闻资源上几乎是派在前列的。但是新闻嗅觉迟钝的人,会让好新闻从身边流失。对机关工作的特约通讯员,学会从从习以为常中找出反常,迸发灵感;从枯燥乏味的会议、材料中找出金子,这个本事非常重要。 比如今年9月1日报社记者刘振国的文章《我国地质科技国际话语权明显增强》是从大调查专项汇报会上找出的一个新闻角度,汇报材料中有地学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研发成果、国际合作交流成果等,记者把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地质科技国际话语权挂起钩,反映了记者的新闻敏感。 1993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消息“东北虎怎么懵了”,就是从一次项目评审会得到的新闻灵感。当时是经济研究院设立的一个项目,目的是研究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很多记者拿了项目评审通过的稿子就走了,但是我当时突然想到这个事情其实应该非常重大。当时全国甚至全球地质工作处在低谷,一向矿产资源丰富的东北和当时蓬勃发展的南方相比,一下失去往日的气势。我从这个项目开始,采访了区域矿产经济的专家,采访了黑龙江地质矿产局的有关人,把矿业的规划与矿业的振兴与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写出了问题,也写出了突围的举措,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 找到独特的视角和方法途径 1985年初夏,比利时国王勃杜安一世携王后访问中国。各国记者云集现场国王与王后访问的重要一站苏州。从苏州乡村观光归来后,他们到中方事先安排的参观点。记者都到参观点现场等待。只有一家苏州小报记者紧跟国王车。途中,国王突然要求停车到平常农家访问。这个记者马上赶到,采访到这个独家新闻〈国王访问农民家庭〉 视角独特能化平庸为神奇 张严平说到采访一个信访局局长张云泉。这是当地的一个老典型,接受过很多记者的采访,所以回答记者已经很模式化。张严平选择一个特殊的角度,在信访局窗口坐了一天。看到各色各样上访的人有哭的有闹的有骂街的。他的前任,没有干过三年的。最后,张记者问:张局长,我在你的窗口呆了一天。你一天到晚在这个不愉快的地方,这个环境对你有影响吗?如果有,什么影响?“他楞了一下,说,有影响。一天下来,头都要炸开了。回家妻子不能提任何事,以提就发脾气。张问:那为什么还要坚持?他说,当你看到问题解决了,老百姓写着感谢共产党的感谢性,甚至当面磕头时,就觉得值。 我也有同样的经历。2007年9月28日,我去青岛采访十七大代表、“大洋一号”船长陆会胜。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接受过中央10多家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所以,当我通过电话,提出采访他的请求时,连他们单位负责新闻宣传的人,都已经显露出了不怎么耐烦。所以,当我采访他的时候,我从最直观的印象开始找突破口。在一般人眼里,船长几乎就是浪漫的代名词,但是这个采访人并不浪漫。他虽然年轻,长相属帅哥型,但谈吐实在、作风细致,完全的现实主义。我还注意到,他在船上和办公室都摆放了很多陆地上的花,他在甲板上走的时候,面对大海,天空,并没有赏心悦目,而更多注意的是天气、风力。所以,我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他:“海上生活是什么吸引你?”。这个问题,其实奠定了我整个采访的基调。他回答:“坦率地说,我每次出海,最吸引我的事情,就是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返回陆地”。我下面的问题,就从这个个性特质出发开始了。为什么并不喜欢海上生活的人,工作出色?他心目中,责任有怎样的位置?作为船长,责任的概念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处理的?在科学考察船与商船之间,他心里做过怎样的权衡比较?远离陆地,他的爱国情结。 接受采访的那天,正值陆会胜大船修理后磨合各种系统。我们在船长办公室谈着,不断地被各种人进来打断谈话。但是谈话还是接续着,因为他好象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乐于述说。所以那天我们一直采访到中午,在他的“大洋一号”上吃了午饭。稿子写完后,我发给陆会胜看。他表示感谢,说写的好。而且,他说,从我的提问中,他已经隐隐地感觉,我会这样写。 为了保持新鲜的感触,有的记者用各种办法训练自己的新鲜感觉。 银川晚报的记者撒承志说,他常常自己一人到迪斯科舞厅去考察自己的心态是否年轻。站到那里,听着排山倒海的金属乐器在响,自己还能跳起来,还能激动起来,就出去,因为已经证明自己还可以年轻。我们不一定用他的方法考察自己的年轻程度,但是,道理是一样的,记者应该有年轻的心态和情愫。 三 用情、用脑、用心观察 对于记者,有两个忌讳 一是道听途说。一定要有事实验证。否则就会出现无意造成的假新闻。 比如我们的记者前几天出个错,按照事先准备的议程,抄录了一个会议出席的名单。其中有王世元。但是事实上,王世元因为临时有事,没有出席。这件事后来被编辑发现,避免了大错。 二是偏听偏信。有些记者在采访时完全被采访对象左右,完全偏听偏信,特别是当对方给他好处的时候。这样的结果,也会造成虚假新闻。 如何杜绝假新闻,从策略上,有不同的做法,比如英国新闻采访有个规定:必须有两个线人或者权威人才可信。比如案头工作的充分;比如充分思考问题的两个方面。 这样的结果,其实对记者提出两个要求: 第一 要眼见为实,要到现场。匈牙利一个记者说“如果你照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一手的东西,鲜活,你可以作出自己的感觉和判断。 2005年的全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湖南日报的记者覃红说,她坚持了一个原则:不到现场不写稿,不抓到细枝末节不罢休。我觉得,称职的记者,应该有这样的自律。 第二 要用脑,用心,用情。 张严平说过:在采访时,伸出我所有的感官,包括心灵、就像老树的根一样,深深地扎入大地,收获原汁原味的东西,然后把它们消化掉。在写作的时候,通过我心灵的每个毛孔释放出来。因为带着生活的原态,又有了心灵的激荡,所以写出的东西肯定不一样。 体会: 回首我20年的采访生涯,有的时候,新闻价值判断会很偶然,属于灵感。 《25个春秋献西藏》 1999年,我去新疆参加“矿山万里行”的采访活动。我们起先的选题是石油钻井。我们根据选题,采访了很多油田工人和领导。但是,当我乘车行驶在那条通往塔中的沙漠公路时,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就写为这条油田修建的特殊公路?这是一条运油的路,又是一条让被戈壁隔绝了外界的各族老乡了解、接触文明、逐步走向富裕的公路,这条路最生动地阐释了矿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那天,我们在沙漠里跑了一天,回来已经很晚了,想到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我饭都吃不下去,急忙退席与塔里木油田指挥部的有关负责人联系采访,到他家采访完,已经是12点多了。这次采访形成的文章《大漠油田路》。 还有一部分属于感觉、兴趣。比如《河痴杨联康》。1992年,偶热的一个机会听到地矿部有个奇怪的人,自费走了很多的河流。就马上到处打听采访,终于走到他家,看着他及其破落的平房小院,听着他及其伟大的高远计划,非常有感觉,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 今年地矿周刊发表了一篇小消息,报道了安徽省金寨县国土资源创办国土学校的事情。我当时看了后,很受启发,马上派记者赴往安徽采写,最后刊发在8月31日的头条——“金寨村民的国土学校”。 也有些新闻价值的断定,是从新闻事件中一层层追索出来的。比如《先知大师》。采写翁文波的初衷是为“地园星萃”栏目写800字左右的小稿,但是在采写中,写作的情绪一再被采访这个老人时的细节掀起。第一,他是院士,却住在非常贫民化的胡同里;第二,他挂在书房的妻子的照片,是非常年轻漂亮的照片;第三,他是石油专家,但是名扬在外的是对地震的研究。我一再被这些情绪牵引,不能割舍,以至于后来又去采访三次,终于完成《先知大师》,这篇通讯后来被选登在《读者文摘》上。 还有些新闻价值的东西,是在累计叠加中被触发的。 比如我写的《情满高原》、《女地质人》和《海那边沧桑》 四要养成长期积累的习惯 要想信手拈来的灵感,必须要有长期的积累 三种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观察积累。凤凰新闻评论员曹景行一天至少看20份报纸,5份时事杂志,做数不清的剪报。 做行业记者,需要这个行业的话语权,对于并不是学这个行业专业的记者,需要更加用心积累,才能胜任职业。因为我们采访的对象,都是业内人士。如果让业内人士,相信我们这些业外人士,并且乐意和我们就业内问题进行对话,需要我们自己也有足够的业内研究。 原来采访部主任王永红有个习惯,就是把所有部领导的会议讲话都收集起来,她的评论每次都又快又好,能切中要害,和这个习惯有关系。 第三讲 采访的技巧 充分的准备是采访成功的铺路石。任何级别的媒体,无论是跑口什么领域,在采访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几乎孕育了采访的结果。 一 采访前的准备 ——个人的状态:合适的衣着打扮。直接影响你和被采访人的眼缘。 ——仪器设备:笔记本和录音笔、电池、电脑笔记本。影响后来的写作。有一次我忘记了带电池,没有录音。一般情况我是用笔记的,但那一次被采访人有句关键的话没记下了,因为没有录音,不得不在电话进行了二次采访。不是所有的采访机会都会补偿,所以这个错误不能犯。 ——采访问题。这是采访需要准备的最主体的部分。 1 背景、已经有的报道、正面与负面情况 王志说,在一个人物时,他准备了22 个问题,结果,问了88个。 这个问题还只是在纸面上的,在脑子里的应该更多。 张洪涛的采访。一个年轻的记者采访张洪涛,说他太可爱了,刚起头,就滔滔不绝。实际上,我在联系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了张洪涛全部的采访要求。 很多采访事先要求有采访提要,如果是面谈,你可以准备的更多。 2 采访前要做线索的甄别 这一点在调查报道时很重要。一般线索来自三方面:一是编辑部或者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二是在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发现的线索;三是靠自己观察发现的线索。(比如大漠油田路)。但是,无论什么途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职业记者都要进行调查核实,要善于对复杂的信息做去伪存真的辨析。2009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驻吉林记者彭冰采写的调查报道《六教授联名投诉一工程院院士“抄袭剽窃”》报道引起社会公众、知识界的广泛关注。线索来自一份举报信。但在记者接到的举报信上,不只抄袭剽窃一项,还有“利用职权,抢占同行科研成果;夸大成绩,虚报工程技术项目;申报原始造假;在科研单位拉帮结伙,党同伐异”等。如果一个院士真如此,这个新闻就太大了。但事实是否真如此?记者在兴奋之余想到,应该全面核实和辨析。在后来的调查核实中彭冰发现,因为年代久远,有些事当事人对既往历史记忆不一,有的已经离世,还有些人不愿意接受采访。通过对多样不确定因素的整合,记者去掉了缺乏有力佐证的内容,舍弃了证据上矛盾的内容,集中调查2个月,采访近40人,写出了这篇2009年有影响力的报道。 二 采访中,与采访对象建立平视关系 采访与被采访之间实际存在潜在的契约。 表面上看,采访者处于强势地位,因为被采访的话题选择权在采访者。一旦采访发生,这场对话的向导是采访人。反过来,对于被采访人,接受采访,等于对记者进行了潜在的授权,他享受观点发表的权利,也要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负责。 在潜在的采访契约中,有一个隐形的原则,就是相互的尊重。如果没有这个原则,被采访人只是被操纵的被动者,大脑完全被采访人控制,那么就是采访人的观点完全诱导被采访人,采访会在真实性客观性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如果采访人完全被被采访人主导,盲目接受被采访人的观点,同样也会在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上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提倡的采访,或者是成功的采访,应该是平视。 记者在采访、撰写、编辑过程中,始终都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广大老百姓一致的立场上,不管是领导、还是囚犯的采访对象摆在相同的位置上来看待再大的领导、再权威的科学家、再普通的公务员,在人性和尊严上都是一样的。 孙文盛的个性;女科学家的个性;我写许志琴的鞋破旧,一直让她耿耿于怀。编辑部将题目改成“拼命三郎”她愤怒地摔东西。说明她是很在乎女性化的。 只有平视,交流才比较自由,你才有比较客观的心情观察和判断信息。才不会被一些杂质(比如敬畏或者鄙视)所扰乱。 三 设计合适和有质量的提问 杰克海敦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为基础写成的。” 在现在社会,采访的难度在加大,原因有两个: 第一,你采访的对象对媒体的任知程度已经比以前大大地提高了,传统采访关系中记者发问的天然优势已经衰弱,在相当多的被采访人眼里,记者已经被褪去了因为“喉舌”而“无冕之王”高高在上的光环。记者不是法官,不是牧师,他与被采访人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他们的交流,因为平等而充满了心智的碰撞。 第二,受众的视野在这个社会,变得无比的宽广,他们对记者的采访,不再是你给什么,我就要什么,什么都接受的那种,而是充满了质量上的希冀。他们内心有杆欣赏和批评的秤。所以,报纸、电台、电视、网络作为媒体建树的平台,当采访发生的时候,媒体人和明星站在同一聚焦的台上。问题和回答发生在台面,台下,是无法预测数量和质量的潜在观众。你在前面,你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得,要比他们之间的举动明显得多。 因此,在采访中,记者的问答,实际上也是一种心智的较量和展示。 封闭式提问:记者提问长,对象回答短 1 提问具体,范围严格,利于对某个问题的明确回答。 2 留给对方回答的自由余地小,限制对方扩散发挥。 开放式提问:记者提问简洁,对象回答空间大 1 提问概括,范围限制不严,给对方充分的自由发挥余地 2 谈话节奏舒缓 3不利于深入挖掘问题 采访中,这两种形式的提问记者都会用。封闭式一般用在证实、核对记者已经掌握的事实;请专家就几个问题答疑;深入挖掘材料,突破谈话僵局、追问细节等。开放式提问有利于新闻人物叙述自己的经历,新闻事件的知情人叙述事件经过。开放式提问还用于调节谈话气氛,缓解记者压力,也可以进入转移话题时使用。 2003年3月两会围追堵截采访戴相龙:王小丫设计了一个开放式提问,没效果,张雪梅设计了两个封闭式提问,很有效。 王小丫问:您刚刚完成由人民银行行长向天津市市长角色转换,请问您的感受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增长7%? 戴相龙:咱们再约个时间聊吧。 张雪梅:请问您准备为天津人民做些什么? 戴相龙: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电梯里) 张雪梅:请问您希望天津人民给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戴相龙:一个好市长。 四 注意保护提供线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