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跟贾陆英学《论语》里仁篇第5章(7月17日)

  [复制链接]
石子云 发表于 2014-7-20 23: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本帖最后由 石子云 于 2014-7-21 14:06 编辑


跟贾陆英学《论语》里仁篇第5

 

717下午330分,论语札记》作者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 49231471里面,就《论语》里仁篇第5章进行了讲解,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一、原文释义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恶(音乌)乎:何处,怎样;

      违:离开、丢掉。造次:仓卒,匆忙;

      颠沛:跌倒,比喻生活困难、窘迫。

 译文: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所盼望得到的,不依道的要求得到它,是不应该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依道的要求摆脱它,是不应该摆脱的。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于何处成就君子的名声呢?君子是不会在吃顿饭这样短暂的时间内背离仁德的,在仓猝匆忙的时候必然是这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必然是这样。

 简析:本章孔子提出,求富贵,去贫贱,都要以其道,这才是行仁的方法。因此,君子随时随处都应坚守仁道。

 

二、以仁取道

 

问:一个人,怎样才能在面对富贵或贫贱的境域中,依然坚守仁道?

答:每个人都喜欢富贵,厌恶贫贱。孔子在本章中提出一个处富贵,去贫贱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以其道,这里的,指的就是仁道。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道的要求,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培养自己的仁德方面下功夫。仁德乃是人内心中的境界,它决定、支配并随时指导着人的言行。正因为如此,孔子才问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他才要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也就是要随时随处坚守仁道。

本章的内容分为三节。

第一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此处指仁道,也指合于仁道的方法、途径。”,居所,引申为接受、享用之意。这一节记孔子教人处富贵的原则。虽然每个人都喜欢富贵,但是,如果富贵的获得不符合仁道,就不能接受。

第二节,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一节中的不以其道得之,历来有学者怀疑有误。理由是,贫与贱并非人所希望得之的,也不可能有以其道得之的贫贱。如汉代的王充在《论衡问孔》中认为:当言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当言去,不当言得,此说不无道理。因古往今来并无确凿证据断定字为误,所以《论语》的各种版本仍沿用了字。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这里为什么也讲得之,可能是古人的不经意处,我们不必再在这上面做文章了。我把这句话译为贫与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依道的要求摆脱它,是不应该摆脱的,正是本着这一精神。

这一节记孔子教人去贫贱的原则。君子只能用符合仁道的方法摆脱贫贱,否则,不用正当的方法避免贫贱,则虽遭遇贫贱,也安于贫贱而不逃避。

以上两节,孔子从正反两面反复申说,使语气增强,意义更加明显。

第三节,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先以处富贵、去贫贱为例,说明凡事都要以其道;接着把自己所主张的道说出来。孔子的道就是,所以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而且,君子即使在吃顿饭这样短暂的时间内,也不应当背离仁道,无论是在仓猝匆忙的时候,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都要坚守仁道。

这一节,孔子说明君子以仁存心,唯义是适,即使处在人生最艰难的逆境中,也不改其志,如此,才能承担君子之名。孔子的口气虽然令人感到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来,未必不应该如此。一个人的失节,往往都是一念之差。学习本章,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切实奉行孔子的教诲,切不可在一念之间,铸成一生中永远洗不掉的耻辱。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孔子提出君子应珍惜自己的名声,名声非常重要。人的一生,能获得一个好名声实属不易,而前提是懂得珍惜自己的名声,还要明白好名声的获得不是靠自吹自擂,不是靠文过饰非,而是靠自觉的修养,靠诚实的努力,靠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好名声的反面是坏名声,珍惜好名声,还要懂得坏名声的耻辱。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他认为,第一等的士人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就是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耻辱,它是一个人自尊心的重要体现,是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孟子把它视为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康有为也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康有为:《孟子微》 卷六)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知耻对于人来说极其重要,一个无耻之徒,是什么伤天害理的缺德事都干得出来的。《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把社会耻感列为立国的四大纲之一。耻感虽然是个人的羞耻之心,但是它关联的却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和品质,同时还关乎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衰。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必然大行其道。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得好: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日知录·廉耻》)一个社会,如果无耻之行不受谴责、无耻之人不受唾弃反而扶摇直上,无耻之风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性堕落的社会,是一个没有仁义、没有公正、禽兽横行的社会,国家岂有不亡之理!唯有举国之人皆知有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辱;唯有从严治吏,坚决惩治fubai分子,党风、政风才会好转,社会正气才会发扬光大。

本章通过君子面对富贵或贫贱应坚守的道德底线,揭示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答:孔子提出:君子面对富贵,要以道取之;面对贫贱,要以道弃之。富贵与贫贱,都涉及人的切身利益,而君子在富贵与贫贱面前必须坚守的道,则是指道义、大义。

《里仁》篇第1章,孔子提出里仁为美,要求君子以仁道自处,随时随地把仁放在心中。《里仁》篇第2章,孔子提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并告诫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中。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久处约长处乐呢?本章给出了正面的、明确的回答:获得富与贵,摆脱贫与贱,都必须符合仁道,君子要随时随处坚守仁德,不可有片刻违仁。

《里仁》篇许多章节中,都涉及到一个字,语境不同,意义不同,需要仔细辨析。

例一: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字,音(为一声),何处。恶乎为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一般用于动词之前,作状语,并决定着全句的疑问语气。恶乎成名?就是于何处成就其名声的意思。

例二: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字,音(为四声),厌恶,憎恨。(详见里仁篇第3章)

例三: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字,音è,坏事,罪行。(详见里仁篇第4章)

例四: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字,音è,粗劣。(详见里仁篇第9章,很快就会讲到)

 

三、以义取利

 

在上节课中,有网友提出:我们的理想信念怎样和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相互支持呢?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无私奉献,但是经济规律是供给关系,讲究每个个体都是利己。我当时回答说:经济规律是供给关系,讲究每个个体都是利己,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有规则,有秩序的,不是讲究每个个体都是利己,是提倡在规则范围内的双赢。包含着利己与利人,竞争与合作的精神。这个问题涉及到义利关系,也涉及到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需要讨论清楚。

义利关系涉及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义,是指按照反映社会整体利益和要求的规范行事,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是维护公道、公正、公平、公共利益;利,是指个人的某种好处、益处,是私心、私欲、私事、私人利益。孔子肯定人都希望富贵,厌恶贫贱,同时又要求按照义的标准来决定对富贵、贫贱的取舍,不以不合道义的手段求取富贵,也不以不合道义的手段摆脱贫贱。孔子并没有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他并不反对人们谋取正当的利益和富贵,他所反对的是那种见利忘义的行为。对于利益和富贵,他主张见利思义(《论语·问宪》)、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取之有道。对于不合道义而来的富贵,孔子把它比作天上的浮云,不屑一顾。总之,义利相济、以义制利,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主张。

如果认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提倡自私自利,那更是一种误解。的确,搞市场经济必然要引入竞争机制。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会产生见利忘义、以不正当手段谋取所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这只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它既是契约经济,又是法制经济,与主张无序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保护当事各方正当利益的实现。在这个游戏规则中,既包含有适度竞争的要求,也包含有互利合作的要求;既包含有通过正当手段获取自身利益的要求,也包含有允许对手获取正当利益的要求。现代市场经济所奉行的,是在游戏规则范围内,在适度的竞争中实现双嬴的理念。这种新的理念与提倡自私自利是毫无共同之处的。那种认为市场经济只讲赚钱、不问手段,讲不讲诚信无关紧要的观点,也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创造一种使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的企业既竞争又合作的机制和氛围,才会促进经济的繁荣和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一个有眼光、有作为的企业家,也一定会是一个有气魄、有胸怀的人才,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必然是互利、共赢、团结、协作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绝不可能建立在狭隘的自私自利基础之上的。

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访问韩国时的演讲,在谈到国际合作时提到了义利观问题,他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取利有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习近平同志秉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传统,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在外交工作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并就其内涵作出精辟论述。他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总之,义利观问题关系到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从《论语》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把它贯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实际工作中去。

爱就一个字:市场经济,也可以叫契约经济,有诚信在里面的,这是不是也算道呢?

贾陆英:是的,讲诚信,就是道。

贝壳里的海滩:98年任湛江书记的陈同庆因走私和贿赂事件被抓,在案发后,有记者问,你收贿赂帮人升职,没感到不对吗?他回答说:以为是社会现象。

风一样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养活了寄生权力的利益集团。

爱就一个字:楼上的,我到是不赞同你这一点,市场经济是要有法制保障的,不能因为出现了问题,就否定一切。市场经济,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要素尽可能向发挥效能更高的地方流动,这是市场的有利之处。自私自利,是人性所致

贾陆英:市场经济,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要素尽可能向发挥效能更高的地方流动,这是市场的有利之处。

——是的,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要素尽可能向发挥效能更高的地方流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人间词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就是合乎仁道,合乎义。

鱼翔浅底:市场经济,我理解就是两条,一条是竞争,一条是规制,在共同规则下实现竞争最大化。

爱就一个字:人,为什么要修身,就是要尽可能消减这些不好的一面。两只手,无形手,有形手,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法,就是要发挥好这两只手的作用。

鱼翔浅底:只怕有形手还是太厉害,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出不来。

风一样自由:有形的手确实挺管用,关键是改革的目的的什么,不能沦为自肥的天地,正视矛盾远比闭目塞听重要。

贾陆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它还有不健全、不完善之处,需要深化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需要澄清种种误解。

 

四、下节预告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好(音hào号):喜爱。

恶(音误):憎恨,讨厌。

尚:动词,超过之意。

矣:同也,表示停顿。

盖:副词,大概之意。

    译文:孔子说:我未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厌恶不仁的人,他行仁德,不让不仁的东西加到自己身上。有人能把他一天的力量都用在修仁行仁上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力量不足的人还是有的,我没有见过罢了。

 

精彩评论6

正序浏览
贾陆英 发表于 2014-7-21 09: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校正:原文“爱就一个字人:为什么要修身,就是要尽可能消减这些不好的一面。”更正为:爱就一个字:人,为什么要修身,就是要尽可能消减这些不好的一面。

点评

谢谢贾老指正,已修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1 14:06
 
新源党秘 发表于 2014-7-21 1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子云兄太厉害了!佩服之至!
 
石子云 发表于 2014-7-21 14: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贾陆英 发表于 2014-7-21 09:14
  p2 ~& Q0 d( ~0 I% {校正:原文“爱就一个字人:为什么要修身,就是要尽可能消减这些不好的一面。”更正为:爱就一个字:人,为 ...
5 A( I+ K8 Q- O0 [: Z! z) Y) P2 Y
谢谢贾老指正,已修改。
 
 楼主| 贾陆英 发表于 2014-7-21 15: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子云:看到,你辛苦了。
 
石子云 发表于 2014-7-21 19: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源党秘 发表于 2014-7-21 11:18
$ \, u& t/ I- M; _子云兄太厉害了!佩服之至!

! \# g) @) C. I& k:)
 
 楼主| 竹梅老翁 发表于 2014-7-28 13: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孔子之前已有了“仁”的概念与“仁爱”的思想,孔子第一次明确地把“仁爱”作为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把“仁”界定为“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提出了“汎(即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孔子高度肯定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行为,强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他反对滥用权力,以随意的态度使用民力,主张以庄敬的态度尊重、呵护百姓。他讲五种美政“恭、宽、信、敏、惠”,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批评不教而诛等虐、暴、贼、吝四种恶政。- y4 s$ W' E( B" V
    “仁”的内涵包括了尽己之“忠”与推己之“恕”,这两者是一体之两面,是互动的。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自己想要在社会上站得住,同时也想到别人,让别人也站得住;自己想通达起来,同时也想到别人,希望别人也通达起来。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就是尊重、宽容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指出:“‘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即谓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以及人也。‘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忠也。‘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恕也。实行忠恕即实行仁……孔子一贯之道为忠恕,亦即谓孔子一贯之道为仁也。为仁之方法如此简易。”爱人就要善为人谋,成己成人成物。9 Y4 B  T) q: I1 m( w
    儒家讲“仁爱”讲得很平实,从每个人对父母、亲人的情感开始。“仁”是以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首先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然后把它扩充出去。孝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爱父母兄弟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基础性的情感,是人们对爱的生命体验的开端。人能够以这种爱为基点,然后推己及人。至于儒家的爱亲,并不是无限度的,它是有一定的节制与尺度的。孝悌只是“仁爱”中之一,并不是“仁”之全部,恰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爱亲人推到爱陌生人,由爱百姓推到爱万物,爱草木鸟兽、瓦石山水。宋儒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一种宇宙家族的思想,包容性很强,表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表达了一种普遍的同情心、爱心与正义感。这也就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谓生态环保的意思。( `3 v# t0 ?. p  h: b- x1 @8 g
    历史上,在中华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仁爱”逐渐成为传统价值体系的内核。广义的“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常”,狭义的“仁”则是五常之一。“仁爱”也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四维八德的基本精神。“仁爱”思想具有草根性,是各民族老百姓的基本诉求。各种蒙学、家训及口耳相传的人文教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这种大爱精神普及到千家万户,传承于世世代代。“仁爱”也是历朝历代官德的中心内容,为官之道首先要讲爱心,关心百姓疾苦,仁民爱物。“仁爱”在今天公民社会的公德重建中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4 b& i! x: V" x  q; q! I! ]    在中外各文明对话、交融的过程中,“仁爱”思想及其“忠”与“恕”的价值原则,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慈悲”与儒家“仁爱”相辅相成。伊斯兰教的教义也讲“仁爱”,古代有的回教思想家融通儒回的“仁爱”,有很多建树。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后,儒耶两教在“博爱”与“仁爱”的异同上有争论也有融合。在世界各种版本的《人权宣言》中,在《世界伦理宣言》中,中国的仁爱忠恕之道都成为其中重要的精神或原则。
! O$ A& ]- ^' }# Z( @    “仁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现代社会、国家、个人的发展,必须以“爱人”“成己成人成物”为前提与目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仁爱”是二十四个字的总的基础,尤其是“和谐”“公正”“敬业”“友善”的发祥地。: @4 k! ^' l7 k1 o7 A; V2 U7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4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