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笔前 意在文外 一名屌丝的不算成功的逆袭
2 \$ `% Z+ s$ U. E T$ S ]1 ~6 t " y+ x3 o( d1 c; W- {4 @- ?3 A
我是一名保安,在单位保卫科工作了6年。由于一次误会,我百度抄来的一篇文稿被领导看中,于是阴差阳错的被选入综合一处,刚来就撞上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大量的文字任务让我茫然失措,薄弱的文字基础让我有心无力,但骄傲的自尊心使我不愿求教那些敝帚自珍的同事。在这种情况下,抱着一种对文秘工作的极度厌战厌恶情绪,我放弃了学习,而是成为了一位“编辑”,从网络上抄得各类材料,分取节选糅合编辑成文。意外的是,这样的文章屡获好评,并通过了审核。所以,我不会写材料,我只是百度的搬运工。下面,我就把我“编辑”中的的几点感受发出来。想成为刀笔吏的看之无用,我只是给那些想尽快完成文字任务,留出时间陪女友的苦命人。
9 w' P2 N$ n& K
一、换位思考,揣摩上意,有的放矢。我不喜欢匆匆忙忙在网络上随意搜索稿件。在写稿之前,我习惯静下心来思考半小时。如果我是领导,这篇稿子我需要说明哪些情况?推进哪些工作?达到哪些目的?是表明态度立场,还是欲语还休?是争得上级关注,还是回应群众期盼,或者是给下级风向和指示?分析完这些,明确了领导意图,再在网络上搜索类似的稿子,选择最好的架构和布局,取而用之。风格上要符合领导的个人性情和对应的场景。比如,动员会,我习惯用气势磅礴、激情澎湃的短句;专题报告,我习惯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典故;致辞,我习惯用热情洋溢、感情真挚的排比句等等。
: r# D9 f( w' b 二、整理素材,罗列数据,搜集案例。结构再好,没有内容就显得苍白无力。怎么让文章有血有肉,我的做法是在文章中穿插有事例、有数据、有典故。这些素材不是简单的找几个发生了的事件镶嵌进文章结构,而是要精挑细选,并且要有“一条线”贯穿你选择的所有素材案例。在挑选素材的时候,我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时间、空间。比如写“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效”的材料,从去年前年乃至古代,与现状的对比来反衬,这是时间方面的;至于空间,就是前任前前任做的怎么样,现任领导在以往的主政地做得怎么样。二是地缘、业缘。比如介绍本地产业的时候,习惯从一衣带水、乡音乡情、血脉相连、产业链条等方面找案例。三是党员、群众。如没有党组织怎么怎么,有了党组织变得如何牛叉之类;党员如何发挥先锋作用,群众在党员带领下如何如何等等。
# l$ L+ D' M+ T& A' m5 o
随手写写,微末小技,不是大道,实用为先。欲成正果,还得学老猫等人注重学习积累多练多写。作为屌丝,吾不入大道,不亦快哉。4 q* e" u' E2 E5 N; e
# G5 K9 j& M; Y" W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