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要用兵,众将担心袁绍“乘人后”,曹操说:“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曾经兵多将广的袁绍在与曹操的斗争中一败涂地,与他的“见事迟”出手慢有很大干系。 “见事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及时发现苗头,对问题看不准、判断不清,对后果预料不够。二是能看到问题,但不能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优柔寡断,以至时机丧失。在战场上,一个指挥者如果“见事迟”,那这支队伍注定会处处挨打。在改革中,一个地方的决策者如果“见事迟”,那这个地方的发展也会错失机遇。古人讲“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说的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长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赢得主动。 全面深化改革最忌“见事迟”。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意味着我们可能会遇上意想不到的问题,也意味着很多老办法可能不管用,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起跑决定后程,一旦“见事迟”,对前进路上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不够,应对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就有可能影响改革的进程与成效。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前人对治理者的谆谆告诫。这里的“审势”,就是告诉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学会审时度势。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研机析理,把握规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见事迟”,不知势、不懂势、不察势,当然就跟不上势的节奏。现在,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乘势而上方能打开新局。 贾谊曾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这是居安思危之言。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恰如宋人杨万里诗所言:“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永远存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从不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充分运用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才会远离“见事迟”,“乱云飞渡仍从容”。 认准了的事情,慢不得、拖不得、犹豫不得。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机会往往不会第二次敲门,改革者要跳出“见事迟”的窠臼,还要善于紧紧抓住机会,蹄疾步稳,张弛有度,精准发力。眼底有山水,更要胸中有丘壑。将问题想得复杂一点,将方案制定得完备一些,机会才不会到手又溜走。把任务分解,把责任坐实,设定时间表,坚持“钉钉子”,改革的蓝图才会一步一步走进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才会不断向好转变。 全面深化改革的发令枪已经打响。抓住那些民生的痛点、社会的热点、各界的焦点推进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全面深化改革就必定能迅速取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