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2.307692527770996px]中共三明市委书记 邓本元 [size=12.307692527770996px]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目标,既贯彻中央要求,又符合福建实际;既体现科学发展,又顺应百姓期待,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我老秘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三个必须”、打造“四个环境”,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努力促进“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
一、发展为要。发展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基础。当前,我老秘网市着力念好“三字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全力推动全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一)突出“转”。重点围绕产业转型,致力走好特色路,努力推动差异化、差别化发展。一是工业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围绕培育壮大冶金及压延、装备制造、矿产加工、纺织、林产加工、生物医药及生物等重点产业,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和小微企业成长计划,突出抓好金明稀土、氟新材料等重点项目,着力壮大三钢集团、中国重汽海西汽车、三明重机等产业龙头,提高产业整体水平。二是农业突出产业化、特色化。着重抓好国家级现代种子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千万亩绿色林业、百万亩安全特色蔬菜、百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亿袋食用菌标准化栽培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着力构建具有三明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三产突出做大总量、创新业态。加快现代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重点推进海鑫钢材市场期货交割库、春舞枝花卉电子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三产发展水平。
(二)突出“新”。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转新”。以新技术调优存量,加快实施三年技改行动计划,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争用三年时间将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全部技改一遍。二是“引新”。以新项目做大增量,围绕实施产业链延伸计划,加大央企、民企、外企对接力度,在6条特色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缺失环节,策划、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关联项目、配套项目,促进产业往税性方向延伸、往生态环保延伸、往终端产品延伸。三是创新。加快推进中机院海西分院、福建虚拟研究院机械装备分院、绿业生物科技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三)突出“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与中节能建设节能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园,与中机院建设高端装备产业园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厦钨集团建设稀土产业园,与中国重汽集团建设埔岭汽车工业园等重点园区。二是促进资源向龙头集聚。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矿产、林业、旅游等资源整合平台,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实行整体开发,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三是促进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当前,农业要护地、生态要绿地、建设要征地,各类用地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我们将落实省上促进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八条措施,一手抓存量盘活,推进“三旧改造”,加快闲置工业用地清理;一手抓增量优化,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和地下空间,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提升投资强度。
二、生态为基。生态是三明的本色,绿色是三明的底色。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意见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流域建设,努力实现自然美与建设美、生态美与文化美相协调。
(一)发展生态产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林”的文章。着力推进木竹加工、林产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观赏苗木、森林食品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二是做好“药”的文章。依托红豆杉、草珊瑚、黄精、虎杖等药材资源,发展天然植物药提取、酶制剂、生物发酵和中药、中成药等产业,努力建设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基地。三是做好“景”的文章。以泰宁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健身安养为重点,以动车开通为契机,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
(二)建设生态城镇。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围绕“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集聚城市人气。制定出台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配套政策,让农业转移人口、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镇集聚。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金融、规划设计等领域,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人才。二是提升城市品质。中心城市以生态新城开发为重点,协同推进贵溪洋新区、富兴堡片区等板块建设,加快推进国道205、省道306改线工程,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市区空间;县城突出“建新城、管旧城、修古城”,抓好一批城市综合体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城市档次。同时,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打好“八项攻坚战”,加强“两违”治理,开展重要通道、重要节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是改善乡村面貌。加快2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发展,抓好“百村创建工程”,实施城乡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深化“点线面”攻坚,抓好“三边三节点”建设,推进129个村庄整治、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
(三)打造生态流域。围绕三明水系水网,加强流域治理,打造生态景观,让三明青山常在、绿水常流。一是把流域治理好。抓好沙溪、金溪、尤溪等重点流域整治,统筹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流域环境质量。特别是把流域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土地平整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批集生态展示、旅游观光、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示范片区。二是把景观建设好。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既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湿地等进行整理,尽量保留生态群落,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又在沿江、沿路、沿湖构造特色景观体系,鼓励老百姓美化家园、美化生活。三是把污染防治好。重点抓好工业污染防治、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整治等工作,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化饮用水源保护,保障流域水环境安全。
三、改革为器。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改革部署,突出抓好具有三明特色的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一)以改革发展生产力。注重改革与发展的正向互动,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一是提升林改效益。制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围绕推动森林资源资本化,抓紧搭建森林资源规范流转平台,成立林权收储中心,加强林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申报设立林业交易所,努力把改革成果转化为经济体量。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特别是围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制定民间投资参与项目建设方案,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子。推进三明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配套改革,探索林区绿色发展、开放合作、要素保障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二)以改革提升凝聚力。着力突破一批群众关注、业界期盼的改革,寻求最大公约数,汇聚改革正能量。一是通过医改让百姓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围绕推动“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持续规范提升医改举措,突出抓好市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限价采购,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和补偿的市级管理,巩固扩大医改成果。二是通过“审改”为业主创造更高效的服务环境。按照中央和省上职能转变要求,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继续下放市级审批事项,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落实容缺后补审批等制度,推行网上并联办理。三是通过“文改”使群众享受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集团化经营,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