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文秘工作的机关干部,我对党政机关运行中的种种弊端有着切身体会。中央提出治理“四风”,我从内心是欢迎的。不过,经历过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活动,对此次“四风”整治的结果,我不敢说乐观。
3 l, ]7 w! {9 n7 J$ n( g 打个比方,现在的机关运行就像一个前进轮子,在向前滚动的过程中,占满了灰尘,有的地方已经有了泥巴,硌得慌,车轮前进的方向都把握不稳了。经 历过几次洗刷,都是小修小补,暂时“旧貌换新颜”,时间一长,就又“颜色如故”,依然灰头土脸,泥巴裹面。轮子运动有惯性,作风问题也有惯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过来的。作为一名党员,我希望“四风”治理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空气,能够比较彻底地把灰尘、泥巴都洗下去。个人以为,衡量四风问题治理效果,就是看三个比较顽固的病症能不能医好。
% j0 Y3 m+ v5 T. i# J6 q# t- m# q
一是会议依赖症。布置工作、检查工作、评估效果,要开会;考察投资、接待客商、项目评估,要开会;群众路线、组织工作、党的建设,要开会;企业改制、职工安置、资产评估,要开会,甚至部门本应履行的职责、一项具体工作,也要开会研究。一些干部“不开会就不会干工作”,干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开会。马三立的“开会迷”相声,就是当下很多领导干部的写照。还有一些干部开会并不是要集思广益,而是要“责任分担”,因为是开会通过了的,大家都表了态的,所以出了事,大家一起担责任,成为了“一把手”的挡箭牌、防火墙。希望通过四风整治,把这个不良风气治一治。但现在看没戏,因为今年的会议比往年都多——群众路线就开了十几次会。
" ^1 l) b- i- ~% A
& Z |# e2 q: X1 E3 Q 二是政策自闭症。出台政策,只要内部少数几个干部和主要领导知道,怕公开,怕宣传,束之高阁,锁之深闺,鬼鬼祟谁,欲说还休。无他,只为干部自己方便。政策中有利的地方,自己可提前享受,提前运作,借以牟利;政策中对自己和职权行使不利的地方,不让老百姓知道,就仍然可以为所谓欲。子产铸刑书,而叔向断言“终子之世,郑其败呼”。一些干部连叔向的气量都不如,人家好歹还是站在国家高度,看待法律政策公布的效果,咱们的干部,就是纯粹从方便自己“弄权”的角度,去保守政策秘密。
0 N4 ~$ |! D4 k, M" a/ F" o# E, R
+ e; x. x) x% q e3 m% I) [( h
7 T% U: u2 B) H( ~8 @# Z* j! Q9 j$ U* R) h, x. e& s1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