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浅谈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回头看”报告的撰写 潜 龙 (根据2014年5月19日晚讲课录音整理) 8 r* u3 n* v, X0 {7 F6 ]
当前,部分地方的群教活动已经由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上级群教办要求对第一阶段的工作开展一次“回头看”,并要求写一个“回头看”的报告材料。就这个材料的写法,某群友向我发了求助信息,而且还发了该系统的一篇范文。范文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篇,主要有四部分,第一点是取得的初步成效,第二点是主要的做法与经验,第三点是存在的不足,第四点是下一步的工作。就我个人理解,这个报告无论是从范例、体式,还是框架、表述,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以这篇材料为例,就如何写好“回头看”的报告材料作个讲评。 一、从定义区别的角度来审视这篇文章 什么是“回头看”?就我个人理解,所谓“回头看”,就是为了避免工作流于形式而采取跟踪督查的一种工作方式,也就是第一阶段工作已经过去,眼下进入第二阶段工作,即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这个阶段,为了避免走过场,所以必须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回头看”的目的是查找差距,而不是进行全面的总结;其关键是针对这些不足采取哪些措施来改进,而不是看取得哪些成效、采取的做法和所获得的体会。经验总结是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上级认为你这个地方的工作做得非常成功,要把你们那里塑造成一个典型来进行推广,你就所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而撰写的材料。从这个方面来看,这篇材料的框架存在重大问题,第一、第二部分都是多余的,仅第三、第四点勉强符合要求。 二、从语言文字表述的角度来审视这篇文章 大家都知道,在总结经验或回顾工作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用成效性的语言,而不是措施性的语言。什么是成效性的语言?就是表述取得了什么样效果的语言。比如,我们上周写的一个总结性材料,其中的一级标题是,“第一,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第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第三,服务群众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第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第五,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一看这五个方面就知道是成效,这就是用的成效性语言。什么是措施性的语言?就是表述采取什么办法、什么手段干什么工作的语言。我们回到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中第一点——初步成效的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启动扎实、推进有力;二是领导带头、精心组织;三是统筹兼顾、强化学习;四是开门纳谏、找准问题;五是对症下药、即查即改。”很明显,这些都属于措施性语言,而不是成效性语言,只表达了做法,没有表达取得的成效。因此,这篇文章中第一、第二点二级标题的文字表述也有问题。 三、从经验性材料写法的角度来审视这篇文章 注: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讲课中引用的案例恕不公布,请大家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