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教姥爷说“官话”----外孙趣事(6)

  [复制链接]
长安老耿 发表于 2014-5-21 14: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教姥爷说“官话”
+ |, ^2 J  D' L# }----外孙趣事(6)
. D  r6 K# ~- c9 h1 u. j+ B4 `8 ^" A
你莫要误会,我这里说的“官话”,不是指打官腔,而是指普通话。过去,官员都操本土乡音,各说各话,沟通不畅,影响施政。于是,朝廷就规定官员要说“通用语”,就是“官话”。现代的国语、普通话就是从官话演变而来的。如今,普通话虽说已极大地普及了,但并不是人人都会说。许多人,年纪老大了,仍乡音难改。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就是这样。他在《回乡偶书》一诗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这首诗时贺知章84岁,确实是“老大”了,都“鬓毛衰”了,当了一辈子官,仍“乡音未改”。8 v5 l' J/ o9 m& P* {
现在,机关也规定干部要说“普通话”。但是,老耿却执行得不好,仍是“乡音未改”,满口秦腔。接电话,对方问您贵姓,我答免贵姓耿。普通话“耿”是第三声,陕西话 “耿”是第四声,对方听来就成了“郑”,经常闹笑话。如今,临近退休,却因了一个儿童不得不改了乡音。这个儿童不是别人,他就是我的小外孙。
) F' v) D( H2 f3 R, R. g今年是马年。就在马年之前蛇年腊月的一个周末,小外孙回来了。我亲自下厨,要为外孙做顿好吃的。小外孙跑进厨房,拉着我的手,仰着头说:“姥爷,‘祭灶’”。“祭灶?”这个不到两岁的小屁孩还懂得这个?不可能吧。“好,好,祭灶”,我随口应付着他,仍在忙活。“祭灶!祭灶!”,小外孙见我不明白,便急了,硬拽着我出了厨房,来到卫生间。我更糊涂了:祭灶来卫生间干什么?小外孙指着浴盆大声说:“祭灶!”。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外孙口里的“祭灶”,原来是“洗澡”啊!
  q$ Z2 {. U  \, Z! _$ A5 H( G- v! \哪为什么小外孙要把“洗澡”说成“祭灶”呢?经过女儿女婿一番解释,我才知道根底。小外孙口中的“祭灶”,是河南口音“洗澡”,是跟他爷爷学的。在我这个满口秦腔的人听来,就成了“祭灶”。: T0 b9 r! C* o" v' {5 y
以往,女儿要求我跟孙子说普通话,我却总是不好意思,乡音难改。小外孙“祭灶”一事,警醒了我。我从此开始自觉的跟小外孙说普通话了。尽管,往往是一开口,醋溜不了几句,乡音就冒出来了,但是我仍然坚持和外孙说普通话,外孙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有时候,一个人在小区散步,遇到说普通话的邻居打招呼,我也尝试着向对方学着说。+ p3 h( I% V9 Q6 h
谁说乡音难改?为了我的小外孙,难改也得改。立说立行,马上就改。2 R+ c7 \4 D) N& X& M) [# q8 J
这就是小外孙教姥爷说官话。
( d& O! V! M- H; h" j1 v, Y7 y2014.4.20下午于长安茅庐6 w' Y1 d% S; q% s( U$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6粉丝

15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