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石子云 于 2014-5-15 00:19 编辑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八佾篇第10、11章 5月13日下午3点30分,《“论语”札记》作者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 49231471里面,就《论语》八佾篇第10、11章进行了讲解,crystal承担了本期讲座整理,足足花了4个小时,奉献精神,令人敬佩。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一、原文释义 3.10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释义:禘:西周礼制,天子祭祀上天和祖宗的隆重礼仪。 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吾不欲观之:禘礼是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的隆重大礼,周成王因为周公旦摄政有大功,特许他举行禘祭。后来鲁国之君都沿此惯例,“僭”用这一禘礼。孔子因此不想看。 译文:孔子说:“对于禘,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3.11 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释义:禘之说:关于禘祭的规定。 示诸斯:示,视。斯,指自己的手掌。示诸斯的意思是像看自己掌中物一般,很容易明了。 译文:有人问关于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一规定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就好像看清这里一样容易罢!”一面说着,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二、昔日信仰 3·10 问:孔子的“不欲观之”表明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表明了孔子对鲁君僭越礼制的行为既不满,又无奈。 3·11 问:孔子为什么以看清手掌来比喻禘祭? 答:中华民族以“敬天法祖”为信仰,其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天子举行的祭天祭祖的禘礼。孔子主张礼治,自然深知禘祭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意义。当有人问到“禘之说”时,孔子先说“不知道”,是因为鲁君僭越此礼,他不便指明。紧接着用看清自己的手掌作比喻,指明了禘礼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成语“了如指掌”就出典于此,形容对情况的了解就像了解自己的手掌一样。 禘礼,是周朝天子祭祀上天和祖宗的隆重礼仪。孔子对此有两段重要的诠释: 其一,《孔子家语·郊问》:“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其二, 《汉书·郊祀志下》:“‘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 敬天法祖,据《百度百科》介绍:敬天法祖是周礼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天神;祖就是宗庙的祖先神。天神称祀,宗庙称享,祭祀天神称为外事,祭祀宗庙称为内事。出自《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无二道也。《周礼》一书,朱子以为周公辅导成王,垂法后世,用意最深切。”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敬是态度,法是学习,敬天的祭祀场所是天坛。 法祖可分为两类: 其一,法立国之祖,即所谓的“宪章文武”。如周初法文王和周公。自汉以后,历代王朝,莫不尊其开国之君主为祖先,而且开国之主遗留下的制度、命令,后代也不敢随意改动。 其二,法五帝。即所谓的“祖述尧舜”。君主开国之初,往往先建立自己的帝王谱系。追溯到最早,甚至可以找出他们与远古时代的五帝有血缘关系,这点在《史记》《汉书》中多有记载。古人认为,五帝是“五行精气之神”,人间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帝轮流所感应而生的,因此也称为“感生帝”。如尧是赤帝所感生,舜是黄帝所感生,禹是白帝所感生,汤是黑帝所感生,周文王是苍帝所感生。帝王祭天当然要祭祀与自己一朝相应的天帝。 爱就一个字 :孔子这段,我真是不好理解,也不知为何《论语》要写入这条?这需要一点背景。 用现在的话说,要敬畏天、敬畏地、敬畏先祖?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敬畏法、敬畏民?这与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是有关?认为这社会是被上天在安排着。还有就是天子,有天赋神权一说,让国民认同他。用现在的的话说,就是执政的合法性。古人哲学中是不是认为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作用着,或者说是天(上天)。天子敬祖,是不是也给自己合法继承提供地位,权力找依据,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孔子的这两段话,理解起来确实有点费力,可能需要与彼时之环境与背景相联系,解读起来可能需要与现时结合起来,更富有新意。孔子的这套学说,有一层意思,就是建立社会秩序的重大作用,为什么后来的统治者一下认同了,就是因为其维护统汉秩序的重要作用,而且一下子影响了几千年。 贾陆英:“用现在的话说,要敬畏天、敬畏地、敬畏先祖?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敬畏法、敬畏民?” ——是的。古人的敬天信仰,就是天人感应信仰。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就是要用敬畏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和应用自然规律,做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这篇大文章。 老酒:离子、电子等等,不同的磁场,都在对人起作用。500年出一个毛泽东和特殊情况下形成钻石有点类似,消极地讲是命运。你出生在山里,拆迁不到你;你生在皇城,拆一下补上千万;你没出生在皇城,你在皇城打工一辈子,也许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孔子说的意思是你要守本份,听话,因为上天是这么要求的。你当皇上也会这么干,特别是人还愚昧的时候。即使现在,在某些地方也是适用的。农村好多人经常会说,这都是命,成年人说得也比较多,有时候,准备和机遇都是需要的道道,手掌向里,收了别人看不见;看见的知道,看不见的不知道;规范是人定的,也是人破坏的,守规则的人难成大器。编个莫须有。 爱就一个字:信仰其实是统一思想的问题 贾陆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他晚年的绝笔文章中写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个场面来讲。所以西方文化显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做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而中国文化,既认为“天命”“人生”同归一贯,并不再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国思想中,“天”“人”两者间,并无“隐”“现”分别。除却“人生”,你又何处来讲“天命”。这种观念,除中国古人外,亦为全世界其他人类所少有。 中国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和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孔子怀疑鬼神的存在,他的态度是存而不论,敬而远之。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全世界多数老百姓信教,而中国的老百姓却多数不信教?中国老百姓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老百姓不一样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老百姓深受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主要是靠儒家文化。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传说,天上有个叫普罗米修斯的,偷了天火,传到人间,天帝发怒,给他以惩罚。这个故事把人类学会使用火的历史,和“上帝造世”说联系在一起,这是西方人的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