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国权 $ C$ u3 N) \, p b) ` & |/ P) K' N" r 现在公务文章的语言,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不够平易、简明和亲切,要么是文绉绉的学生腔,要么是照抄照搬的“假大空”。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文章“匠气”很重,刻意拼盘、苦心经营的痕迹很突出,让人读起来感觉别扭,没有发诸生活、流畅自然的亲切感。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材料,在一些写作老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打磨下,编四六、求对仗,使严肃的工作给人的印象好象首先变成了“做文章”。 3 m6 j0 r% V+ e1 o# ^ ! ~. Z3 m) x4 l2 y. Z 过分把撰写文稿的功夫花在语言的求新求奇上,很容易舍本逐末。语言只是传达思想和信息的工具,使用语言选词造句的根本目的,是更清楚、更明白地表达出文章的思想内容,方便读者领会理解,而不是要读者注意语言本身,所谓得鱼忘筌。特别公务文章,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办事文章,如果因为语言上的过分矫揉造作,使读者不是首先注意语言下的内容,而是因为语言本身的刻意求工、着意求丽、故意求新、有意求奇分散了注意力,不得不让读者时时在字面、形式上逗留彷徨,则与公务文章的表达初衷背道而驰了。1 D5 y7 Q5 d3 s# n6 J
陈培泼
3 q, l& H; [& q; L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 % k+ i) H M% b! s " c' ~9 O: a/ u 好的公文语言应当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