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八佾篇第5、6章 (2014年4月24日,葵花整理) 4月24日下午3点30分,《“论语”札记》作者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 49231471里面,就《论语》八佾篇第5、6章进行了讲解。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贾陆英: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共同学习讨论《论语》八佾篇第5、6章: 3·5: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释义:夷狄:古代对于异族的贬称。 诸夏:古代汉族自称诸夏,或华夏。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多写作“亡”。 译文:孔子说:“夷狄尚且有国君,不象诸夏却僭越作乱,反而没有君臣上下之分。” 3·6 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释义:旅:祭名。旅于泰山就是祭祀泰山。 冉有:孔子的学生,名求。当时是季氏的家臣。 女:同汝,你。 救:这里是谏止的意思。 曾谓:难道。 泰山:指泰山神。 译文:季孙氏去祭泰山,孔了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第5、6两章,孔子强调尊君的思想,对僭越礼制的人和事提出严厉批评。请大家发表意见。 关于第5章: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孔子说:“夷狄尚且有国君,不象诸夏却僭越作乱,反而没有君臣上下之分。” 问:为什么对本章做如上诠释? 答:从古至今对本章的诠释有两说: 其一,夷狄即使有国君,也不如诸夏没有国君。依此说,孔子强调诸夏再乱,乱到没有君臣上下之分,也优于有国君的夷狄。 其二,夷狄尚且有国君,不象诸夏却僭越作乱,反而没有君臣上下之分。依此说,孔子强调尊君的思想。 《论语》中,尤其是八佾篇论礼,都强调了尊君的思想,都对当时僭越作乱的人和事提出了严厉批评。本章也是此意,是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乱象所发的感慨。 问:孔子为何发此感慨? 答:孔子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当时“礼坏乐崩”社会乱象的不满和无奈。从正面说,则是强调尊君的思想。 关于第6章: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季孙氏去祭泰山,孔了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问:孔子为什么发出“泰山不如林放”的感慨? 答: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有资格祭祀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只能祭祀封地以内的山川。季氏只是鲁国大夫,却去祭祀泰山,因而孔子认为是僭越礼制的行为。八佾篇第4章记载,林放曾问及“礼之本”。于是孔子借此发问道,泰山神难道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它怎么会接受这非礼的祭祀呢?这是对季氏祭泰山的批评,同时赞美林放知礼,也有批评冉有的意思。 儒学是以礼乐文明为中心的文化系统。西周初期,由周公摄政。他总结夏、商两代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制礼作乐,依据人与人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按照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与士大夫之间政治身份的尊卑高低,制定和推行了一整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这就是“礼”,也称宗法制度。到了春秋末期,天下大乱,礼坏乐崩。孔子提出“正名”和“克己复礼”的主张,想以此挽救危局,他的愿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他在继承“周礼”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礼乐文化,却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伦理制度和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再如,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人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大体上都处于这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演化成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