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八佾篇第4章 (2014年4月22日) 4月22日下午3点30分,《“论语”札记》作者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 49231471里面,就《论语》八佾篇第4章进行了讲解。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贾陆英: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共同学习讨论《论语》八佾篇第4章: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林放:鲁国人,事迹不详。 易:治办周到。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呀!对于礼,与其过于奢侈,宁可比较节俭;对于丧礼,与其治办周备,宁可哀伤多些。” 本章孔子指出礼的根本在于真情实意,而不只是外表的文饰。请大家发表意见。 问:孔子怎样阐释礼之本? 答: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具体规定是形式,其所体现的内心情感是内容。礼之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容。鲁国人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这个问题太大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在这里,孔子是从具体的礼仪入手做出回答的。他认为,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奢华而铺张,宁可朴素而俭约;就丧礼而言,与其治办周备,宁可哀痛多些。这一回答的深层含义是告诉人们,礼的本原是人心之仁,礼仪是仁的外在表达。孔子向来是从人自身的情感和行为上去探究礼的根源的,他认为,祭祀的根本是发自内心的敬畏神灵之情(祭神如神在),如果仅仅是为了献上玉帛,那就是舍本求末,就不能称为“礼”。奏乐的根本是发自内心的和气愉悦之情,如果仅仅是为了敲响钟鼓,那就是舍内求外,就不能称为“乐”。针对当时人们的普遍认识,孔子强调,如果没有人心之仁,没有“敬”这种真挚的感情,礼乐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形式。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已是礼坏乐崩,所谓的礼,都已变成僵化的形式。人们往往注重于礼的繁文缛节,而忽略了礼的实质意义。所以林放提出“礼之本”的问题时,孔子大加赞赏。 夕惕若:墨家指谪儒家太重丧礼,导致活人生活困难,看来,对孔子的了解还是断章取义啊。结合当下,如果心里没有群众,被上级压着搞群众路线,是不是缺乏“敬”的形式主义?是不自发的为民务实,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会不会感到累? 我觉得,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无不风正气清,奋发有为,但随着开国功臣这一代人的老去,下一代的人相互勾连,相互通婚,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利益体,随着这个利益体滚雪球一样的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上层与中下层形成明显的鸿沟,而这个鸿沟,是普通人,即使是再优秀的人,也难以跨越的,就以当官的的来说,有些人生来就是清流,有些人能力再大也是浊吏。 铂金1984:真情动人,送礼本也是续情。但何以载情,很多人看到的是物质。 贾陆英:孔子强调为礼要“敬”,临丧要“哀”。他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晴:吾何以观之哉?”是说不忍卒视,还是说没必要观看? 贾陆英:吾何以观之哉?——这种情形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提倡节葬,本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是精华所在。《吕氏春秋•孟冬纪•节葬》说:“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葬也者,藏也,慈亲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也……今世俗大乱,人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节俭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由此可知丧葬的意义,而世俗徒重形式,忽略哀戚之心,是本末倒置的。 当今之时,殡葬文化只重视排场、豪华,已经偏离了礼的本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礼仪之邦的传统,应当特别重视孔子提倡的为礼要敬、为礼要俭的精神。那种办事不从简,不节约,一味图形式、图排场、图奢华、图热闹的做法;那种父母生前不尽孝,死后大操大办,不惜重金建豪华墓地的做法,都是违背礼的精神的,是应当予以摒弃的。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都要永远保持一种真诚的、实在的、俭朴的作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传家宝。 夕惕若:在葬礼之上相互攀比,其实也是一种用先人显摆自己的途径,这样做应该算是对先人的不敬。 葵花:礼仪,应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而不是在形式上做给别人看。丧礼,与其在死后大操大办,不如生前尽孝于膝下。各种场合各种礼节都加注了太多物质的表现。而真情实意被人忽视太久了! 星:薄养厚葬,太多的地方存在。 贾陆英:@夕若惕:在葬礼之上相互攀比,其实也是一种用先人显摆自己的途径,这样做应该算是对先人的不敬。 ——正是。《吕氏春秋·节葬》所讲的,就是此意。 @葵花:礼仪,应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而不是在形式上做给别人看。丧礼,与其在死后大操大办,不如生前尽孝于膝下。 ——赞同。应大力提倡厚养薄葬,在父母在世时,多尽孝心,让他们生活美满幸福。 各种场合各种礼节都加注了太多物质的表现。而真情实意被人忽视太久了! ——是的,不仅体现在葬礼上,在一切礼的行为上,都应强调礼之本,强调人心之仁,强调为礼要敬,要有真情实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