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安老耿 于 2015-9-22 13:21 编辑
5 N/ V! V# N" o* R2 R$ c" D0 [7 G7 F% [" H5 L0 q; B* o
阅读文章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
& Z% J" U) H6 D# B) W) R" m4 i3 [
% A3 I+ Q+ g- ^- O% X 网友提问:
" d3 C2 }' n. U/ `8 S1 o, z0 N3 d b: F+ P4 x3 I
我十分关心的是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
4 ~2 d( J A8 Z* ]: n
' m6 D) F' y" { g" L$ v; b6 ^ y! f" Z* @7 r
长安老耿回答:
1 w0 V: Q9 j* X4 }% m! ?5 w( m) e
8 H$ H- I/ o: y 我在老秘网个人空间和新浪博客上发表了《要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一文后,辽宁丹东秘书在回复中说:我十分关心的是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这一问,问得非常好!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初学公文者普遍遇到的困惑:怎样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这就涉及到阅读文章乃至观察事物的立场角度。由此,我想到了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正是观察事物的立场、角度。我还记得,凤凰卫视在谈到“评论”时说:评论不是结论。评论只是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可见,看问题、提出问题的角度多么重要。- k1 ]9 Y/ r$ g2 m; }! d9 |- f
不仅仅是提出问题,广而言之,阅读后发表意见也同样有个角度问题。我在回复中说:
8 A S( C2 X0 {: @+ n' z) b9 w; i1 ~; c+ _- f/ @
其一, 可以从正面角度提赞同的意见,或者对文章从正面予以评价。你赞同作者什么观点?赞同,不是一味地灌水,说客套话,而且要把你赞同的理由说出来,为什么赞同?$ @) j* H1 D' i* y
9 N1 g+ E2 B. [1 @7 c5 D 比如, 老猫在回复中说:“老耿指点得对,这也正是老秘网多数文章设置回复可见全文的初衷。只可惜,相当部分网友点评时未经思考,一顶了之。好文章看得兴奋没用,读后有所思,有所疑,有所触动,最好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那才真是你的。愿与大家一起共勉”。# v0 B2 O) X' w6 n
7 Q1 z7 W6 ?5 e% [3 A/ @) ^9 S* e 又如,我在《筒评一则小通知》一文中,从正面对这则通知予以肯定:这则小通知值得一读。其一,通知虽小,要素齐金。其二,文字精炼,下了功夫。其三,适应场合,风格亲切。其四,它是原创,未用模板。
7 m$ V5 r3 p* ^- s1 H0 J h) @
1 V: G1 E$ K0 e* f, c( m: L 其二,可以提补充性意见。这也是正面角度,所谓“补充性意见”,指的是作者未曾提到的,或点到为止但未展开的。补充性意见,于作者是补遗拾缺和借鉴;于读者自己是阅读中的受到的启发和心得。使作者的意见更加丰富、完善。3 ]/ L, S8 k# Q7 h: B1 W2 g0 ?2 _/ c
# z, g6 E I; _9 |* l 比如,石子云:“不仅仅是阅读,听会也是如此,今天开常务会,领导说了1分部署,9分落实。我听了这个话,觉得很好,这个句式也不错。我接着想了哈,其实决策也很重要,所以就写了一句:5分决策,1分部署,4分落实。决策不准确、不充分,研究不深入、不透彻,部署下去,会出很多问题。再想想,这个541分配合理不,怎么是合理的分配,应该有人研究过,也应该要因事而异,应该有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找来看看。”4 \) a: s# g+ \! v1 [: N' a! X
+ C; z2 ]" d7 H% m# f* V; u 又如,OUCnhx评论:“带着思考去读书,写下自己的想法,随时记录自己的思维火花,日积月累,定会有所进步”
: L7 J! ^! w/ b& M) }. q
* E- D9 x8 A$ Q: |: E- ^ 其三,可以从反面角度提质疑性意见,即与作者观点相左的或批评性的意见。你不赞成什么?为什么不赞同?你又是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与作者探讨。
* `" n6 D4 R4 ^8 P1 ~% h. ~1 \8 D L4 W/ m
比如,我在对一则小通知肯定之后,又指出:当然,这则通知也不是没有瑕疵。比如,“由集团团委主办的…”中的“由”字、“到场观众”之“到场”似嫌多余,“实力唱将”还可斟酌。: H; d8 `- ]8 q, _1 ?
8 B8 ]$ G4 [+ c) [8 ? G5 v W& P) y. o/ h8 ~
2013.4.11草,14定稿于长安茅庐
- m( o8 {1 A% R8 y; a! s" O; Q' L7 W4 n" T' m& l8 }9 u+ a
! t: A/ t: J-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