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品评文章之美

[复制链接]
甄福 发表于 2014-4-5 18: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品评文章事料美

不是所有的文章事料都可以挖掘出美来,但文章事料中确实有美的蕴涵、美的特质。文章事料美最常见于写景文中,我们结合例文赏析一番。

先看刘白羽散文《日出》的片段:

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文章写的是“天上人间”的景象,写得很美。美的表现大致在于:一、观察细致,看到了每一种景物的每一处生动的细节;二、展现了景物变化的过程,写出了景物的动态,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关注瞬间景象容易,写出景象的变化过程就难了;三、暗含一种气势、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日出往往象征希望,象征美好,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前两者写景状物的客观描述就尽显文章事料美。

再看鲁迅《好的故事》,也是写景物的文章,写得更有特点,更为精彩。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的,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踝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①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②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①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②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山阴道上看美景,是自古以来最令诗家文人赏心悦目的事,《世说新语》里说:“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鲁迅的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示了山阴道河中所见美景,也为古人的说法作了很好的印证。文章中段从实景和幻景两方面来写:前后两个句①都是写实景,前后两个句②都是写幻景;写实景固然精彩,而写幻景尤其精妙。这幻景仿佛不是人间之景,而是另一世界的奇景,具有神奇性。再有,文中景物动感极强,给人以流动的感觉、奇幻的印象、神秘的体验。

前面的刘白羽《日出》主要写实景,后面的鲁迅《好的故事》主要写虚景、幻景,两相对照,各显其异,各显其美,各显神通。它们的美都是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但比较而言,《好的故事》写得更好,这是因为:一、《日》具有明朗之美,《好》具有深厚之美,也就是说《好》的意味更为深长,其美更耐人寻味;二、《日》行文铺张,《好》行文简略,笔法更精致,语言功力更强。这说明后一篇的事料美比前一篇更加丰厚,它的呈现方式也有助于事料美的尽情传达。

文章事料美、景物美何以具有激动人心灵的力量?首先来自事料、景物本身的美的素质、美的特征,其次来自作者对美的细致观察、强烈感觉和深入体验,另外来自作者非常强的语言表现力。我们每个人都头顶一片蓝天,都可以亲临水边岸上看风景,蓝天和江河湖池向每个人展开它们的美丽,可是有谁会像作家那样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呢?

二、品评文章情意美

我们常说文章具有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意蕴,其实文章还有美的情意或情意之美。文章之美不仅表现为事料美,还表现为情意美,甚至可以说情意美比事料美更深刻、深厚,更有意味。事料美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可那是经过作者的审美眼光观照过的,也经过作者审美情怀“酿造”过的,所以才具有感人的特性,于此可见作者情意对事料美的作用,何况作者对情意美的直接抒发、描述,比事料美更能打动人心!

情意美显而易见地表现为情意的优美、优雅,这是最常见到的文章情意美。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清美”是清新优美的意思。作者特意点明了“清美”,是她身处此景中的真切感受。文章开篇就以“清美”给全文确定美的色彩和风格,很有感染力。

情意美也表现为壮美,一般男性作家倾向于这种情意美的展示。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起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注意“奇绝壮绝”,与“美趣”连缀在一起,就有壮美的意味,体现作者情意美的取向和特点。这种壮美与冰心的《笑》的优美、优雅风格迥然不同。

情意美还表现为凄凉、苦涩之美。也许你会问,凄凉、苦涩也与美相关?先说丑陋事物何以变为审美对象:只要经过作家情感浸染,写进文章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好比某些“狰狞”“丑陋”“怪异”之物件,被艺术家发现并移置于展示台,就具备了审美的要素,可以视为艺术品;同样,凄凉、苦涩的情意,进入文章这一“展示台”,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所不同的是它是用文字雕镂而成的。

因此,从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情意,可以成为审美的目标,可以成为文章美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从根本上说,情意美是文章美的源泉,事料美源于作者审美的关注和酝酿,文章美的构造也是作者审美心灵的外化。例如前面讲述文章事料美时提到的《好的故事》中有这样的话: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作者特意点明了事料之美,这种美来自作者的感受和想象,是先有主观的美(情意),而后有客观的美(用文字呈现出来的)。

三、品评文章章法美

文章章法美,包括文章内在思路的精致、缜密、奇巧、迂曲、直致等,以及外在形式的严整齐截、疏密相间、杂而有序、纷繁多变等。前者属于内在章法之美,后者属于外在章法之美。这些美的设计或设计之美正是作者审美情感、审美意趣、审美理解和审美能力的展现,也是文章本身的美的规律和审美特性的反映。这种章法美既有悦目的特点,又有怡心的本性。

如朱自清《春》的最后结尾若干段排列,像诗一样展开,用眼看来是美的,用口读来是美的,用心来感受也是美的: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估且不说这些语句的内容之美,只说形式之美,你看,每个语句描写一种景象,独立成段,从“悦目”方面说有匀齐、整截之功效;三个排比句嵌在文中异常醒目,读来具有旋律之美,具有澎湃、舒展的气势。

如果这种章法之美偏于外在之美的话,那么《荷塘月色》的章法则富有另一种美,一种内在之美。有专家经分析看出文章的圆型结构,堪称慧眼独见: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型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型。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哪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加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这里的结构与我们所说的文章呈现形式不一样,属于内在结构,尽管作者命名为“外结构”。如果我们认定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所谓圆型结构就是一种章法美的显现。

文章章法求美求新求精,自古已然,于今为甚。古人有关论述不胜枚举,如刘勰所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文心周龙·附会》)现代人归结出组织文章的三原则,即“秩序、联络、统一”(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当代文章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文章四律“层次律、变化律、衔接律、统一律”。古今学者们孜孜不倦地探索“文法”“文则”“文轨”“文术”等,其实文章法则、仪轨运用到熟练的程度就进入美的境界了。我们语文教学界的常用说法则是起承转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铺垫衬托、对比映衬、欲扬先抑、开阖跌宕、波澜起伏、隐显双线、节外生枝、总分总、分总分……这些语词每天运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反映我们的语文教学时时关注着、体验着文章章法之美。

四、品评文章语言美

首先要认清语义,语言美不光指语言的漂亮、华美,还应包括语言的诸种审美效果,比如畅达、清新、精粹、恰切、优雅、婉丽,有内涵、有力度、有气势、有个性……

上面分析的体式美,有些与语言美是难以区分的,只不过体式美更重宏观,语言更重微观。我们对语言美一点也不陌生,每天都在学语文,每天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品味语言之美;我们都能对语言美谈论几句,可有谁想过对语言美作一些方法论的分析概括?

分析语言美,要重视整体把握。这种整体把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一是整体把握文章语言风格和语言美的特色。

就前者而言,文章语言是文章思想的“外衣”,正如“外衣”如何选材和裁定,在很大程度由内在的“本体”决定一样,文章语言美由文章思想内容决定,并为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服务,例如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要表达对牺牲青年的悲悼,对段祺瑞执政府和反动的流言家的痛恨,所以文章语言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而写《好的故事》,要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美好未来的朦胧憧憬,所以文章语言表现出一种阴柔之美。

就后者而言,文章语言美具有总体的倾向性,作家对语言美的自觉追求决定了他的语言美的某种倾向,他为着表情达意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篇文章语言中贯注一种统一的审美风格和审美倾向,例如冰心散文(尤其是早期散文)的语言总是那么清丽、典雅,而《寄小读者》的全部篇章在清丽、典雅中还增添了亲切、温暖、纯净的审美风格,因为这些都是写给小读者看的,对话体特点和外倾性特点非常明显。总之,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是品味文章语言美的前提,在品味之前和品味之中要格外注意总结这种整体印象。

分析语言美,要重视微观解剖。这种微观解剖就是具体地细致深入地分析、品味文章语言之美,要落到实处,探到最深的底层,而不是流于空泛、粗疏和概略,不能从浅表开始最终还是停留在浅表处。例如对冰心早期散文语言美的分析、品味,感悟到“清丽、典雅”和“亲切、温暖、纯净”已经不容易了,但更要把这些概念还原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字词句把玩、追索的实践过程,沉浸在语言文字的默认、吟诵、感受、领悟之中,用许多语言实例对这些漂亮的概念进行实证,这才是品味语言美的最终完成。其实语言美的宏观把握和微观解剖是相伴共生、相辅相成、交错进行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如果说宏观把握颇显精准、精要的话,那么微观解剖则尽现精彩、酣畅。

分析语言美,要重视修辞现象。语言与修辞密不可分,语言美与修辞的巧妙恰当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修辞较为集中地表现了语言之美。一般认为,修辞追求语言的好、妙,也就是选取最巧妙的表现方式,达到最好、最美的表达效果。从文章阅读来说,要能看出语言中的修辞现象,指认其名称,熟悉其一般性的特点和在文章中显示的特点,所以平时要学习有关修辞知识,先从理论上武装一下,提高你对语言的判断、感悟的水平能力;从文章写作来说,要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修辞方法,避免语言的贫乏、枯燥,当然也不要过多追求修辞和语言之美,凡事不能过头,恰到好处是最高境界。

   分析语言美,要重视训练和积累。学语文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品味语言美也是如此。语言美离我们并不遥远,品味语言美可以通过平时下功夫而逐步深化、提高境界。当学生的心灵被文章语言激起轻轻涟漪,老师不应放任他们心中涟漪转瞬即逝归于平静,而应趁势强化它,让它留下鲜明的印象痕迹,并训练成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尤其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认为他们天生缺乏语言美感知力,他们要做的事,首先是广泛阅读,古人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文心雕龙》)多读是基础,语言美的感受力是练出来的,人人都可以练成。其次是时时保持对语言美的注意力,要知道,有意识地品味语言美和无意识地“感知”了一下语言美,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为达此目的,他们可以平时多多背诵古诗文,背诵经典的现代诗文,让语言的旋律时时回响在耳边,回荡在心里;他们可以尝试圈点批注,只要功夫做到了,相信不论什么语言奥妙和语言珍藏,都逃不过那一双双关注的眼睛;他们可以抄录精彩、优美的词组和句子,抄录的过程也是细细品味的过程和牢牢记住的过程,如果愿意不厌其烦地多多抄录,美的语言就会不知不觉地内化到他们的语言库存中来了;他们还可以仿写,选定某处非常优美或精警同时又较为复杂的语句进行仿写,一般仿其句式,也可以仿其用词,仿其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习焉既久,必将提升对语言美的感受力和悟性,提升语言素养和文化品位。8 [# M7 l7 p0 B" b% v
标签: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