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20章 ; e3 w* E# x" C- c5 t
(2014年3月27日,ysh整理) . d8 ]% `: u; O+ _( X
0 ^/ E9 q9 [; _* |# w3月27日下午3点30分,《“论语”札记》作者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14260122里面,就《论语》为政篇第20章进行了讲解、探讨和互动,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 G( Z; B' T1 ]: j: T8 d贾陆英: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学习讨论《论语》为政篇第20章: ) Q7 R5 M7 p) l5 V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Y7 g/ O! B6 A4 J7 L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n$ b& ~3 i% G6 k季康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
4 q" Q. S2 T3 c) }7 \: n7 z以:连词,同而。 t' s6 K, }2 M8 O
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 [: [, ^. _6 D0 r' i( J
孝慈:指当政者自己实行孝慈。
( `) Q$ q) x2 G: o季康子问:“要使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忠心,又能加倍努力,该怎样去做呢?”
4 ?) e! g! v# x& {孔子说:“你用庄严的态度对待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对子弟慈,百姓就会忠于你;你提拔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c& k! G4 j) x9 m# p+ I% B本章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具体阐述,强调为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请大家发表意见。
3 Q6 f; Z$ W3 F' M) K) e滨海工商唐:这是当政之人在德行方面的基本要求,但是社会变迁,现今体制下内涵和外延早已逾越出了孔老夫子定义的范畴了。 , A9 M+ w7 c% @8 I) M! N
流畅: 对于管理好国家,孔子的理念是“庶、富、教”,就是让老百姓人口众多、生活富裕、接受教育。
4 G1 y# V- N5 v& G+ f% N贾陆英: 鲁国权臣季康子说,要教导民众做到“敬”和“忠”,问孔子以为如何?
9 F% d/ W9 B% d; R& [8 ?孔子告诉他,空泛的说教是没有用的,“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在部下和民众面前,要有发自内心的庄严和真诚,这样,他们自然就会尊敬你。 ; K( A' d1 {+ X$ I
“孝慈,则忠。”(《论语·为政》)用孝敬父母、爱护儿女那样的真情实感对待部下和民众,他们自然就会尽忠于你。
8 U+ u$ y5 z# Q9 z) k# N' v“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提拔和奖励那些躬行善道的有德之人,诚恳地教导和感化那些能力差、做不到的人,他们自然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
4 E1 n7 `$ s) f2 t& ~彼岸:我想这与修齐治平是一体的,但是否过于强调道德的作用,忽视了强制的规范和引导?习大大的三严修身、用权、律己。也道尽了含义。官有法制,民从私契。又该怎样理解? : Y& c; o( m6 F( X0 Y
贾陆英: @彼岸:我想这与修齐治平是一体的,但是否过于强调道德的作用,忽视了强制的规范和引导? ; \* h0 S! c6 V* p( {: m# q. L0 W! j
——这依然是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问题。孔子并不否认刑罚(法治)的重要性,但他认为,刑罚和德礼相比较,后者更优越。 ) t2 c! ^2 p/ P
习大大的三严修身、用权、律己。也道尽了含义。 L) q+ b$ Z6 N8 B2 y( l; H
——是的。习总近日还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 l" c% M- U! \6 c8 `% i: A1 J* S1 x* x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德治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然而长期以来,特别是“文革”的“批孔”运动,使儒家的德治思想遭到粗暴批判和否定,其影响所及,导致一些领导干部把道德修养看作“细节问题”,认为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大道德教化的作用固然不可取,但是,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案件一再证明,fubai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贬低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样是要不得的。德治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宝贵思想资源,应该认真地挖掘和梳理、继承和弘扬。
" Y( h7 _, R9 E& T: m* e* g我们制定了许多法律,也惩治了不少贪官,这无疑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为什么fubai问题仍有蔓延之势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体、深入、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一些人精神空虚、价值观错位。这恰恰印证了孔子之言。事实上,法律所规定的只是强制人们遵守的道德底线,理想、信念、道德教育才能引导人们明善恶,辨美丑,知荣辱,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和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的巨大力量。
+ e, Y1 o `6 | Z4 t琢璞居主人: 就如同我们这一届的领导班子,身正气壮,通过打贪治腐形成了向心力,再竭力推动法治进程。因为法制也是需要人推动的,先管好人,等一切都上了轨道了。个人的贪腐也就会得到治理。如同美国宪法制定之初,华盛顿等一大批道德高尚、为政公明的人推动整个美利坚奠定宪法的绝对权威。 5 E9 p/ \$ Z/ ~+ p) |& L; u
流畅: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政者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5 R7 F, G# e3 V
零: 又是人治哎。有德的统治者挂了,怎么保证后来者也有德?历史长河中贤君没几个,昏君暴君可是一抓一大把。没有权力制衡,任何人都免不了被权力腐蚀。
1 f+ i- b6 \7 f贾陆英: @流畅: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政者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1 s: M. k: \6 u# C* U赞同。孔子形象而深刻地指出了“德”对于为政者治理天下的重要性,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为政者有德,是因为内心有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高风亮节。有了这样的高风亮节,人心才会信服,就如同“满天的星星向北斗”那样,具有向心力和号召力。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 A. N, P+ B* `3 n: v
@零:又是人治哎。
6 m. [5 q! L( n; J0 L. x& `* w3 D——强调为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正确的。这与“人治”是两码事。 - j2 P: B+ l0 A, Q3 \0 J! i7 u% ?
零: 个人以为还是应当制度先行,以身作则的事情,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做了更好,不做制度在那。
) f; z: B0 y T- L; I0 H3 Q& l3 l" m贾陆英: 有德的统治者挂了,怎么保证后来者也有德?历史长河中贤君没几个,昏君暴君可是一抓一大把。
2 V5 Y' a- W, ?# E8 y0 S——这是历史事实,是中国几千年专制制度的问题。鉴于此教训,我们今天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片面强调德治而否定法治,或片面强调法治而否定德治,都是错误的。 # j& V0 B" _+ w$ b. t( I3 x
零: 贾老师说的没错,但应法治为基,德治为辅。道德教化在于精神文明领域,法治是立国之本,孰轻孰重? : ]6 B; ]! V7 [# w# y# g6 o
贾陆英: @零:道德教化在于精神文明领域,法治是立国之本,孰轻孰重? & Y4 k r$ B; }* [# m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 ?1 d8 `5 U& }! p0 S9 p/ r
半壶老酒: 对内德治,对外也得德治;法制与德治相结合。辩证法,既是民办观,又是方法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 \& W' z3 N; D. F: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