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0多年前,在党中央从西柏坡到北京城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2013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时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政治清醒,带头“赶考”,在“赶考”中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2) 习总书记提出的“‘赶考’远未结束”的思想,源于对我们党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迎接考验、在胜利面前争取更大胜利的坚强意志,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同时,还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从严律己,矢志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信念。这一思考,包含着对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深刻认识,包含着对在“赶考”过程中成功与失误的具体反思,包含着对执政党如何长期执政、执好政,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瞻性思考。“赶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永恒功课,也是每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每时每刻必修的“政治课”。 (3) 始终保持“赶考”的政治清醒,是为了在“赶考”中交出优异的答卷。为此,党员干部必须铸魂励志,夯实“赶考”的理想信念;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夯实“赶考”的群众基础;必须改进作风,真抓实干,永葆“赶考”的昂扬锐气;必须勤学善用,提升“赶考”的能力素质等等,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赶考”路上要有强烈忧患意识,常怀敬畏之心。 (4)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今天重温小平同志的这一告诫,仍然意味深长,振聋发聩。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存“敬畏”,时时发出的是警醒,摒弃的是懈怠,激发的是拼搏,催生的是作为,成就的是事业。反之,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在“赶考”路上败下阵来。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敬畏是一种觉悟、一种党性;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是人生的重头戏、从政的大智慧。 (5) 要敬畏权力。权力代表着一种能力,可以对他人和有限的资源进行支配。与权力相伴,有无上的荣光,也容易获取利益。权力是个沉甸甸的话题。历史反复证明,权力是柄双刃剑,运用得当,利国利民;运用不当,伤人害己。权力可以使人奋进,也能使人堕落;可以使人自律,也可使人放纵;可以使人建功,也可使人犯罪。权力,关键在用正、用好,千万不能让欲望与权力结亲,坚决防止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是公器,是党和人民的,只能用来为公共利益服务,自己没有半点儿“股份”。谁想在这方面为自己谋点儿私利,为“自己人”捞点儿好处,谁就为自己种下了祸根。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手中有权干什么、退职身后留什么,做到政治上清醒、作风上清廉、生活上清白,拥有多大权力,净化多大空间。 (6) 要敬畏法纪。法纪是每个公民尤其是从政人员必须遵守和维护的“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犯和越雷池半步。畏法必然守法,守法方能自由,自由才能无忧,无忧才能幸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敬畏法纪之威,常怀“畏法”之心,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切不可置党纪国法于不顾,钻法规制度的空子。如果心怀侥幸,以身试法,在“赶考”路上必将摔倒而一败涂地。 (7) 要敬畏道德。“德者,本也。”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无论什么人,都要遵循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和规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等。有了对道德的敬畏之心,就如同野马有了缰绳之约束而不会肆意飞奔,洪水有了堤坝之阻挡而不会到处泛滥。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恪守和崇尚道德的民族,诚信、善良、勇敢、正直、谦和、包容等已成为大家认同并坚守的道德规范。不知敬畏道德,视道德如儿戏,就会荣辱不分,是非不明,最终难免步入歧途。 (8) 要敬畏原则。要强化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把原则高高举过头顶,不为利益所诱,不为人情所动,不为关系所困,倡导公平正义、按章办事,当好原则制度的坚决执行者和忠实践行者。 (9) 要敬畏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尊重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接地气、多听民声,作决策、办事情、搞建设,充分考虑民意、体现民情、顺应民心,提高群众的“信赖度”和“满意度”。 (10) 要敬畏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有无文化是区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敬畏文化,方能孜孜以求,勤学苦钻,通过文化品位的提升修炼个人品格气质,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只有敬畏文化才能识大理、明大义,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知识可以丰富人,文化可以涵养人,敬畏文化方能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阔,使“赶考”成绩越来越优秀。 (11) 要敬畏历史。敬畏历史,就是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所思考的问题、所谋划的事情、所作出的决策、所开展的工作,都必须能够符合客观规律,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历史,就是要深思熟虑、认真谋划,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只有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放宽胸怀,放远目光,才能交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答卷。 (12) 一个人步入政坛,就跨进了考场。事业无止境,考试无穷期。对这场时代大考,考生是全体党员、所有干部,考官是广大人民群众,考题是党的事业,考试结果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关系到中国梦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命运。每名考生都要不断强化“赶考”意识,时刻保持“赶考”状态,严于律己,百倍努力,永不懈怠,在“赶考”路上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作者: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侯 磊 , U( F2 { y N/ f# e7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