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颜氏家训》之《教子篇》

[复制链接]
森林之王 发表于 2014-3-15 0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教子篇是《颜氏家训》里的第二篇。
$ @, j+ H3 {, s#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颜氏家训》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宋代以后,影响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不唯朱陈二人,唐代以后出现的数十种家训,莫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所以,王三聘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从《颜氏家训》之多次重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见其影响深远。
0 F* ], E+ a! [, o5 A
- _) T5 i5 j% ^% ~, h( s2 s* \8 |《教子》篇主要阐述了对士大夫子弟的教育问题,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幼儿的教育,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父母对幼儿时期的孩子是非常疼爱的,而过分地溺爱也是有害而无益的。教育孩子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恰当的方法,首要的是重视孩子早期的品德教育,因为良好的品德是成人的基础。8 j9 d: _. w0 i
- n) v: D% h5 p: Q0 T, Y
【原文一】% ?  ~3 T% O9 q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1),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2)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3)。生子咳嫕,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4),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5)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6)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7)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 g' u& O. D1 E' v! J- y, r7 h6 |
【注释】: R" ^& _9 I$ h8 w& m. d; _
(1)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 K' E8 {! p( u$ u(2)节:约束,限制。
( ^7 `2 T* I' d6 ?; q7 |(3)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3 Y& x+ Z. R9 A: I, t* K$ K9 {
(4)稚:儿童。" |: H) K2 r% L9 O' e- f$ ^: [
(5)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 M) v$ ~- I7 V# _
(6)恣:放纵。: K/ p9 a) w; P$ {* W; E
(7)诃:同“呵”。怒斥、喝斥。$ Z2 c3 [# x# t+ `+ Y9 c/ V+ n5 L
(8)诚哉斯语:主谓倒置。
! ~( Q& N, k1 s, n# t+ F# Q7 U【译文一】
2 b, ?1 r& p7 k! X( J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他就能成才;智力迟钝的人,虽然教育他也没有用处;智力中常的人,不教育他就不会明白事理。古时候,圣王有所谓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太子到三个月时,就要搬到专门的房间,不该看的就不看,不该听的就不听,音乐、饮食,都按照礼节制。这种胎教的方法,都写在玉版上,藏在金柜里。太子生下来到两三岁时,师保就已经确定好了,从那时起开始对他进行孝、仁、礼、义的教育训练。普通平民纵然不能如此,也应当在孩子知道辨认大人的脸色、明白大人的喜怒时,开始加以对他们教诲,叫他去做他就能去做,叫他不做他就不会去做。这样,等到他长大时,就可不必对他打竹板处罚了。当父母的平时威严而且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看这人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只是溺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他们对子女的吃喝玩乐,任意放纵,本应告诫子女的,反而奖励,本应呵责,反而面露笑容,等到子女懂事,还以为按道理本当如此。子女骄横傲慢的习气已经养成了,才去制止它,把子女鞭抽棍打死也树立不起威信,对子女火气一天天增加,招致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终究是道德败坏。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便是这个道理。俗话又说:“教媳妇趁新到,教儿子要赶早。”这句话一点不假啊!
! }$ t1 e3 a; ]) P  \【原文二】
8 B6 J9 Y  X! S/ e4 f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①,伤其颜色②,不忍楚③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④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N- q" [0 w+ ?& u; D+ b4 I2 u0 N
【注释】4 J/ n. v  h. @8 X: p4 [; y0 H6 G
①但:只,仅仅。重:难,不愿意。
- Z& G$ [( A' X1 [0 m②颜色:脸色,神色。
! L) O% J3 o) ^9 c1 T③楚:荆条,古时用作刑杖。引申为用刑杖打人。
. c7 v, {  \- K* s; D④针艾:针灸。有**用针具刺,用艾熏灼。
& p0 [6 h# k) r! ^( C* g$ z【译文二】6 R- r! y' K9 Y9 \; D1 }- M
一般人不去教育子女,也并不是想让子女去犯罪;只是不愿意看到子女受责骂而脸色沮丧,不忍心子女被荆条抽打受皮肉之苦罢了。这应该用治病来打比方,子女生了病,父母怎么能不用汤药针艾去救治他们呢?也应该为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想一想,他们难道愿意虐待自己的亲骨肉吗?确实是不得已啊。' B" t& `* @% c0 ?
【原文三】
8 R0 r4 D6 j5 Q  i; L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②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③,遍于行路④,终年誉之;一行⑤之非,揜⑥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⑦,暴慢日滋⑧,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⑨抽肠衅鼓云。
- k0 s, ~1 v$ k0 m% u+ t" R【注释】
0 }& c1 [  O# u4 A# w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辩,字君才,南朝梁人。7 [- f  [' R0 U
②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字世诚。南朝梁皇帝。武帝第七子。9 ^1 |" _) H. p* a1 V& B
③是:正确。
* v( R8 U/ d6 R5 h5 U④行路:路人。! `& a" ^; O, g1 Z# F6 y& \
⑤行:做,执行。/ F* t! ~; k1 r1 [( m. k
⑥揜:通“掩”。掩盖,遮蔽。
% M6 _! B& f# J⑦婚宦:结婚和做官。这里指成年。/ t. o$ T& }+ U6 H' I
⑧滋:滋长。  `5 M9 t; v/ Y: K1 G; [( X1 A
⑨周逖:据《陈书》记载,“其人强暴无信义”。
7 K, S9 p* L, D7 k) v【译文】
% L) G; d, |5 N; e7 I/ t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十分严谨方正;王僧辩在湓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帅,年纪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辩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气,从小被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若一句话说得漂亮,当爹的巴不得能使过往行人都晓得,一年到头都挂在嘴上;他若一件事有了闪失,当爹的为他百般遮掩粉饰,希望他能悄悄改掉。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习气是一天赛过一天,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得罪了周逖,被杀掉后,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 V3 K* p4 ~" h# m& R【原文四】9 k6 v/ L6 U; j' F! E- B" ~  G  |! V
父子之严①,不可以狎②;骨肉之爱,不可以简③。简则慈孝不接④,狎则怠慢⑤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⑥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⑦。或问曰:“陈亢⑧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⑨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⑩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2 A; R3 f% j6 C
【注释】$ C  N5 ?: X! D9 X3 o  S
①严:威严。* K, q# G3 r& E- E
②狎:亲近而不庄重。% z, A7 Z* D# t- r# T5 ^" {
③简:简慢。; U! R# \. a1 _* e- h, |! Z
④慈孝不接:是说慈和孝不能接触,就是慈和孝都做不好。' P1 W% b% d+ Q% h$ j
⑤怠慢:懈怠轻忽。
3 D. g( a7 B6 ?$ j  d$ X$ P/ ]; P⑥狎(xiá):狎昵,亲昵。4 P8 v- u/ ~. [+ t& y
⑦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是说为父母按摩止痛止痒,铺床叠被,这是不简慢礼节的办法。
% r/ c' H/ [& o3 v" |1 J5 E⑧陈亢:孔子的学生。# A( H) W& U; Z0 K  U2 z& G
⑨《诗》:《诗经[2]》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D0 L0 k- X  v) H8 `3 }/ @# D
⑩《书》:《尚书》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 d# E  v9 q8 J# e9 [: m* l9 T《春秋》:即编年体《春秋》史。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系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
+ N+ L; H8 O6 o/ y《易》:《周易》的简称。也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相传为周朝人所作。& @3 E; |. n: O  Z3 @6 X
通言:互相谈论。" U, M* d2 O) ]
授:传授。
( H1 c3 A2 U' ?# ]【译文四】
1 F9 @5 C) y1 R& A以父亲的威严,就不应该对孩子过分亲昵;以至亲的相爱,就不应该不拘礼节。不拘礼节,慈爱孝敬就都谈不上了;如果过分亲昵,那么放肆不敬之心就会产生。从有身份的读书人往上数,他们父子之间都是分室居住的,这就是不过分亲昵的道理;当晚辈的替长辈抓搔,收拾卧具,这就是讲究礼节的道理。有人要问:“陈亢这人很高兴听到君子与自己的孩子保持距离的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呀?”我要回答说:“不错啊,大约君子是不亲自教授自己孩子的。因为《诗》里面有讽刺骂人的诗句,《礼》里面有不便言传的告诫,《书》里面有悖礼作乱的记载,《春秋》里面有对yín乱行为的指责,《易》里面有备物致用的卦象,这些都不是当父亲的可以向自己孩子直接讲述的,因此君子不亲自教授自己的孩子。”4 J5 U% u: i. ]: |, S$ p! V# d: r
【原文五】; L+ M, X' F) |( j1 N! m, h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①;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②,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③之戮,父实使之。刘表④之倾宗覆族,袁绍⑤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⑥明鉴也。
! Z( f) f9 Q  D3 N) H5 {【注释】9 N4 t: X* D- Q4 I& T8 A7 ~
①均:同样。此处有一视同仁之意。
! i1 m; D7 `/ q②矜怜:怜悯,同情。! I- B# E: X2 }3 g% ~2 d
③赵王:即赵隐王如意。汉高祖与戚姬所生之子。
1 I0 @) x" V, p* U# G④刘表(142—208):字景升,东汉末山阳高平(位于今山东鱼台东北)人。东汉远支皇族。1 B0 n- [. o2 d
⑤袁绍(?—202):字本初,东汉末汝南汝阳(位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在与各地势力的混战中,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当时地广兵多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为曹操所败,不久病死。
% Q6 Z$ I  p$ L7 j⑥灵龟:龟名。旧时用以占卜。
+ U$ O+ J( l$ [2 y: G【译文五】
: |+ u; g; C( r: L% n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却很少有能够一视同仁的。从古到今,这中间的弊端可够多了。那聪颖伶利又漂亮的孩子,当然值得赏识喜爱,那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该对他怜悯同情才是,有那偏宠孩子的人,虽然想以自己的爱厚待他,反而以此加害他。共叔段的死,实际就是他母亲造成的。赵王如意的被杀,实际是他的父亲造成的。其他如刘表的宗族倾覆,袁绍的兵败地失,这些事例都像灵龟、明镜一样可供借鉴啊。
1 I/ O0 i5 k3 c+ P" C: r$ E. G8 F6 |0 P【原文六】
; c; w$ m& d  x, K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①,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②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③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9 `% \4 u3 u. O1 d7 r; Y- U
【注释】2 _# T7 }8 K/ m6 j
①书疏:奏疏、信札之类。
8 g! ^1 [! `1 ^# T8 N②伏:通“服”。
4 P- l' i# V$ i③致:到。
, H& }4 x' ?/ c  u; ~; S" A【译文六】
8 m7 T! A6 w8 x- m7 w) N1 c齐朝有一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说:“我有个孩子,现在已经17岁了,非常通晓公文的书写,我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他逐渐地快掌握了,用这些特长去为王公们效劳,没有不宠爱他的,这也是一件紧要的事啊。”我当时低着头,没有作回答。这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令人诧异啊!假如因干这种职业,就可当上宰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
  y$ M5 g' N9 C: A* q: j

0 M! e& Z( Z# a9 |; j% D) T; ~, X& {5 ?# g" R. R+ v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8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