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应养成积累 “公文模板”的习惯& J+ e/ q! U+ n: n
" \: x6 s: z5 ?& \& k$ n3 A+ l(网络图片)
! _' f4 ]" m% F* g( u+ K I( a 日前,我在《“笔杆子”要学会为自己减负》一文中,讲述了减负的六个招数。其实,还有一个招数,那就是要注意积累 “公文模板”,预备以后需要时“复制”。
$ X& H- a( ]; R5 m$ n 可能朋友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常规性工作,今年这么做,明年也这么做,年复一年,甚至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没有多大变化。比如,发展党员、党组织(工、青、妇)换届改选、干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干部任免、年度考核、表彰先进,组织会议,等等。这些常规性工作有相同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已经或渐趋于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这些常规性工作的规律,体现在公文写作上,就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公文文本,即“公文模板”。 “公文模板”,就是同类公文的“范文”或“例文”。, D Z. b4 R# ?) \
: v- o. z+ h# C8 ?; m: M
公文之所以有“模板”,除了“公文模板”反映了经常性工作的规律之外,还是公文自身格式化特点的反映:公文不同于一般文章,更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公文作为实用文体,适应工作需要,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大都形成了规范化甚至于格式化的文本模式。比如“介绍信”、“会议通知”,就是典型的格式化“公文模板”。8 x/ |) d; Q: i
$ E& ~, I7 L: J' U5 Q$ o' V3 q7 o 几乎所有的公文文种都有相应的模板。我们文秘工作者要做个有心人,随时注意收集与工作相关的公文模板。! {& Z# w% \. I- m$ k% F5 o
h# t0 P) O2 Y0 E g 一是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总结和积累。据我观察,有些同志之所以公文写作水平不高,原因之一,就在于“猴子掰苞谷”,掰一个扔一个,没有把自己平时写的较好的公文及时总结、提升,并积累起来。
' o$ m$ L O2 k0 o1 a$ S# k# u! W" D+ l! F" `
二是要注意向身边的同事们特别是老笔杆子们请教学习。许多老笔杆子,之所以在写一些公文材料时,立马可待,一挥即就,其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各类公文的模板库。
+ n9 q" d$ o, H" M0 M0 q' |4 o0 w; `8 D& E, r) }
三是可以通过学习公文写作书籍或者在互联网上收集。公文写作书籍或者在互联网上的公文,其水平往往良莠不齐,我们在收集时要注意分辩。收集那些与我们工作相关的、质量较高的。有的公文例文,还需要再加工。
2 R3 K6 ~, Z! ^3 R5 o. w S) l, W- ~: b" k% q+ @
0 x) b: q% t$ O8 `1 b) P$ V$ N D, v# R6 m5 Y2 Q4 E
2014.3.3-4于长安茅庐
6 ^5 y' x' c+ ~! s# r) n( h- q; N& y. S6 W( z) |9 Q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经验 +1
文银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