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唯物辩证法速记

[复制链接]
淡如水 发表于 2014-2-12 2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 ~% j! D% u% r. j: A一、 唯物辩证法   (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看问题!)6 ~% |$ `0 }+ {+ Z0 n% g, C
  (一)联系的观点
! @. G7 r1 g* d" U" v8 \* f; ?  1、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 C5 ?; A2 [. D) O7 W' U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 d* N4 V: u9 A' y; ^# {$ D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I+ Q; h" a  \9 ?: t; E* ~! z1 z  2、 因果联系
/ l/ |- x/ v- k" F" t# b$ i  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0 [3 N; p# p( Q( T( N, e4 r' o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7 z4 ^6 [! o! R! }7 c1 J7 ^  3、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b; C! O6 c( b" r0 V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 v7 O2 s8 l) e: O  R" c. z! S6 l5 d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 h3 V" ?1 [  e9 z& N: s) ^  (二)发展的观点 ' U  C8 f- o3 K
  4、 发展的观点
2 w2 q- h2 x8 D0 ~& `( L" ?$ x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6 s% z2 u* F+ p  方法论: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 m7 j3 Z( t3 E! a3 T; _1 l$ D0 c
  5、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5 l& S% P' e6 g9 y8 d6 Z
  原理: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 a: |$ W- l+ ]: p5 M6 H  方法论:坚持用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 # }, E$ i3 S; J, W; C  P6 w
  6、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 R) \' b: F1 y$ H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
& ]* P! S. V3 a* [' M" c. T  方法论: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重视量的积累⑤学会优化结构 0 D. y8 j3 [3 T9 ^' `- C. p. g
  7、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 X8 s. T2 T' H6 x. J$ `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9 P$ Y, e6 e/ D! m0 z+ b  方法论: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2 b+ Z- o$ c1 z3 D
  (三)矛盾的观点 ; A1 V3 k9 p* l
  8、 矛盾的普遍性
/ N- J9 b* U+ j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H6 Z: I/ Q$ |  X3 k0 j$ S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 {# D6 H! I" \: X2 Y8 T7 E9 y# }  9、 矛盾的特殊性 2 J6 O) D. \+ L. t& e' `- A" q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4 m, F* _/ f1 C% h, h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E3 c) U9 R% B; K2 l, I
  1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4 n+ `. H- _5 h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5 p, e3 p/ b' ~; B  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0 f( e% _/ I2 p- }! e  11、主次矛盾关系 : i* i: M4 Z9 ^5 [4 r( w6 p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G* A0 O. O7 m+ i( P% P) S  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 Q0 S4 v0 \7 P  12、主次方面关系 1 J. q3 T/ C. H3 B% B2 {1 w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N- C/ S" N3 S3 e" e& |7 d/ V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 R4 B3 A0 `; S3 t0 }. e4 r) `7 h0 F
  1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o( B8 Q  B& i8 M. f( S8 W, {: t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
+ b6 ?( R8 p/ F' l+ j. l* i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2 L7 q" p" c; y, u) T1 \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五课、第八课)
8 v' G" I9 M6 F% Y& h6 L1 i7 _1 p  14、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 R  O9 @( b& W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 m& `/ Y, [+ g$ Y# _# y
  方 法 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 [, k1 w& Z# }
  15、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 [- h1 p, V$ ^4 X9 x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 j4 E1 f) Z  B" W. z9 ?; ]8 G: ]  方 法 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 X* S0 K7 E) ^6 s' B$ j
  16、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G; [% y7 `& z! y# m1 i  17实践决定认识原理3 a! f2 Z" q% K  z# F8 C' Y& b" V- T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 D6 F" c/ F  A8 S. Z7 G9 \" \
  方法论:从实践中获得认识、发展认识、检验认识,并用认识去指导实践
标签:辩证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4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