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谈文稿审核的四种境界:辨境 正境 佳境 悟境_

[复制链接]
活鱼 发表于 2014-2-7 23: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编者按】公文审核是公文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保证公文质量、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具 有重要作用。做好公文审核有很多学问,在公文审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性 高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办公厅的其他许多常规性的工作也都存在总结提高和 创新的问题。李天军同志的文章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9 h9 D- p- E3 ~! `
2 D* E3 T; l4 {9 j1 [     朱光潜在论及文学修养时, 拿写字作比喻,说文学是一种很 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 须经过疵境、稳境、醇境、化境 四个境界。 文稿审核如果讲境界 的话, 笔者认为似也有四种境界, 即:正确判断对错,是第一种境 界,可称为辨境;把错误的改成 正确的,是第二种境界,可称为 正境;把正确的上升为经典,是 第三种境界,可称为佳境;能够 从审核实践中找出一些审改的规 律、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是第 四种境界,可称为悟境。本文想 就这四种境界, 谈谈自己的认识。3 H' g$ [' N5 F  e9 b. G8 Y+ u& `
4 h7 A6 r3 s7 o
    辨 境 辨识对错,是文稿审核的应 有之义,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有 正确的辨识才谈得上作正确的修 改。正如古人所言: “须是识在 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 照。 ”足见辨境之重要。 “眼高手 低”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作 “自己要求的标准高,而实际工 作的能力低”解,其实这个成语 中的 “眼高” 二字有其积极意义。 如果眼也是“低”的,手肯定也 “高” 不上去。文稿审核正是一 个对“眼力”要求很高的工作。 眼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条件: 首 先取决于是否“眼勤” ,其次取 决于掌握“依据”的多寡,其三 取决于是否“有识” “眼勤”是 。 审核文稿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 辨识能力的有效途径。审核文稿 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 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看一遍 未发现问题, 不能就认为没有问 题,应多看几遍,直到认为确实 没有问题时再出手,切不可心不 在焉、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一 目十行。 “多看”是个笨办法, 也 是个好办法。看的遍数多了,就 有可能找出一些问题。正所谓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尽可能 多地掌握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依 据, 是辨识正确与错误的前提条 件。 必须加强对各方面知识的学 习和积累,尤其对中央的重要文 件和重要会议精神, 要及时学习, 全面掌握。对中央的一些新的提 法和新的表述,要熟知、深知, 以备审核时“两头对案、分辨正 误” 。 “有识” 是一种更高的要求。 有些内容用“尺度”卡一卡、量 一量,容易得出个“对错” “正 、 误”的结论;有些内容单纯靠 “尺度” 去卡、量,则不那么容 易得出明确的结论。 这就需要对 其作深入的分析。比如,1954 年我国《宪法》颁布之前,毛泽 东即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 论的 《宪法》 草案作了多处修改, 其中一处修改就是将序言中的 “庄严地通过我国的第一个宪法” 改为“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这个修改就属于经过 分析后的修改。 因为过去旧中国 的宪法已有 9 个, 说这个宪法是 “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显然不妥, 而说它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则名副其实。这个例子说明,审 核文稿既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 也需要有分析的头脑。) a! k- Q8 v; Z% r; T; m. T

2 A$ b. O! Q, B6 }5 P     正 境 审核文稿有一个规则: 可改 可不改的一般不改,需要改的是 那些确属错误的地方。 把错误改 成正确,看似容易,实则不那么 容易。正如古人所云: “吟安一 个字,捻断数根须。 ”为说明这 个问题,这里仍以 1954 年我国 《宪法》草案为例。当时在总纲 中有这样一句话: “各民族…… 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 惯和宗教信仰的自由。 ”西藏代 表提出,这样的写法不妥,说 “改革宗教” 还可以,说“改革 宗教信仰的自由” ,似乎是不要 宗教了。语言学家也认为, “改 革信仰” 在文字上说不通。 最后,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把“和宗教 信仰”5 个字删去,改为“都有 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 自由”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 。 为改好这样一句话,既听取了西 藏代表的意见,又听取了语言学 家的意见, 最后根据毛泽东的建 议作了修改。可见,无论是起草 公文,还是修改公文,要真正写 准、改准,委实不那么容易。如 何改准?根据笔者这些年的工作 实践,这里着重就几个问题谈谈 自己的认识。 (1)关于对问题的 表述。 “问题”在一个文件中所 占的篇幅并不多,但很敏感,必 须认真斟酌。 一要看是主要问题, 还是次要问题;二要看是普遍性 问题, 还是个别地方存在的问题; 三要看是可以公之于众的问题, 还是只需要内部掌握的问题。这 些情况搞清楚了,才有可能对问 题作出恰当的表述。 (2)关于对 问题原因的表述。 “问题原因” 也 很敏感,因为它涉及责任问题。 因此, 对问题原因的表述也必须 客观。 比如, 有个文稿中讲: “现 在城市发生的一些影响稳定的问 题,虽然表现和反映在城市,但 根源却在农村, 是农村问题在城 市的表现和反映。 ”这个说法就 欠公允。城市发生的一些影响稳 定的问题,比如流动人口犯罪突 出问题,城市也应当有一定的责 任。鉴于此,这句话可改为“现 在城市发生的一些影响稳定的问 题,虽有城市管理方面的原因, 但从源头上分析, 是农村问题在 城市的表现和反映” (3)关于 。 对工作要求的表述。 对有关人员 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必要 的,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但所提要求必须合情合理; 不然, 不仅不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还 会伤害同志。比如,有一个文稿 中讲: “对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 或工作滞后的,要严肃批评,给 予通报或警告。 这个要求就不 ” 是很妥当。因为工作打不开局面 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属 于干部自身的问题, 有些则不完 全属于干部自身的问题。这句话 可改为: “对缺乏事业心、工作 不到位、迟迟打不开局面或工作 滞后的,要严肃批评,给予通报 或警告。 (4) 关于对工作成绩 ” 的表述。 最根本的是要实事求是, 特别是对党委自身工作成绩的表 述,一定要客观、平实,切忌讲 “过头话” 。比如,一个文稿在总 结一年工作时讲: “全市上下思 想观念大更新, 经济社会大发展, 城市面貌大变化, 领导水平大提 高。 ”这“四大”显然有失平实。 (5)关于对政策的表述。政策和 策略是党的生命。 审核政策性的 文稿,更应当周密、细致,一要 看是否符合中央的政策规定,二 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可行性, 三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 四要 考虑政策出台的时机, 五要看表 述是否准确。表述不准确,容易 使人误解, 造成执行错误。 比如, 取消农业税之前,在一个关于农 村税费改革的文稿中有这样一句 话: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经 费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和农业特产 税附加及村级公益事业金。 这 ” 里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附 加” ,其本意是农业税和农业特 产税这两种税的附加, 但上面的 表述是“农业税” ,而不是“农 业税附加” 。如果按这个表述执 行,就不符合中央的政策规定。
( F& H) x9 k' ]
$ J( V+ D) I( V& j. q     佳 境 把正确的提升为经典, 这是 一个更高的要求。何谓经典?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1 b9 Y$ b6 B4 U/ a4 p, T' \; O1 T2 C
# U- q+ J* j; m) \4 ?& F/ g       悟 境 能够从文稿审核实践中找出 一些审核的规律, 并从理论上加 以说明,这应当说是文稿审核的 更高境界。 大家都熟知战国时期 “庖丁解牛” 的故事。庖丁有高 超的宰牛技术, 当文惠君问及他 的技术怎么能达到如此精湛的程 度时,庖丁答道: “回想我初学 宰牛的时候,我眼所见的,无非 是一头一头的牛而已; 三年以后, 我就不见整牛了, 所见的不过是 一块块肌肉和筋骨的结合, 是一 个个可以分割的部件。只要顺着 肌肉筋骨的空隙之处下刀, 就能 很方便地分开了。 ”并说, “每次 割筋骨交错比较复杂的地方, 我 总是特别小心,集中精神,对准 关键、要害,仔细地下刀。 ”我 想审核文稿也如同“解牛” 。起 初,审核全篇平均用力,不知该 在哪些地方多下功夫,也不知哪 些地方容易出问题;几年以后, 文稿审核得多了, 就找到了一些 规律, 能够在通观全局的基础上, 对重点内容和容易出问题的地 方, “集中精神,对准关键、要 害,仔细地下刀” 。那么,文稿 审核有哪些规律可循?笔者想从 代拟稿的审核谈点体会。 据这些 年的统计, 省直部门代省委起草 的文稿是比较多的,一般占到每 年文件总量的 90%左右。 从审核 的角度讲, 对代拟稿似应注意这 样几个问题。 (1) 照抄照转问 题。有的部门接到注办通知后, 未经深入调研就起草贯彻意见, 这类文稿十有八九是照抄照转中 央文件。对此类文稿,应提出起 草要求, 退回呈报部门重写。 (2) “借梯上楼”问题。有的部门过 分强调本部门利益, 在文稿的有 关部分 (一般在 “加强组织领导” 部分)提出增设机构、增加编制 等要求。对机构、编制问题,要 以中央文件的相关要求为准, 不 得随意突破。 (3)角度错位问 题。 这主要是在语言的表述上没 有将部门角度转为党委角度。 比 如, 有的文稿在总结某项工作成 绩时,称“在省委、省政府的领 导下……” 还有的称 , “省委、 省 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工作” × , “ ××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省委、 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一致肯定” 等 , 等, 就属于没有将部门角度转为 省委、省政府的角度。还有一份 文稿在高度评价了某部队工作 后,称“党和人民衷心感谢你 们” 。这个表述则既不是部门角 度也不是省委、省政府角度。对 这类问题,要认真斟酌,使之得 当、得体。 (4) “门外”失准问 题。部门对本系统“门内”的事 比较清楚,表述也比较准确,而 对部门之外的事则往往有失准 确。比如,对台问题,有的文稿 称“实现中国的统一大业” 。这 个表述就不准确。 规范的说法应 当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 。 “中国” 与“国家”虽然一字之 差, 但后者更能表达大陆对和平 统一的善意和诚意。 古人云: “疑 乃悟之父。 ”对部门所言的“门 外语” ,在审核中要多想一想是 否正确,对有疑问的问题,或查 阅有关文件、资料,或询问有关 部门,切不可只信不疑,更不可 有疑不问。作者:李天军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时间飞鸟 发表于 2014-2-9 20: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大手笔的四种境界,文稿审核有,那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几种境界呢?
 
cq19941017 发表于 2022-3-3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二 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可行性, 三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 四要 考虑政策出台的时机, 五要看表 述是否准确。表述不准确,容易 使人误解, 造成执行错误。 比如, 取消农业税之前,在一个关于农 村税费改革的文稿中有这样一句 话: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经 费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和农业特产 税附加及村级公益事业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4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