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今天过小年喽 品传统春节文化习俗

[复制链接]
六味子 发表于 2014-1-23 1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三,是传统习俗中的“祭灶节”,亦被称为“小年”。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整个春节庆祝活动开始啦!
5 h, f% e8 |4 W  f  中国过年有很多传统习俗,每天干什么老祖宗都给我们安排好了,所谓的年味,也都是从一个个习俗中散发出来的,对照一下下面的过年习俗,看看你过的年对不对。9 d+ [; f- ^- b5 J
  【腊月二十三】
3 T3 i8 _+ O; ~  [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L' ^3 D: c5 N' c
  【腊月二十四】" ^' N9 I* J$ o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Y9 S. Y8 \' o3 H0 t) s  L. X
  【腊月二十五】
* j; Z/ a% S5 y4 e# L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 D7 m: M  D! b4 `7 S* O+ B8 G  【腊月二十七】
3 @; [4 e+ ?0 K: j+ ^- g, V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 |4 [6 V! R8 [8 y! T3 [" X  【腊月二十九】7 U9 c7 v8 a1 v3 |) L$ z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6 r2 h& I; }# E. X$ {# y
  【腊月三十除夕】
* C. n) ]! f; w7 n4 K: b: W8 U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1 Y" x6 I8 e! J6 {; M
2 k4 r% _8 P4 |1 W& A
- x- B( R- M7 ^( B4 l  b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 z* U6 d" a9 @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俗称“迎婿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每年初二,是老北京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u+ ]# {( l& a$ u

7 }4 _4 p0 F* v  ]& W$ W$ x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5 N# Q/ h: o! g$ j  s# [
/ Q9 w" F& w4 O. Z, F9 }: L  【正月初四】   农历正月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又称为“羊日”,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全家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另外,一般商家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8 E( J: u% m0 J5 s9 Q& S
9 k2 j. ~4 k% F) `& i3 n, q  k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这一天,在许多地方都有送穷的做法,只是具体仪式和称呼有所不同。- A3 H- n/ V; f. Z% p

- L* u0 s6 O( Z4 a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农民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老北京民俗谓: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g' ~% p% L) D# u
( f( p6 H5 }! Q' G3 v4 `8 }
  【正月初七】   中国民间称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又称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古时,这天人们比较注重饮食、剪彩胜。在人日也多有占卜的做法。据说这天“天气清朗人无病,阴霾风雪有灾祲”。现代人一般不过人日,不过作为年的最后一天,还是要做些形式上的讲究,比如这一天晚上鞭炮就放的格外响亮。% c# j( U9 y  J0 U; m" }. L

! M8 f9 T' k  }) @) d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初八日的称呼也不相同,或叫“顺星日”、“祭星日”、“八仙日”,或叫“转八日”。我国一些地方也在初八日进行占卜。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9 q" y' h. _1 }2 d( k# v
" e# e6 L- [# o: k1 ^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在北京通县,“正月初九日及十九日,士民争往城西留台尖登高,谓之‘逛燕九’。”而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如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以初九日为玉皇诞辰,并有一些祭祀活动。在四川合川,初九日,男女备香烛,到纯阳山祭祀吕祖,叫做“登高”。
; e# Q6 e7 b* Y" T
* Y/ A# Y0 r/ Q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4 R! r7 q/ j& G* s# O8 ~0 g+ N9 O" ?# G7 B9 N- W# V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r) K3 ~. _/ Y' p2 _- B0 x7 F2 k3 u7 D- c. @3 Y

% Z" V$ m/ S1 f&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4-1-23 17: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过年:天、地、人和谐走进春天2 }9 m0 M8 A% w8 X4 I1 P- p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今天开始,中国进入过年时间。+ D8 U3 n& H$ t
    经过一夏一秋一冬孕育,天地即将在严冬极致时临盆,诞生一个春天。生育春天的庆典就是过年。人虽无酬天之力,天却有养人之方。于是,酬天谢地成了中国年的主旨。
! G6 h1 L# t; y3 B1 G    酬天“日程表”,各地有别,却大致相似。
# g0 D8 G% R3 m) A( f    一是遵循“上天赋予”的刻度表行事。如在东北:二十三,送灶王上天;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烀冻肉;二十七,赶年集;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鞔香斗;三十守岁坐一宿;初一拜年探春遥街走。大年三十,要在天交未时(下午1时到3时)供大纸,展示贴挂,进行祭祀。年夜饭何时吃?过去没钟没表,乡下也无铜壶滴漏,唯一的时间体验是看天上三颗亮星。三星与上门框平齐,“三星横梁”,这是接神吃年夜饭的时刻。; R: X' h, ?5 O1 s& s" c% \: d
    二是依天时守岁与开大门。吃罢年夜饭,人们耍起小聪明进行一系列农事占卜活动,以窥探天机。如量五谷,以占丰歉;破开秫秸,按十二月排列十二颗黄豆,捆紧,投入水缸以占卜一年旱涝等等。大年初一,早开大门,放一挂响鞭,迎接上天送来的福、禄、寿、喜、财神。大年初一到初十,与包括人在内十种动植物对应,通过当天阴、晴、雨、雪,看老天更垂青哪一种生灵。$ y& _, q9 c+ d' y5 @
    三是供奉天地牌与打春牛。天地牌的形象是套印七色宫殿图,有对联曰“天地之大也,鬼神其盛乎”,横批“天地畏焉”。天地如此广大,运行规律如此纷繁,人们应有敬畏意识,依天顺地,承天以治人。春为一岁之先,祭春时,打春牛体现着强烈的尚农意识。“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土肥地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节康宁;九打九九归一,十打天下太平。”
9 n0 f* ^) d/ T# z  k, W    天地临盆之时,人们又如何谢地呢?
9 v2 ~& C9 u& x2 J) d    尚红、崇新、喜庆、欢腾。尚红者,红衣、红帽、红对联、红灯笼,红红绿绿的鞭炮;崇新者,村村落落、家家户户焕然一新,专门安排了二十四扫尘日,扫除污秽与不祥,扫来了新天新地;喜庆者,谁家生孩子,婆婆媳妇都以为喜庆,天地临盆生出一个春天,如何不是万众欢腾,真可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欢腾者,有满街的锣鼓、秧歌、高跷、地方戏等,大地承载了喜悦。
5 m. @: L! o& o# l    天地临盆之时,人们做什么?# h( ~0 |, E8 a/ _# i* c! v* S
    人们感念大造无私。一是团圆祭拜。天地有降下春天的大恩大德,重血亲、讲人伦、崇大义的中华民族认为,只有在家乡的故土上感恩,才能对天地有些许回报。基于这种文化认知,才有了十几亿中国人,千里万里哪怕隔山隔海,也要赶赴桑梓的春运宏大景观,偶有游子未回,感觉地缺东南,先天不足。一年一顿团圆饭,那是尽人伦之礼;承星拜斗夜守岁,那是对天地的感恩。
/ V; P% \. z: |" q    二是检省自己。俗传除夕之夜,诸神临凡,天地大张的眼睛与耳朵,审视着每一个人,人们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检省自己,为曾经的污言诳语而痛悔,为曾经的欺天罔上而愧疚,于是过年成了人们心灵的净化器,人与人和谐的原动力。“人与人没有隔年仇”,过了回年,相互走动走动,说点拜年嗑儿,那些芥蒂也就冰消雪化了。4 ~7 K/ _- N4 g% v: F3 }; B
    天、地、人和谐走进春天,这就是中华民族过大年。
 
老猫 发表于 2014-1-24 12: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习近平的春联: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在听取了陈竺同志致辞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表示,再过几天,就是农历马年春节了。我念两副报纸上刊登的春联送给大家,一副是“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另一副是“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3粉丝

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