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qwqedewqdf发表文章,有些可以借鉴。其中有些可能异议之处,“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博主,遴选公选辅导名师上海刘源老师统一注解如下:
# g$ I+ k! J/ _3 e5 H, g1、虽然各地选调有所不同,有的是单一单位组织,有的是全市统一组织,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用人部门权限划分也有所不同。但相对于公考,总体上用人单位自主权较大。
# j3 W+ I+ C' g* \0 `2、选调考试题型各地也有所不同,总体上是主观题分量较大,主要是简答、论述、申论或策论,以最后为重;客观题分量小,主要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有时候还有判断。具体可参照“公务员考试之 路”新浪博客《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笔试八大题型全解析》。+ Q! l( p$ v4 ?' L y3 v: X
3、原作者推荐的半月谈、中青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热点题材很全,但半月谈可看“半月评论”和时事热点,中青报观点稍微前卫,理论热点面对面是热点、思维方面指导有余,但范文不足。有关范文可参考《遴选公选《申论》《策论》热点系列58》。方法可见《快速提高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成绩方法技巧例举》。
) }0 f! ~ W9 `. E( ^# I# D4、提到的《办公厅工作20讲》可以一看,但对应试仍然过于抽象,针对性差。
7 M; {8 Y6 [8 B0 n
* g: h6 X3 P0 f 整理后的网友qwqedewqdf发言:$ r, b9 x. ?8 c' {7 b
2 |, {' L* M7 m. ]前言:( s! T& V* K$ [$ o! A( I- ^
5 m8 _8 ]) A, _- c0 x9 y R在论坛混迹已久,各种经验贴见识不少,不过其多面向参加公考的考生,关于选调的少之又少。楼主不才,当年公考也只是进了个很一般的单位,在一个很一般的岗位。2013年至今,也参加了5次选调考试。结合经历形成文字,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a' d& n5 d5 d( R. _( |+ |
5 v( C; ?0 O7 O2 H8 s( F3 V! O 一、个人经历6 W! l: I5 f1 a/ \/ ?3 e6 d" x
楼主来自革命老区,穷乡僻壤、大山深处,出门靠走、找人靠吼、治安靠狗。毕业后在粤北某垄断国企谋得一正式工工作,待遇尚可。在当地自给自足倒也十分逍遥。只是一来当地经济落后,业余生活十分乏味,只有喝酒睡觉斗地主;二来外地人十分稀少,本地人圈子又难以融入,孤独寂寞冷;三来垄断行业最怕打破垄断,一旦打破垄断就鸡飞蛋打。经过**筒子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最后于2012年在公考中成功上岸。
4 u I7 \% c- J6 S) K( p/ E 当初为了上岸,选择了个比较一般的单位和职位。上岸后发现果然是有责无权,加上楼主又属于边缘岗位,基本上一个月都得不到领导的召见。于是又打起了选调的主意。2013年起,开始了第二次长征之旅。4 q/ j3 O& s/ }1 b$ B
8 L' G5 h6 ~% g+ t3 ~
二、选调介绍
0 J% P8 ], f+ K. }1 \ (一)何谓选调3 q* ~( \' X+ W2 y3 E% j
选调不同于公务员考试,简而言之,就是单位为了快速、直接地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人,面向公务员举行的选拔考试。一般的公考是“用考分离”:用人单位不直接介入招考,组织招考单位也不是用人单位。选调则是用人单位自己组织、自己命题、自己考察,从发布公告到最后入职的时间一般在4个月内,确保了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真正需要的人。% B0 d- p# s, Q) a- e8 _
同时,选调也不同于公选。公选是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一般由当地的组织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察,严谨性和严肃性不可同日而语。
0 B6 J) X! k m* v* P" O& c9 F2 h (二)选调范围
1 M# }7 U9 A- s. m 因单位而异。一般单位级别越高,范围就越大,比如区属单位,可能只面向全区;市属单位,就面向全市;更高级别的,则面向全国。
' }4 d' l$ J) p4 R# z5 J1 X; J" F (三)考试题型2 ?2 I! l2 [8 ?7 Y
选调的考试是由单位自己决定,所以没有统一的模板。不同的区、不同的单位,题型都可能不同。有的时候,甚至可能没有笔试只有面试。单位拥有完全的自主权。6 m; E) Y! D# ?1 [
一般来说,大部分是笔试+面试。笔试多为写大文章,字数基本在1500字上下;面试多为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认知、综合分析、人际关系三类题目。
7 U+ d- e) O X8 l1 J, W0 t. ~ (四)职位选择+ m2 L5 I- K# J8 x! m
一般拿出来的职位有两种:一是业务岗位,这种数量很少,因为真正的高手一般都在单位内部,外部人的业务很难能更强;二是综合岗位,也就是写手,这种数量最多,现在能写的人太少了,可以说各单位都对写手求贤若渴。
6 S. w0 _! C& V5 O% `! @8 _8 a 记得有领导说过:如果一个人需要组织部门根据他的情况来安排岗位、而非根据现有的岗位来考虑他的话,那这个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对于公务员来说,综合岗位显然比业务岗位更适合吾等屌丝的发展。所以,筒子们在报考时可以多多考虑综合岗位。
* D% C% t% s. }( {- m$ D5 ] E
* f6 u6 ?) X- c+ j/ q 三、为何参加) v3 b5 ]" z, z! r$ D
有人说:现在的工作挺好,拿着同样的钱干悠闲的活,为什么要花时间精力去考这个?
2 [6 Y' b9 z8 |( D/ Y 的确。选调不比公考,如果说公考是为了“稳定”,那选调就是为了“选择”。有的人上岸后发现不喜欢这个单位,选调就是最稳妥方式:考上了可以走人,考不上还是公务员;有的人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些重要部门的选调显然就值得尝试......总之,选调因人而异。自己要什么,是必须先想清楚的。
2 i0 z( B& h2 A2 ~ 另外,相比公考,选调的竞争小很多。公考报名和招录的比例,一般都有90:1。选调则好多了,好的单位最多也就是25:1,一般的也就10:1,甚至某区组织部还出现过1.5:1的情况。
- N: o$ @9 T# ]% m
% Y" N2 z* U+ k3 C% ]& v1 E) h! v 四、如何备考
H/ s) }7 S/ w M 选调的准备分为“日常”和“冲刺”,其中“日常”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坚持的。' U/ c/ B4 w0 o/ i
(一)“日常”
" \7 I! T; [7 c3 o: `0 z “日常”就是平常的积累。没有地基,楼建的越高塌的越快。选调主要考的是文笔,所以平常就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做好积累。
# Q+ w Q: Q, @$ N 1.勤于学习。九尺之台起于垒土。要少看点都市节目、多看点央视频道,推荐共同关注、新闻1+1、经济半小时等,重点学习他们看问题、想办法的思路,还有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这对于面试很有帮助;少看点网络小说、多看点纸媒大报,推荐《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电子版全下载)等,重点掌握当下中国的热点、焦点、难点,有了料,写起文章才能旁征博引。
( `: z2 }8 i/ z5 I d$ `# O+ F' p 2.勤于练习。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很多人公考过后就没再写过文章,写个总结也是靠“复制”、“粘贴”。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一个月写一篇申论,用笔写。保持一种良好的语感,上了考场才能挥洒自如。如果一开始不会写,就去模仿,把范文的框架留下,自己往里面填充内容。写得多了,就会有自己风格的。范文可以参考《半月谈》和《理论热点面对面》。
2 h% D7 g' O( V& O 3.勤于温习。只会低头干活,那是拉磨的骡子。写完文章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修改。要想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充不充实,语言通不通畅,读起来有没有气势,有没有办法写得更好。写得烂不要紧,只要写得比上次好,就是成功!
9 r+ D) B7 k3 o0 @7 u) N8 J
2 g4 \" L& k7 R e7 c (二)“冲刺”
7 n8 e. I* O7 H# e. l/ y0 z; F “冲刺”就是梳理。一个图书馆,即使馆藏再丰富,但如果没有对书籍分门别类,对读者来说也就是个旧书仓库。. H$ e# G. X9 a
1.了解背景。在选定了单位后,要多了解这个单位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比如关注下单位的网页,看看他近期开展了什么工作,重点要完成什么目标;还可以去百度下,看有没有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确保别人问的时候,起码能说个一二三四。" g5 ?7 X1 W. K W+ T) T1 i
2.模拟实战。在考前半个月左右,要定期拿出一整段的时间用来模拟。比如规定2个小时内写出一篇2000字的文章,或者找一套公考的面试题、自己测试自己。常言道:人因为无知而恐惧。模拟就是要增强熟练度,把模拟当考场。这样进入考场的时候,能很快进入状态,不会不够兴奋,也不至于过度紧张。
; d4 A- P! z, p! k# q$ M 3.端正心态。选调不是公考,考不上饭碗也还在。要放松心态,不要有过多压力。而且,很多人公考只是为了“稳定”,上岸后就放弃了学习,报名选调也只是想“瞎猫碰上死耗子”。如果能坚持“日常”,同时做好“冲刺”,那楼主相信,通过的机会真是大大的!" W1 F) s# E5 e; T2 p( m! N: @4 ]
; t% U( N- o2 V/ A+ n 五、选调真题 E9 x! L0 R+ b* _ W6 N
楼主记性不好,只记得题目大意,仅供参考。/ Y* ?$ U& y' h$ s! P4 q. ^
(一)区属单位A9 \5 }( z- Q, Q+ J$ n% d( I9 C
1.笔试
. X$ e8 r, v0 w, } n0 q$ t* e4 V (1)谈谈对三公消费的看法和遏制措施
3 v4 C) \1 t5 v% o (2)谈谈对2013年本市经济形式的预估, G' K/ ?% [7 T8 t4 Q$ y. c
2.面试8 b% K# g, r0 v5 m; r, q8 _1 ?. {
% S4 S. k4 t- y1 t( ?; p4 O2 p1 U) j2 s @/ u$ u
: G G( b x: i c(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