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业生产] 关于构建我老秘网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研究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4-1-7 13: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做出了具体部署。近年来,随着我老秘网市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催生了一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适应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加快我老秘网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强市建设至关重要。
    一、 我老秘网市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传统农户。以从事粮食生产等传统产业为主,包括小规模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90.9%。从趋势上看,由于劳动力大量转移老化,传统农户的生产功能弱化,并逐渐从小规模商品生产者衰退为生计型小农。但由于城市化进程还比较缓慢,以及边远山区土地流转难等种种原因,这部分农户只是逐年减少,但仍将长期存在,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保持总量多数。目前全市有12.3户农户流出承包地,耕地流转总面积67.6万亩,分别占全市农户总数和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3.2%和29.1%,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流转比例不高,农业从业者的人均土地规模并未明显提高,多数农户仍然维持传统小农特征。
    2、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据调查,全市从事粮食及优势特色产业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达5568户,占总农户数的1.1%。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一些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家庭经营的主导形式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在全市流转耕地中,有75.9%流向专业大户,由此带动了全市蔬菜、瓜果、烤烟、食用菌、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兴起。这些大户户主一般具有年纪轻、素质高、创业意识强的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家庭主要成员也大多从事农业,农业经营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其农业经营收入基本达到或超过外出务工收入水平(机会成本),发展前景良好。如沙县夏茂益鑫农业合作社近几年稳定流转耕地5000亩左右,统一向大户发包经营,户均面积达56亩,实行烟后制种轮作模式,2012年户均纯收益达16.7万元。
    3、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总数已超过2500家,成员及带动非成员农户达20.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基本覆盖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和所有专业村镇,在服务农户、带动产业和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合作社“五化”( 即经营规模化、运作实体化、营销品牌化、产权明晰化和管理民主化)提升工程,已培育各级示范社28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3家、市级90家。合作社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占50.1%,以生产服务为主的占32.9%,提供营销、加工等服务的占14.6%。但是,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总体质量还不高,普遍存在运作不够规范,竞争能力不强,农民参与度、受益面比较有限等问题,其中约20%的合作社没有开展经营活动,名存实亡。
    4、农业企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优势明显,农业产前、产后相关领域的主导者。经过多年发展,我老秘网市农业企业的自身实力、带动能力和品牌竞争力等明显增强,目前已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8家。近年来,一些农业企业为分享农业补贴政策,以及自身延伸产业链的需要,开始从加工、流通等向上游农业生产领域延伸,成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社会投资主体,促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但也存在与农民“抢地、争利”以及“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必须加以引导。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老秘网市农业发展正处于从分散、粗放、低效的传统农业向规模、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既有的农业经营体系与之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弱。目前,种养大户规模经营程度较低,按粮食30亩、蔬菜20亩、果园100亩、茶园20亩、食用菌30万袋、生猪年出栏500头、水产养殖20亩以上等较低认定标准,全市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也仅占纯农户数的1.3%。一些合作社只是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符合“五化”要求、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大约仅10%左右。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实力弱、发展慢,面临市场环境日趋严峻,带动能力不强。总的情况是,各地的优势产业有特色、有提升,但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品牌效应不高;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集约化经营有突破、有亮点,但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
    2、土地稳定流转难。一是农户不愿流转。新型经营主体要扩大规模并进行相应的投入,需要有稳定预期,需要土地流转的规范、稳定和集中连片。而一些农户由于生计方面的后顾之忧或存在对大户的排斥心理等原因,出现不愿流转或不愿长期流转的情况。由于流转关系不稳定,业主对土地投入动力不足,“怕变”、“不敢投入”成为普遍心态。二是流转成本高。我老秘网市地处山区,区位和耕作条件都比较好的耕地不多。就是一些好的连片地块,也由于流转成本逐年提高,使得业主望而生畏。从全市看,目前洋面田平均流转价格在每亩300公斤干谷左右,比5年前翻了一番。如永安市耕地流转价格高,其流转比例仅相当于我老秘网市平均的一半,其中以青水乡最为典型,当地农业以蔬菜为主,精耕细作,复种指数高,每亩年产值将近2万元,使得土地流转价格高达每亩750公斤干谷,多数农户还不愿流转。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建议
    1、以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重点,促进家庭经营层次的集约化、规模化。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实现土地承包权永久化,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尽快改变农户数量庞大、规模狭小,兼业化、老龄化和低质化现象严重的状况。当前,要按照家庭经营、规模适度、一业为主、集约生产的要求,加快制定符合我老秘网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特点的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及家庭农场示范场扶持措施;将扶持农业和扶持农民分开,使各项农业补贴与支持政策更具针对性,更有效发挥产业激励作用,重点应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2、以提升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重点,促进统一经营层次的产业化、品牌化。按照“经营规模化、运作实体化、营销品牌化、产权明晰化和管理民主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做大做强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合作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农产品加工能力、品牌营销能力和资金互助合作能力,形成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特别要鼓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互助社和开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比龙头企业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千亿现代农业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的要求,围绕“5大产业、20条产业链”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整合各种专项资金支持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合作社、农户的带动力。鼓励龙头企业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与基地农户联合建立合作社,或者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相互参股,使两者形成以产权联合和产销合作为双重纽带的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
    3、探索建立有利于土地流转和减少农民的激励机制。按照“四化”同步的战略要求,抓住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因势利导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鼓励进城农民和农村老人自愿退出农村土地。在流转方式上,应在权利让渡更为彻底的“转让”和“股份合作”上有较大突破,促进农户数量的逐步减少。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价格有双方自愿协商;转让有困难的,允许交回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集体负责流转,农户退出承包地的补偿标准可以参照当年流转收益和适当补偿年限计算。以土地整村流转和农机、茶叶或从事设施农业的合作社为重点,按照“定权不定地、定量不定位“的方式,加快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合作社,实现土地要素资本化,并逐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4、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强化农业双层经营中“统”的功能。建立与完善多元农业服务体系与平台,使农业家庭经营建立在完善的服务体系基础上。在增强和拓展农业公共服务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以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互助型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加大对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土地利用、税收减免、绿色通道、农业用电、工商登记、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提升技术推广、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资配送、仓储运输和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针对当前小规模农户缺劳力、缺技术等实际困难,鼓励开展全流程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如粮食生产的供种、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烘干等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并建立服务费与保底产量挂钩机制。
    5、加强金融和保险制度创新。扶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信用评级和授信贷款,探索建立产业链上下游“联合评级、整体授信”模式。创新担保方式,逐步扩大抵质押担保范围,近期应在规模流转的土地经营权、大型农机具、高标准设施农业和农房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广沙县等地做法,在县级建立财政出资的农业担保公司,扶持发展村级担保基金。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保险扶持政策,逐步把高投入、高风险的规模化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等纳入保险补贴范围。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形成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6、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年纪轻、素质高的返乡农民工、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就业与创业,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夯实人才基础。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覆盖面,提供免费教育和短期培训。通过完善和实施绿色证书制度,使之与行业准入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挂钩。●三明市农业局课题组
标签:经营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