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品读荀子 矢志于学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12-30 0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战国后期各思想流派争相发声为自家学说积极奔走相传,思想领域一片繁荣景象。儒家学派自孔孟之后呈现出的又一颗璀璨明珠荀子便生活于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曾三次任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的祭酒,可见其思想影响之广大。我们现在想要窥究荀子思想,主要通过他所撰写的《荀子》一书。《荀子》一书最初有三百多篇,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定为三十二篇,取名为《孙卿新书》。唐代时杨倞又将刘向的《孙卿新书》重新编排成二十卷三十二篇,取名为《荀子》,并为其做注,所以我们现在指谓的《荀子》,就是杨倞所编定的《荀子》。& @! Q% W' j8 l# m% i+ C  b' c
6 N& A2 p1 B8 g/ n. `+ r: [
  《劝学》篇位列《荀子》开篇之首,荀子在此篇中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劝学”为题,荀子意在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在《劝学》中荀子开篇名义,首先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只要努力学习,后来者也能居上的深刻道理。荀子认为“君子”“圣人”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的素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勤学的结果,因此他在本篇中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后达到“圣心备焉”的结果,说明学习过程是由浅入深和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勤奋努力,不断积累,才能得到渊博的知识。2 T; T9 |' c5 `  }
4 @+ B, N- K6 o9 p3 ^5 ^0 [# f
  在《劝学》中荀子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其主旨在于强调学习对人的重要意义。荀子认为学习不仅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更重要的是学与不学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因此可知《劝学》篇列为《荀子》之首,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这也是一个人的思想之逻辑开展的正确方法。% M* ]- N' t+ k& l7 X
% S) J2 A6 u6 N: i
  荀子以劝学为其思想展开之始点,其中自然有许多观点是映射着其思想之整体,在此试举两例加以分析。其一,“礼”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正因为这样,《荀子》全书始终贯穿着“隆礼”的主张,这也与他的性恶之基调是分不开的,即以礼的途径来规恶以向善。其二,“性恶”是荀子人性论的基础。荀子认为人性是自然具有的东西:“凡性者,天之忧也,不可学,不可事。”人性的具体内容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显然,荀子主张人性即诸种生理要求和心理欲望的总和。并且“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改变人的性恶,就要“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并且经过“积善而不息”从而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即所谓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也就是通过学习来改变人性之恶。
* Q. j5 V9 ^$ r$ X) P+ d4 f! T/ r8 T) e7 `8 c. K9 b$ S
  中国的古圣先贤们大多都曾“劝学”。孔子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有“五之法”,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强调勤奋刻苦、孜孜不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其诗作《送东阳马生序》中更是以“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来表达自己以学为乐的情趣。从这些先贤遗训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向来对学都抱有一份虔敬和信守。+ O/ ^7 ^, |. I# G9 w! ]
2 d: X1 N4 G8 H& `3 V$ m7 h
  观古训以醒当下,从荀子和古圣先贤们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仅要懂得学习之重要意义,还要在学习中之方法和学习后之反思应用上有更多的努力。作者:张振飞
; W* N- X# M( x1 V% Q
& O; x( L% s- `9 `7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