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气为主”(曹丕)。传统文化语境中,“气”的概念内涵丰富,做人做事常取其精神状态、道德境界、作风习气之意。作为文秘工作者,为文当有十气。 一曰志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诗言志,文亦言志。人生无志,如行船没有航向;为文无志,提笔则软弱乏力。志存高远方成大器,胸有大志乃有雄文。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执著的政治追求,文章就不会缺钙。对于文秘者而言,志气,既是为人之精神,亦乃文章之风骨。 二曰才气。有才气,则能言善道、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才气大小既源于天分禀赋,更赖于后天养成。天分与生俱来,难以勉强;而后天历炼,贵在毅力。涵养才气无他,唯有学习思考历练,从学习中长知识,在思考中摸规律,从实践中增本领,既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少些应酬,多份钻研;少些闲谈,多些汲取;完善充实,武装提升,长期坚持,才气必增,文章必成。 三曰灵气。“灵气”即悟性,也即“开窍”程度。善学者,由此及彼博通悟;善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办事要灵活,为文要灵气。用心思考、提升悟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是做人能耐,亦是为文智慧。捕捉信息、领会意图,感觉须灵敏,眼光需敏锐;调查研究,穷究物理,感受要深刻,见解要独到。夹叙夹议,情理交融;逻辑修辞,融会贯通;化于内心,付之笔端;既能写深写活、出新出彩,又能形象有趣、鲜明生动。 四曰正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浩然之气”,才有“浩然之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一表,穿越时空撼人心;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我以我血荐轩辕”,其“匕首”“投枪”,正气凛然惊鬼神。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集聚正能量,当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反对庸懒散软,抵制歪风邪气,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正气充盈,以文聚心;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 R" j; ~7 f0 L0 i 五曰大气。“士当以器识为先”“先器识而后文字”。大气,即心灵坦荡、豁达大度,海纳百川、胸怀宽广,这既是气度和风范,亦是品位和层次。把握历史脉搏,通感时代风雷。写大情、大理、大识见,立文章之骨、之神、之风采。站位高,方能统揽全局,高瞻远瞩;襟怀大,才有大思路、大手笔。有识见、有担当,才有大情怀;有气度、有品位,才有大文章。 六曰底气。为文有底气,则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为文无底气,则左右为难、无从着笔。而底气源之底子。底子厚,自身硬;底子差,底气弱。增底气,须强基固本打基础,扎实苦练基本功,更需滴水成海勤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做人有底气,是一种自信;作文有底气,是一种品质。有深厚的底子、功力,才有“资之左右逢其源”的底气;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意志,才能打造过硬的笔下功夫。 七曰朝气。朝气是一种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激情燃烧的时代,呼唤魅力四射的华章。做人当朝气蓬勃,为文当激情飞扬。为文有激情,就能激发灵感,唤醒潜能,焕发力量。“没有激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黑格尔)。作文讲话莫不如此。激情是一种状态。状态决定效果,态度决定高度,唯有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以激情感染读者,以真情点燃激情,为文才能写出特色、谱就华章。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苏辙)。“十气”注入文章,文章荡气回肠。(2013年12月19日) 2 h) @& n& p& x- i6 `) o% c
; K3 x- `) [6 f4 U& _$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