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秘书应当具备:政治家的战略思维,作家的文学素养,诗人的浪漫情怀,记者的敏锐目光。一名顶级秘书写出的文章的风格与措辞可以千变万化,打个比方,男秘书可以写女领导的风格。因为只要仔细研究,男与女的思维方式还是有所不同。一个真正顶级的秘书绝不是只会写公文。比如胡乔木就会写诗作词。习的文章:在质朴中见真知,在平凡中见深刻。听过习的原文,感觉观点鲜明,语言生动,情感丰富,贴近群众,也有几分霸气,完全不是八股文那种四平八稳的形式。听过之后,既让人不由发出会心一笑,也引发出深深的思考,充分体现其走群众路线的理念。----------路在人行(来自老秘网QQ群49231471) 0 a4 C( G/ [& ]$ V( R; Y
* w( o0 F. V# q! D" \
老猫外出参加了一个行业展会,下午刚到家。打开电脑发现了两个惊喜:一个是老秘网QQ三群里网友们的聊天越来越有深度,大有头脑风暴之效。比如“路在人行”网友的发言就很有见地,特作为本期老秘笔记之开篇供大家一阅。另一个是,老秘网通过了百度的官网认证。刚百度搜索“老秘网”,发现其后出现了一个蓝底白字的“官网”二字,作为一个草根网 站,这也是很难得的。闲话少说,转入正题。明天得向领导汇报参加展会的情况,晚上先整理出个头绪,并以此充当本周的老秘笔记。 * Z5 k* n6 U" ~- u8 e) K) N
! X; d5 a" t. p% A2 A9 o4 r i
探因明义。时下全国各地的展会节庆方兴未艾,什么茶博会、花博会、文博会、艺博会、图书展、动漫节、古玩展、书画展等等,不好说泛滥成灾,但至少是让人应接不暇。展会经济很诱人,一个大型品牌展会可以带动餐馆住宿、旅游购物、交通物流,广告设计等相关行业发展,并且很好地促进资讯交流、项目对接、人气汇聚,消费拉动等诸多方面,所以各地都在极力推崇,乐此不疲。然而,网络上的批评之声不少,认为一些地方的展会节庆劳民伤财、华而不实,只见“政府搭台”,不见“企业唱戏”,有形象工程之嫌。老猫未具体参与筹办过展会,不好妄加评论。今年有幸参加过两场全国性的行业展会,其借“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形成的大规模、高人气、强效益,让老猫大开眼界。印象中的地方展会都是“请你来”、“求你来”,甚至“雇你来”,而这两个展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并步入市场化的轨道,参展商基本上是“赶着来”、“挤看来”、“买进来”,其中的差距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老猫认为,参加展会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打广告、寻商机,让本地的资源、产品、技术、企业、项目借展会平台“走出去”,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并看看有没可能与其他参展商或各地投资者对接合作。二是交朋友、长见识。通过听论坛、逛展会、看推介,结识一些知名企业家、权威人士、知名专家以及兄弟地区的同仁,看看先进地区、知名企业、行业前沿在做什么、怎么做,“伟创新”可能有难度,“微创新”最不济 “伪创新”总是会的。
: X( f" \! R) I. U
7 F) V- W1 [& V) _1 d
亮相出彩。既然为了地方发展,参展是必须的,那么有两个问题必须仔细研究:一个是展什么?另一个是怎么展?老猫认为,“展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展”与“为啥展”决定的。除综合性展会,一般行业展会肯定得“对题作答”,总不能茶博会展衣服,艺博会卖特产,不过据说有些地方展会真有此事。动机决定行为,为实现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台唱戏之效果,就必须把一个地方的最大“卖点”、“亮点”和“特点”推出去,为此在展品的筛选取舍要好中选优、精益求精。比如,先进地区主推高科技、新潮流、好创意、大平台,落后地市主推古文化、土特产、老技艺、好项目,之类的。至于“怎么展”,也是就展馆的设计与布置这些专业的事情,老秘网老猫认为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比较好。感觉人气较旺的展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欣赏,帅哥美 女时尚表演最赚眼球,琴棋书画、非遗展演也不错。二是体验,让观众参与游戏互动、产品体验、特产品尝很受欢迎。三是派送,备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在现场免费赠送,既打广告,又聚人气。四是创意,前三者主要为吸引眼球,最终还是要考虑如何借助声光电等各种技术和创意,让展品让以最佳形式呈现给客商和观众,毕竟 “最好不叫座”是参展商都不愿意看到的。 8 b( u, Q, M3 V/ a! z D8 E7 ]/ B5 o
% }; X; q* i0 O) _# w, Q, `8 d/ D 问效思变。既然花了大量人力物财力去参展,最终还是要拿实实在在的效果回来交差的,当然不排除有的地方是为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这个就不在本篇讨论范围内了。粗粗看了一些报道,各地的参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拿了大奖。 三个多小时的旅途很是累人,就此收笔。一己之见,恐有疏漏,敬请老秘网各位秘书朋友多多指正。继30篇老秘日记之后,老秘笔记又满30篇,老猫考虑要休息调整下,感谢大家的给力支持。当然,更期待能有更多朋友加入分享的行列,不求百篇传天下,唯愿几句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