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我独自发笑。书法是艺术,绘画是艺术,照相有艺术,插花有艺术,甚至人体也能成为艺术,说话、走路都会有艺术,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吃也有艺术。
; _2 O x2 q# {) Z$ K' T! d3 {1 z% @4 [; ^/ K' g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艺术的意思有三层:一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等;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三是形状独特而美观的东西。吃怎么与这三条也挂不起钩,吃怎么能够吃出艺术来呢?
: L% K% g* w* o# K
# _3 g0 L- O% n' \% y# ] 其实,吃的艺术源于苦难生活的回忆,是自己尘封多年的苦涩记忆,也表现了生活变化发展的人生轨迹。
+ _' ~7 J% r% `
1 F! t: ^4 |5 e. q( N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中人口众多,兄弟姐妹七个,劳动力仅父母两个,在靠劳动挣工分分配口粮的年代,家中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能够让家中每个人都吃饱,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在人多饭少的情况下,我们从来不敢奢望挑拣饭食,更不敢奢望吃上山珍鱼肉。就是在每顿吃饭争抢的实践中,天性聪明的老三发明了第一种吃的“艺术”,老三把它概括为“半碗一碗法”,就是每次打饭当大家争着打一个满碗的时候,他总是先打半碗,以极快的速度狼吞虎咽下去,然后再满满地盛上一碗,当其他人吃完第一碗后,一般都是锅底朝天了。就是凭借这种吃的艺术,老三总是能够比其他兄弟姐妹多吃一些。当然,对这种艺术的认识,是在多年后我们对吃食不再贪婪的时候,老三坦白从宽的,可我们都已经失去了实践的时机和必要了。- t& m) ?& {- d9 f
+ l0 _1 K5 s% ]& o' l 后来,我们渐及长大,家中的日子也殷实多了,不再为吃不饱发愁了,偶尔也能够下馆子撮一顿。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兄弟都陆续参加工作,或已经成家立业,围圆桌吃宴席,不再是奢侈的事情了。可这个年代,依然是一个食物短缺的时代,面对满桌的菜肴,多数人还是喜欢大鱼大肉,以弥补肌体的长期亏空。这个时候,悄悄地流行起一种新的吃的艺术,大家戏称“三先三后法”。即先吃远处的后吃近处的,先吃别人爱吃的后吃别人不爱吃的,先吃菜肴后喝汤。那个年代,饭桌上多没有转盘,所以要先吃远处的,后吃近处的,这样就可以多吃一些。在选择菜肴上,一定要先吃大家都喜爱吃的,否则这道菜可能就与你失之交“筷”。当扫平大家都爱吃的菜后,再慢慢享用别人不喜欢吃的菜。只有把菜肴享用饱了以后,才可以喝汤,相当于建筑学上的勾缝。千万把把吃菜与喝汤的顺序弄反了,否则灌了一肚子汤,就吃不下去菜了,只能望菜兴叹了。这个办法,我多次实践,屡试屡爽。说到这里,让我突然想起了牧民放牧的一些经验来。牧民在选择草地上也有一个“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放远处后放近处,先吃阴坡后吃阳坡,先放平川后放山洼。在选择放牧季节上,牧民也多有经验总结,如“夏季放山蚊蝇少,秋季放坡草籽饱,冬季放弯风雪小”。“晴天无风放河滩,天冷风大放山弯”。“春天牲畜像病人,牧人是医生;夏天好像上战场,牧民是追兵;冬季牲畜像婴儿,牧人是母亲。”意思是说春天应精心照料牛羊,夏天尽量让牛羊吃饱,冬季则小心护养它们。这是何等的相似啊!9 l! N5 @4 ?; G$ j+ @
+ O, ], R( r) e/ M- \: n" p
如今,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各种吃食琳琅满目,上到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下到农副产品、风味小吃,应有尽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于是乎,一些人就敞开了肚皮,大吃特吃,可等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在自己心宽体胖的同时,各种疾病也被自己一股脑地吃了进去。所以,现代人饮食都不再以多吃为福,而是以清淡素粗为主,以吃野菜为时尚,以吃农家饭菜为乐,各地农家乐应运而生,大多生意火爆。真是“过去没钱人吃野菜,今日有钱人吃野菜”。有人说,现代人饮食中存在六大陷阱,一是热量过剩且不均衡;二是烹调方式严重错误,油炸食品泛滥;三是食用过度精细,缺乏纤维食物;四是化肥、农药残留严重,食物污染不可小视;五是没有用心去吃,常常紧张的吃东西或在诸多挂虑下吃东西,不利消化吸收;五是缺乏运动。这六大误区,都严重违反了大自然法则,吃出了许多“fubai病”、“富贵病”。针对现代人饮食六大陷阱,有人开出了六味药方,即:博食、配食、熟食、热食、节食、时食、医食。真是阴阳有调,饮食有度,合理膳食,科学养生,这难道不是吃的最高艺术吗?: M( _ G. {' e$ Y
( ]" @. A1 B+ I& \" n 细细品味三种吃的艺术,“半碗一碗法”解决的是吃饱问题,“三先三后法”解决的是吃好的问题,“清淡法”则追求吃出健康。吃是一种享受,吃是一种福气。但愿世人都能科学膳食,艺术吃法,真正吃出健康和强壮,吃出青春和美丽,吃出一个多彩的人生。$ L5 _1 {, A+ s \
|